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學測將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

Katong wrote:
新制也替窮人開了更多後門,
一大堆有的沒的 "計劃";專門為偏鄉,與窮人量身打造.
學測都不用考 ,已經先獲得分發.

實在講,一半名額給特殊選才+繁星+個人申請,
一半名額留給指考生,
這樣並不會影響偏鄉與窮人的權益。
流陀 wrote:
我之所以寫這個長篇大(恕刪)

很幸運的,我們去年也歷經了一趟奇幻之旅。

經過一階篩選後,就直接像聯考或指考那樣填志願,大家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些人辛苦地南奔北跑面試,結果一個都沒上,浪費了報名費、交通費、食宿費、治裝費等。差別是學校有第二階報名費可以收取。
Katong wrote:
二階段費用約1200(恕刪)

多元入學,真的需要很多「元」。

決策者以為全部的學生是住在台北,面試搭個捷運、公車就到?中南部、東部的學生要到北部面試,要花多少錢?交通費、住宿費、吃飯錢等。未來台灣很有可能會變成區域大學,學生為了省錢,北上面試費神費力還花錢,乾脆留在南部讀書就好了,而北部的學生也不太想到中南部就讀,我家小孩和她的同學就是這樣的思維。
CS_TANG wrote:
說來說去還是早期的聯(恕刪)

認同!我也是聯考生,還是聯考簡單、公平,類似現在的指考。
多元入學,那些錢是父母的血汗錢啊!


見習醫師開面試完勝坊4.5萬招生 施景中:找嘸璞玉
2020-03-11 09:32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防疫當頭,一群自稱經驗豐富的見習醫師群,在清明連假期間打算開設一個「醫科面試完勝工作坊」。報名費一人為4萬5000元,早鳥可便宜一萬,收取3萬5000元的費用,消息一出,令台大知名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凌晨於臉書發言,認為這樣的方式找不到璞玉,且恐助長排擠貧窮學生進入醫科的可能。

施景中說,自己以前也領過清寒獎學金,他不贊成用這樣的方式錄取學生,且報名費好貴,「這樣只有有錢人家的子弟才能報名吧?」他認為,如果醫科學生都經過這樣的惡補,在面試過程中不斷揣摩醫學系老師的口味,以爭取醫學系面試錄取的機會,「我覺得有點哀傷」。施景中感慨,還是以前的聯考制度好,起碼窮人家的學生還比較有機會上。

面對競爭激烈的國內醫科考試,施景中認為「真正的品德,不是靠惡補來的,如果是我當考官,我倒是希望可以找到真正的璞玉,那熾熱的學習熱誠,沒有矯揉造作的辭令,更沒有身家的考慮。只是現在的甄選方式,好像會讓這些人越來越難錄取了。」

該工作坊長達四天的補習內容,除對一般面試流程逐一解析之外,還針對近期的新冠肺炎開設課程,稱能用最簡化的專業術語,讓學員能輕鬆回答這個必考題,此外還有兩天的時間是自由參加的諮詢輔導,地點則選在高雄的駁二共創基地。

許多網友紛紛在施景中的臉書下方留言,不少過來人深有同感地說,還好有當年的聯考制度,否則的話是不可能上的,認為現在的考試只會加深「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加劇,不少人贊成應回歸聯考,減少這種看身家考試的現象發生。也有女醫師說,以現在的面試方式,沒有美貌也沒有身材的女學生,看照片就直接被放到不錄取區。

該工作坊一出,讓國內許多醫師也轉分享,也有網友認為,這群見習醫師從另一方面來看具備商業模式的好頭腦,認為以此開啟副業,也是創業的一種方式。也有醫師玩笑回應:「這時候要逆向思考,這筆錢就自己賺起來。」施景中對此也親自回應:「賺不下去啊,那是多少父母的血汗錢?」、「假如讓我來辦,一定免費幫窮學生。可惜我沒有這種時間。」
vegesmile wrote:
多元入學,那些錢是父(恕刪)


越改革 讓弱勢越難透過教育翻轉
教改變成家長、學生不能只會唸書、考試了,還要會去找資源幫助學生在大學升學加分。

低收入家庭也要會找資源因為很多學校、教育單位都有保障低收入家庭的資源要會申請利用,最可怕的是那些「假低收入戶」搶佔這些「真正的低收入戶」的資源。

教改有人贊成、反對都是無法回頭路了,那些偏鄉、低收家庭要好好善用資源幫助學生加分。

那些把大學指考慢慢消滅的人當初也是說的很好聽...減輕升學壓力、課業壓力等。

結果升學壓力、課業壓力也沒減少反而造就更多升學管道的資訊不公平競爭,這些制度設計者也沒人負責只會說繼續改進的官話。
很多問題只有做家長、學生自己去承受,政府根本充耳不聞不聽不管,台灣的大德政政府只有國家隊好棒棒的大內宣,其他正事都不幹!只有寥寥幾位出來喊話,政府根本不會鳥你~
大學特殊選才私立中學「客製化」



大學特殊選才放榜 私立中學創造學生贏的機會

2021/01/04 12:33 報導

110學年度大學特殊選才陸續放榜,許多具備領域專才的學生能提前獲得進入大學的機會。華盛頓中學因近年規劃升學輔導有成,許多學生在高三上學期就已經優先取得大學門票。

華盛頓中學教務主任戴佩玲表示,今年學生共錄取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聯合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亞洲大學及實踐大學等多所學校,展現優異實力。

錄取臺大的蔣沛妏同學指出,一直以來對於科技研究及發明充滿興趣,高一就開始積極參與國內外相關發明競賽,藉此累積豐富參賽經驗及獎狀,因此在今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能脫穎而出順利錄取感到很開心。

已錄取六所大學的游若薰同學表示,在華盛頓中學六年一貫教育課程規劃下,學習不中斷,在數位科技及專題課程老師們的耐心教導下,紮實培養基礎能力,並積極參與多項機器人競賽,考取APCS滿分證照。能夠獲得多所大學的青睞,對自己是個肯定。

華盛頓中學校長劉一欣表示,華盛頓中學秉持看見每位學生的才賦理念,在現有的基礎上,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可能性。所以從高一就實施「客製化」升學輔導,與家長及學生面對面溝通,因應學生升學需求,打造專屬的升學藍圖,就是希望在升學的道路上,學生能搶佔先機,創造每個「贏」的機會。(圖:華盛頓中學提供)
riklin wrote:
低收入家庭也要會找資源因為很多學校、教育單位都有保障低收入家庭的資源要會申請利用,最可怕的是那些「假低收入戶」搶佔這些「真正的低收入戶」的資源。

+1

親友也有人將孩子的戶籍遷到離島,因為離島有名額保障。

(聯合報 /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為保障離島、原住民高中生的升學機會,今年大學甄選入學有一千多個系組、開出五千五百多個外加招生名額,包括台大法律、財金、資工、牙醫等頂尖校系都開缺給離島或原民生;台師大等九所師範、教育大學的聯合保送甄試,也招收卅六名離島、原民公費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