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休影響大!大廠遇缺不補、將買千台機器人

自動化影響求職者這是在全球發生的,不是只有台灣。
牛津大學研究指出未來25年有47%現存工作會消失,問題不是工作機會減少,問題是會缺很多能勝任工作的人才。
機器人取代生產絕對是趨勢的,但是別太狹隘想像機器人,原本需要80人的產線配合電腦設備可以減少20%的人就很嚇人了。
重點是機器會越來越便宜,而且壞掉扔了就好,太倚靠人力,人只會越來越貴,而且越來越拿翹。
浮世塵埃 wrote:
當然划算 一個站 24小時 要三個人力
22k*3 66k 一年66*12 792k
再加上 特休 獎金 年終 勞健保 總共算一百萬
買一隻小機器人還有剩!!!
再加上周邊的費用 了不起兩年就回本了!!...(恕刪)

三個人力不符一例一休、一週工作40小時的法規了....
至少也得四個人....
22K只是勞工領到的, 再加薪資提撥, 薪資成本至少也得24K....
24K * 4(人) * 14(一年保障月薪) = 1344000
而一支小機器手臂一兩百萬沒錯, 但週邊啊哩啊雜的再加上控制系統,
一組起來500萬跑不掉, 沒那麼快回本啦....
機器人好阿,等之後台灣沒有核能發電,電費不知道是不是還那麼便宜!?

啊.....忘了可以用愛發電

gregji121 wrote:
一個機器人不知道要...
五年到了這個機器人也差不多要報廢了
(恕刪)


五年報廢?這位大大真是太有錢了?
這不是3C產品

到日本參觀工廠,有些自動化生產線已經20幾年了,還是持續在24小時生產中

還有,很多人用22k來比較機器手臂的成本,
會買的公司大概連掃廁所的阿姨都不只22k,老闆也不會笨到買台機器手來幹掃廁所這檔事

以焊接來說,一個師傅至少4~5萬,至少,而且還不好找
而且10年內,勞/健保+勞退會占薪資達25%
一年休假117天+特休等於有1/3以上是在休假
製程配得好,機器手可以做三班

你,該衡量使否會被取代了

leoyuan wrote:
機器人取代生產絕對...(恕刪)


我沒聽過越來越便宜的機器...

設備沒人做庫存的....

有單才接.....

大戶頂多打折

精度穩定 越高也越貴

難道公司會越做越爛....?

gkeiko wrote:
少在那邊待風向了!!買機械手臂跟一例一休有啥關係!! 最好你永遠不休假領那微薄薪水..
一例一休對我勞工而言是非常好的政策!! 別再亂了好嗎?...(恕刪)


對勞工而言, 一例一休, 增加勞工休息時間 & 要求較高加班費, 這是非常好的政策, 這大家都贊同啊.

但這額外負擔, 可能超過一些廠商的臨界點, 所以有的廠商因此選擇加快自動化. 報紙報導只是 "中性地" 陳述事實而已, 新聞報導和我發言內容都沒有貶抑一例一休政策; 只是提醒大家將來會面臨大量低階工作被機器人取代的新問題.
「租貸」和「買斷」的差別

聘勞工 = 租貸
----------------------
● 沒訂單時,隨時可終止租貸契約(裁員),資金週轉負擔壓力較小。但可能要違約金(遣散費)

● 沒有折舊問題。人雖會老,然而可以把老的炒掉,換年輕的...

● 硬體自動升級。需要什麼學歷、什麼技術,只要更改應聘條件即可。


機器人自動化 = 買斷
---------------------------
● 沒訂單或量不夠大時,機器閒置浪費。買斷的機器人不能退貨。

● 折舊問題。機器人會老化,有使用壽命。

● 硬體不會自動升級。今年買的機器人,可能過個幾年,變成老古董了,仍是可以用,就是效率沒新型的好。


這兩者各有優缺點,依照需求去選擇。

就像車子,有人不常開,保養、折舊那些算一算,租的划算。但也有人常開就用買的較划算。
話說買機器人的事情,我只想到會不會之後零件那些都被賣機器人的吃死死,開多少你都要吃下去,然後還有保養那些是全部靠買方設備保養嗎?還是遇到問題一樣call賣機器人的賣方勒?
工廠 很多人請不到人.....

蔡英文 政策 只是順勢 加快 機器人建置

去做飲料站 好過雙手髒兮兮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