ddrchang wrote:
以下都是回應那些抱...(恕刪)


不盡然~當然有那些讀完大學跟小學沒兩樣的人~
但近幾年人才大量外流加上對岸積極打壓,造成台灣企業獲利減少,也是主因之一.
獲利不好,當然薪水也不優渥~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提高.
各行各業情況不一樣,但整體走勢有這樣的情形.一些體質不良的企業,受到這樣的衝擊,一下就GG了.更不用說能給員工多少待遇.
以"一般情形"來看,平均薪資沒有明顯成長,物價逐年上升,加上之前房價亂炒.在一定的勞力輸出下,收到的報酬是更少了.
kaiend wrote:
沒欸,我看研發人員也是頂多40-50k而已

也是20年前的價格啊

按照我爸那年代的算法,基層人員你說不算,ok

但是研發人員的起薪應該隨著20年過去有增長

不求像我爸那年代20年5倍、10倍增長

至少起薪80K吧

20年不變是啥道理...(恕刪)

研發人員40-50k是一般大學生(非頂尖大學)現在會寫韌體如果你拿不到40K我只能說你被坑了,上網換工作吧!
碩士研發人員(相當於20年前的國立大學畢業生人數)早已經有80K了

之前的台積電就開出年薪150萬給新鮮人
竹科好幾年前有親戚小孩進去上班就有70~80K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只有前30%的程度跟以前大學畢業一樣,其餘的就是以前專科跟高中同等級,不能拿現在後段大學畢業跟以前比程度不同啊
雇主薪資20年沒漲,員工工作能力跟工作態度20年有漲嗎?
我相信工作能力跟工作態度優秀的人,在現在的台灣還是可以拿到高薪的,且這些人應該也不少,只是人家沒有美國時間在網路喇D賽抱怨而已
加上台灣沒唸書的媒體記者,特愛拿少數個案帶風向製造對立來賺取點閱,讓抱怨酸民變成主流民意,台灣就是這樣漸漸沈淪的

kaiend wrote:
沒欸,我看研發人員也...(恕刪)





台灣人貪小便宜的個性,從衛生紙就看得出來,包括政府帶頭只看眼前,平息眼前的民怨就好,沒人在大刀闊斧做規劃



還有22K 當年政府為了經濟海嘯制訂的樓板,但是被台灣的老闆拿去當標準


大火快炒 wrote:
不過有一件事我一直沒想通。
在香格里拉這麼偏遠的地區,人均收入不過2~3千/月。
為什麼一碗麵就要10元,一份炒飯10~15元都有。
火鍋2人份68~128元都有。水果比成都昆明都貴。
大陸物價其實相對個人收入並不便宜。...(恕刪)

那裡是高原荒漠區,本地物產很少,只有一點點青稞之類的穀物,以及肉牛。多數的食品、蔬菜、佐料、調味品、燃料...都要從幾百上千公里外用汽車運過去,物價當然不低。

當地人的收入來自他們提供服務賺取的差價。那裡東西雖然貴,但是當地人賺的差價並不多,錢都花在幾千公里送過去的路費上了。

就好比你去南極旅行,那裡的人均GDP(企鵝們?)為0,但你吃一碗面絕對不止10元。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物價高嗎?
有漲有跌,10年前我買一台台廠42吋電視,6萬,朋友都說便宜,還託我一起買。前年換電視,LG43吋只要1.75萬,台電還補助2000元。
19年前一支Motorola 3688手機6萬,現在最貴的手機也沒這麼貴。
用大家最愛講的油價好了,10年前98無鉛每公升 38.3元,現在只要29.7。
瓦斯2013年每公斤33.41元,現在22.46元。
artshen wrote:
物價高嗎?有漲有跌...(恕刪)

要看物品~不是之前以麥噹噹來衡量當地的消費水準之類的.
你舉的電器用品....大部分的只有跌沒有漲的電器用品(骨董除外).電腦規格只會越來越強,效能太低只會賣不出去.
油價會波動,這個跟油產量國際情勢有關.
一般民生必需品比較能反映物價,乾麵,便當,衛生紙.....
物價事實上是越來越高沒錯.我們這邊的便當店,從我知道的70元漲到現在85元,東西完全依樣~

tinway wrote:
雇主薪資20年沒漲...(恕刪)

這你的邏輯可以去美國開店,
你就賺翻了...
一樣的工作,美國的時薪至少台灣的2倍。
拜託!!!

台灣要比是跟新加坡香港韓國比

不是跟比我們晚發展的中國比

這20年來的民進黨惡搞

台灣還不夠落後嗎???
捆大龍 wrote:
這你的邏輯可以去美國開店,
你就賺翻了...
一樣的工作,美國的時薪至少台灣的2倍。


那你的邏輯是什麼?

一樣的工作,在馬來西亞領馬來西亞的價碼
一樣的工作,在印尼領印尼的價碼
一樣的工作,在新加坡領新加坡的價碼

在台灣當然領台灣的價碼,有什麼問題?
想領美國的價碼,去美國就有了!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