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的真象是: 再吵,可能真的連 15K 也到不了!


就是拉 wrote:
台灣物價漲了20年 平均加薪0元 根本自打嘴巴 這就是22k問題所在


公務員薪水有漲吧 這是政府可以動手管的 他們做了

民營大中小企業 是要怎規定? 這才是問題所在吧

可以規定到的 頂多就是限制外勞和基本工資 就只有這樣

真的有這麼難懂?

TONY-17 wrote:
現在的45年級真的有很大的責任,
給出什麼樣的爛政策和教育環境,造成台灣年輕人的平均素質如此衰敗

請問令尊親是幾年級?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就是拉 wrote:
以前的人打家電 BBCALL 了不起黑金剛 活著除了結婚啥都沒有
今天的科技發展可是多了很多東西 你們難道繼續不用手機 不用繳電話費 比以前那年代多了各種3C
還是只會罵年輕人不好 自己不也是個潮流的適應者 也早就再用這些3C 3C要錢的好嗎

年輕人用智慧型手機,有幾個人用來賺錢?有幾個人用來Line、FB、打電動?

當你有本事月繳1343而不喊窮的時候,那才叫真本事!

我家隔壁工廠的老闆,月入十來萬,還在用3310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複製?
針對你對我留言所作的的引言的回答
有哪裡沒複製到的?
你說的高階人才觀點消失不複製?
請問是寫在哪裡?
你這次寫了一堆,可是我的提問你都沒回答呢?
土地?3c?
土地是必需品?3c是必需品?
請問你再日本吃一個拉麵要多少錢?
你再美國吃一餐要多少錢?
你可以買便宜土地和3C,然後不吃飯?不買其他生活必需品?
除了這兩樣你口中的有比台灣便宜的,其他的呢
難道你能否認先進國家的物價比台灣高很多
以美國而言,以物價算低算比較鄉村的中部,你說的便宜也只是相對他們的大都市
我在美中待了兩年,還真感覺不出他們的物價比台北低
一個在美國的三線城市物價就已經不輸台北了

物價水平是看整體的,你卻特意挑兩樣國外也只有某些地方較便宜的東西來比?
薪資也應該看整體水平
既然你要拿國外的薪資來比
那為何不比物價?

你覺得物價怎麼可以和一線比
那為何你收入要拿來比呢?
你怎麼不拿台灣鄉下的來比他們的鄉下
台灣也有一顆一塊的柳丁
也有一斤5元的高麗菜
你怎麼不說台灣物價低
就是拉 wrote:
22講的就是台灣20年的沒落 最主打的就是物價了 什麼國外物價多少
是你先提國外的

台灣物價漲了20年 平均加薪0元 根本自打嘴巴 這就是22k問題所在
我孤陋寡聞不太清楚有什東西漲了20年?加薪0元?按照你說的,我公司的員工全都是兩萬多?

比生活和物價阿 台北只是國際2線 中等城市程度 是要跟一線去比?
我什麼時候提到台北了?什麼時候拿台北去比別的一線城市了?是你先拿國外的薪資水準來比的,那我提國外的物價水平有什麼不對?

台灣有什麼可以自給自足的 土地小 農面積也小 沒有礦產石油
就算之的讓你魯肉飯一個月不過省幾千 阿不就只能省小吃 人家是多賺好幾萬 幾倍
不好意思,看不懂你這兩句話想表達的是?
國外土地大的 有比台灣更低房價 國外土地大的 有比台灣更便宜的農產品
國外的3c又多又便宜 台灣的3c種類少又貴
物價水平是看整體的,你卻特意挑一些國外也只有某些地方較便宜的東西來比?
薪資也應該看整體水平
既然你要拿國外的薪資來比
那為何不比物價?
台灣有一顆一元的柳丁,也有一斤五元的高麗菜
南投郊區..花蓮台東郊區..土地是有多貴?
你怎麼不說呢?


那拜託 把我的話都複製講一講 請問高階人材都跑光光 不就是為了錢 寧願國家衰敗 也要請22k
不就是你說的,我能力不足,所以只能請22k的,那要領更高的,就去找願意付他滿意的薪水,有什麼不對嗎?這不就是我說的勞方可以自行選擇,我只是一個小小小的公司,國家衰敗?不好意思,這頂高帽子我應該還不配戴

高階人材如此對待了 基層的老闆連正眼都不想看吧 這些話高階人材的觀點怎麼全都消失不複製了
什麼東西消失了,我複製你針對我的引言來回答,沒有少複製什麼,你可以回去看清楚,倒是我的提問,你都沒回答

講年輕人他們又是國家主力決策者? 很抱歉大家都知道不是 而是這些砲年輕人的人
你說著一個年輕人不好 也表示老闆你請到的人眼光不過就是如此 會倒閉是可預期的
是阿,所以這各國家就留這你所說的願意給新進人80k的公司存就好了
,其他的都倒光好了,就等著你口中願意給80k的公司來請全台所有的勞工


就算一百萬應徵者 只要老闆全都不選不就是連毛都沒有 何來年輕人不好之時
你可以說實在一點的數據嗎?

自己選的 公司有問題 砍薪水砍福利 最後砍人 最後再罵一下年輕人好爛 阿不都是你眼光挑出來的
你這句話的前後更奇怪,"自己選的?"看不懂,如果公司有問題,不先砍薪水砍福利,那你覺得直接倒閉或是砍人會比較好嗎?後面那句更奇怪,一個人本身做事的能力和負責的態度,是資方的問題? 大部分的公司都有試用期,我相信一定很多資方遇過在試用期很認真很負責的,但過了試用期之後...就開始打折扣...它本身負不負責,居然會是資方的問題,而不是勞方的問題...這是在推卸責任嗎?

為什麼別人都能生存還能日漸壯大 這麼會講怎不去當個可以給超過22k公司的老闆
不知道你所謂會講的標準是怎麼定的,是阿,我之前就說過了,我能力不夠是各問題,所以我再強調一次,我只願意給或是只給的起這樣的薪水,你能接受就來,不能就算了,我前面也說過了,我能力不足,所以只給的起我能給的價碼,不滿意的可以去找讓你滿意的,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你還想表達什麼呢

要求將近20年的薪水停滯 好像要死一樣 這本來就應當的 有啥好要糖吃
現在不就是你在吵要糖吃嗎

台灣老闆賺了20年 經濟成長不斷上升不間段從沒倒退過 物價也一直漲 停滯20年薪水+上22k
如你所說的,物價漲了20年,所以資方的成本不會增加?

你當過人類嗎 怎會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 這是台灣老闆就算跟國外比薪資分配比例極度不平均
你這是在人身攻擊嗎?
道理?資方想多點稅後盈餘,勞方想多點薪水,能有什麼道理,這就是雙方在議價
資方願意出多少,勞方願意接受多少
談不攏,就是分手,破局
你繼續找能夠打動你的公司
我繼續找能夠接受我提供的薪資的勞方
這很難理解嗎?
我可以洗耳恭聽你所謂的道理
也想聽你分享國外的薪資是如何分配的
不過我想一個會做人身攻擊的人,說的話也只是把自己優化,把別人惡化


重點一直都不是台灣年輕人怎樣 草莓族也是發明給40~50年代的人
重點都一直都是跌到20年來錢的物價漲幅 老闆卻一個比一個口袋都還深
台灣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而你口中的口袋一個比一個深,都是大企業

台灣經濟從沒衰退過 給的錢越來越少 真的有這麼難懂?
就是有人能夠領的越來越多,為何你不能? 真有這麼難懂?
硬要扯到年輕人要糖吃超過22k 不努力 這也差太多好嗎.
我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恕刪)

TONY-17 wrote:
聽說以前的人,要拿一...(恕刪)

也對~我真的覺得年輕人不該用3C,飛鴿傳書才是節儉樸實的表現
台灣年輕人真的太誇張
larrymayle wrote:
說真的,假如你是老板,你會請一個有經驗的(馬上就能幫你賺錢),還是請進來給他錢還要訓練,還不一定會了就走的,不要強辭奪理你要用很多錢請沒經驗的.

舉一個周遭實際案例,某前同事,南部一流大學一流科系畢業,公司重點栽培3年多(一個月約4萬多),三年中,基本上都沒有工作,只有學習,結果訓練課程完不到2個月就辭職了,原因與興趣不合,那請問公司用三年薪水請你是笨蛋嗎?還虧是部們主管重點栽培對像.


你這段話就是在自打嘴巴
不知道你是在汙辱誰的智慧?前同事?叫前同事去培訓的老闆?看文的人?還是你自己?


larrymayle wrote:
部門主管給大家的一句話..要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你的評價是別人給你的不是自己給自己的...


這句話又是在反駁上面實際的案例

我同意這句話的意思


絕代蝴蝶 wrote:
請問令尊親是幾年級?...(恕刪)


二年級



lydiamomo wrote:
也對~我真的覺得年輕...(恕刪)


每年都換不算誇張,所以您支持半年換、季換兼1500吃到飽?
TONY-17 wrote:
二年級每年都換不算誇...(恕刪)

這又兩回事了,現在年輕人上班族每年換3C的也不多阿
而且3C有很貴嘛? 中花壹堆機子每年都在降價促銷,老客戶續約機子根本用送的
年輕人用不用3C這一點根本無法看出甚麼端倪
全世界不都3C用爽爽?某些人就說,阿這不是年輕人只重玩樂享受不吃苦的表現
問題是科技進步從某些層面來說本來就是讓人類更加享受更加便利
科技不正是為此而存在的??不然人類進步假的??
就好像大家家裡都裝冷氣,你家裡天氣40度還開店風扇壹樣,沒錯阿你忍受的了苦,所以勒??這代表甚麼?
代表一定賺大錢??代表你有超乎異常人的能耐跟毅力??
智慧型手機就跟黑白電視進化到彩色電視壹樣,只是人類科技進步的體現而已
這些跟現在年輕人該不該領22k我覺得看不出甚麼直接的關聯
brexchen wrote:
公司是找員工, 不是找長工. 很多台灣中小企業主都用古代請長工的心態在找員工.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賞口飯給員工吃就要謝主隆恩的一付嘴臉. 所以只找的到奴才.
聰明點的奴才, 給你熬個幾年就自己跳出來做老闆, 去搶舊老闆的單! 樓主就是例子之一!!!
這在台灣的傳統產業早已是個常態. 像樓主這種老闆養成模式出來的, 最怕就是別人功夫學會了以後來搶他的單! 所以你看他考量的點都是怕他以前做過的事在他身上重演所做的設想!!!


所以這些老闆永遠只有做代工的份
找長工所以公司只能擴大營業額無法壯大公司規模(整個生產體系質變)
現在是代工,10年後還是代工,慢一點20~30年後沒工可代
就開始凹員工、開始啃食生他養他的土地
這不就是現在那些公司所做的事情

brexchen wrote:
聰明點的奴才, 給你熬個幾年就自己跳出來做老闆, 去搶舊老闆的單! 樓主就是例子之一!!!
這在台灣的傳統產業早已是個常態. 像樓主這種老闆養成模式出來的, 最怕就是別人功夫學會了以後來搶他的單! 所以你看他考量的點都是怕他以前做過的事在他身上重演所做的設想!!!


論錢、論人脈、論管道...請問哪一項是舊老闆比不過跳巢員工的
還怕別人學功夫後就搶他的單
不思進取還一副理直氣壯樣剝削員工
不搶你的單搶誰的?
舊老闆只是叢林法則下的陪葬品怪不了別人
台灣很多公司(尤其中小企業)都走到這樣的路
現在沒路走了就開始啃食台灣的所有種種
在台灣啃食不到東西後就用各種藉口到外地去啃食
而藉口就是台灣的工資高、政策不能配合,需要去大陸

TONY-17 wrote:
事實上: 台灣很多中小企業,就已經選擇停業
我個人贊成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就應該停業

根據《2012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1 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 127萬 9,784 家,創下近年來最高紀錄,占全體企業家數 97.63%;
經營型態:有 56.72%的中小企業採獨資方式經營;
銷售值:2011 年 11 兆 2 千億元,占全部企業比率為 29.64%;
就業人數:2011 年 833 萬 7 千人(年增 1.78%),占全國就業人數 77.85%。
出口總産值:約占台灣全部出口金額17%
平均每年倒閉82,000間中小企業
平均每年成立100,000家
平均存活13年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