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公教最「肥」的是教師這一群:逾半月退超過7萬

現在社會講求的專業
考試只是一種專業....
每一個專業都值得尊敬....
要不然你叫公務員去修車,修冷氣,裝潢..處理水電問題...他們行嗎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是這個時代的重點了
萬般皆同品,專業一樣高...專業分工才是這個時代的重點
cman4434 wrote:
人分聖賢才智平庸駑...(恕刪)
mguy wrote:
哈, 沒辦法說出一番道理, 然後就放大絕說別人什麼都不懂.


怕講出來,讓一堆人的玻璃心碎滿地!

A.105年 60歲退休的勞工,年資30年。活到80歲。
B.105年 54歲退休的老師,年資30年。活到80歲。
C.115年 退休的純新制老師,年資30年。(同場加映)

A之1. (不談勞退新舊制的錢)。勞保月繳878,年資30年,退休後領月領20414。 領/繳比為 23.25倍。(繳30年,領20年)

A之2.考慮勞退舊制,與老師(或公務員)一樣,在同一公司服務30年,退休可領45個基數。一共是43900x45=1,975,500(一次領)。分20年攤提計算,每月可領8231元。如此一來月退金為20414+8231=28645。月繳878,月領28645,倍數是32.6倍。(繳30年,領20年)

那麼一個教師依這樣的領/繳比例,退休金應為多少?

B. 跨新舊制老師(85年開始新制退撫,所以有10年舊制年資(繳公保),20年新制年資(繳公保+退撫自提)),30年來平均月繳3875。
依A之1=> 3875x23.25倍=90,094元,但是老師比勞工早6年退休,同倍數下,要把領20年的攤成26年來領,所以標準化後代表可月領69303元/月。

依A之2=> 3875x32.6倍=126,325元,一樣攤成26年,比照勞工領繳倍數的話應降為只有25.08倍,可月領97185元/月。(3875x25.08)

這個B教師,年資30年,俸點650,根據計算,今年退休實際月領金額為76247元。領/繳比只有19.68倍。與一個勞動條件相當的勞工(A之2)相比,這個領繳比還偏低了(19.68小於32.6倍)!(一樣是繳30年,標準化成領20年)

當然你會說,勞工誰能在同公司待30年?當然有,也許比例不高,但還是有。不過很多人還是會不服氣,沒關係,教師麻,總是要嚴以律己!就以A之1來比較好了,依A之1的領繳比,攤成領26年的話,教師只能月領69303元

嗯,沒錯!如果這樣看來,在教師讓一手的情形下,目前月領76247元的確是比69303元高了6944元。

這樣會怎樣?

當然是排擠後進教師的支領額啊,你看看純新制的教師C,30年資退休後可領多少? 58089元/月,但是在職時平均月繳多少?答案是5025元/月。這還是目前的制度喔,改革後可能還會繳更多,領更少喔! 若按照現行制度,只讓教師退休年齡延後成65歲,一樣活到80歲,那麼他的領繳比只有11.56倍。如果60歲退休,代表比勞工多領5年,標準化後為14.45倍。你認為那個時候勞保23.25倍的領/繳比不會變嗎? 如果領繳比變成只有一半,給付不變的話,代表每月所繳的保費會是雙倍!

這篇只是要告訴大家,勞保的領繳比例過高,根本不輸軍公教,領得少只是因為你繳的少,而且一樣很會破產,應把心思放在永續發展上,而不是整天對著軍公教產生被害妄想症。

而我講公教先進排擠後進的支領額,並不是要挑起同基金中的世代矛盾,只是要說明,基金是世代互助、共榮共存的概念,應該共同朝永續經營的方向發展,現職公教將來退休後也可能一樣會排擠到更後進的人員,所以改革是必然的,但方向是同基金的互助共榮,而不是如媒體所操作般變成不同基金中的對立與仇恨。

附註:
1.勞保最多可領到82歲。大部分人都能領到死!
2. 105-106年勞工請領勞保年金的法定年齡為60歲。
3.目前勞保費率為10%(勞工自負百分之20,10%x20%=2%),公教退撫費率12%(公教自負百分之35,12%x0.35=4.2%)、公保費率8.83% (公教自負百分之35,8.83%x0.35=3.09%)



smeiorganic wrote:
怕講出來,讓一堆人的玻璃心碎滿地!
...(恕刪)


單純用領繳比來比較根本就是錯誤的, 枉費你算了半天都是白算了. 領繳比只有在收支平衡時才是有意義的,如果支出比收入要多的時候根本就不能拿來比較. 目前不論是軍公教的退撫基金或是勞工的退休基金都是面臨入不敷出的狀況, 也就是你說的領繳比都過高了, 但是因為每位退休軍公教領了高額的月退俸, 導致收支差距遠比每個退休勞工來得大. 來個極端的例子, 如果領繳比都一樣是超級高的100倍, 就公平嗎? 也就是工作時每個月繳一千元的退休後每個月領10萬元, 工作時每個月繳兩千元的退休後每個月領20萬元, 如果你是繳一千元的你覺得公平嗎? 那如果換成繳一千元的退休後月領12萬, 繳兩千元的退休後月領20萬, 你覺得繳兩千元的吃虧了嗎?

u8542923 wrote:
下來要推軍公教開除法制化,年資20年以上優先開除

這不正是以前惡老闆做的事?
舊制勞退為了節省退休金…資深員工快要屆齡退休就找機會開除。
mguy wrote:
單純用領繳比來比較根...(恕刪)

哈哈,勞工領繳比過高,這就是事實,講別人時都是不公不義,講自己時又是另一回事了。還什麼意義勒?扯收支平衡,啊勞保就收支平衡哦?講難聽點,只要你老闆願意付,領繳比100倍都可以。勞退新制雇主提撥6%是最低標準,老闆可以付更多的(2、30%的也有)。農保領繳比為100倍,繳78元(甚至不用繳)卻可領7千多,怎麼政府搶著付啊!


要改革的原因就是老闆以前付的出來,現在付不出來了麻(或是慣老闆不想付。買跑車放車庫養蚊子的錢有,養小三的錢有,付退休金沒有)。媒體製造對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轉移焦點,希望只改別人,自己維持高領繳比麻。


別忘了,公教還有延長退休年齡這項武器,只要馬上強制作到65歲,其餘條件不變,在領繳比低勞工很多以及費率高於勞保費率的情形下,就夠撐的比勞保久了。


以新制退撫來看,除了退休年齡早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眼睛有業障,假的。



其實只要"公保保證撥補"拿掉就可以解決了
那麼在職軍公教就會好好跟退休軍公教算帳,甚麼18%,公保如何計算,如何繳費通通有解
所得替代率也會出來。
李來希說,我們的錢,妳們憑甚麼管
沒錯啦!我們的確不該管公保,但是我們管的是政府的稅收如何分配
稅收撥補給公保馬上取消。
只有加速公保破產,才能真正解決公保的問題

當初不知道是哪個混帳,居然把國家的稅金拿來保證撥補公保
而勞保居然沒有。自肥時,良知是嘴巴說說而已
現在最好笑的是......

高喊改革大旗 講的振振有辭 鏗鏘有力的就是那一批人

18%領最多 存的金額超過200萬以上 超過一般軍公教薪資投保給付上限的還是那批人

制定法律的人還是那一批人

領太多會讓軍公教退撫提早破產還是那一批人

同學阿! 都是同一波人呢!!!!

公務員有事務官與政務官

事務官就是考試進去的

政務官就是首長指派的

政策的決定權在政務官手上

--(以下節錄某位大大的精闢言論)
18%

事務官想要最高額度(20年年資),必須從64年就任職公務員,最後以84年時的薪資下去做優存計算

但如果83年才當公務員,只有1年的18%年資優存~~

但政務官,84年前只有幾年的年資,但之後當了很多年的政務官,卸任後全部年資(頂是20年)都可以拿來算18%

而且可以用任職最後一年的高薪下去計算18%的優存上限~~

網路上一堆妖魔鬼怪的18%算法是誰適用的?是政務官的唷~~呵呵

但現在都是在檢討誰的福利?是事務官的唷~~~
u8542923 wrote:
其實只要"公保保證撥補"拿掉就可以解決了


這樣子的說法只是流於民粹罷了,讓政府變成最大的慣老闆,還幫他解套!

各基金都一樣,提撥不足很大的原因都是因[精算的費率]與[實質的費率]有落差導致,
而落差來自於費率無法及時調整,這個原因包括勞工反彈、雇主反對、法定費率上限的修法效率不佳等。

例如基金目前最適費率是15%,但現行費率只有10%,當要調整時,上述的阻力就出來了,尤其是[雇主],雇主要幫勞工負擔7成,費率一調,人事成本馬上增加,所以當然反對,非調不可時,還要求[循序漸進]。
這一個循序漸進,就會造成費率差額的空窗期(比如說兩年好了),到後來就是所謂的提撥不足。

提撥不足是常見的,只要雇主、勞工、政府這三方的費率負擔人,事後將上述這兩年的差額費率繳清就好了,問題是雇主、勞工願意
補繳嗎? 尤其是雇主,願意乖乖補繳嗎? 那兩年空窗期依法仍適用舊費率,憑甚麼要我(雇主)補繳?

同樣的道理換成公教的各基金,只不過雇主是政府,勞工變成公教,政府也還要扮演[政府]這部分的角色,實際的作法應為雇主(政府)與公教把空窗期的費率差額補起來。叫公教補足其勞工身分的應繳額,我想問題不大;而政府也要補足其雇主角色的負擔額。

現在你卻叫政府這個雇主帶頭做慣老闆,不准他補足? 然後整天憤世忌俗的質疑政府為什麼不幫你的老闆補足費率差額???不要求社會正視老闆應負的承擔責任?

出發要有個方向,但方向錯了,只會掉進海裡不會到達目的地!

如果空窗期太久,費率調得太慢,比如10幾年內都處於費率差額,那麼剛退休10年內的勞工(公教)是不是也要負擔一些任職其間的費率差額? 雇主(政府)也要負起責任,而不是把費率一直往上加到誇張(如40%),只想著讓[後進者]去補過去雇主與受雇者未負擔的責任!

HighPrice wrote:
問題的根本不再於退休軍公教領太多,
而是近幾年來台灣勞工的薪資沒有提升到一定的水準....(恕刪)


看看所得替代比就知道是不是領太多,
勞工薪資所得沒有增加到一定的水準是導火線,可是不代表如果有增加這塊就是合理的。
公保的問題,對我來說就是所得替代率是多少
公保的公式,繳費方式,那是軍公教代表要去各別跟在職軍公教與退休軍公教協商
老百姓能掌握的就是稅金如何分配。
只要控制好稅金分配,分配結果立法院討論通過,
公保保證撥補一定要取消。要不然就是這立法院表決...
公保如何兼顧在職者可以領到,退休者可以繼續領,那是軍公教自己內部要去處理
你認為流於民粹,我認為流於浪費...因為沒有合理將稅金分配到勞工身上
勞保沒有保證撥補,公保也不准
smeiorganic wrote:
這樣子的說法只是流...(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