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前面10年在台商(ASUS+Foxconn)後面12年在外商(以色列商+新加坡商+美商)
自己現在是美商公司在台灣區的負責人(算在台最高階專業經理人,但完全沒股份,不是老闆)
在台北規模不大 只有200多人
但我不會這樣搞員工
要深知
有家庭精神跟健康的支持 員工才能持續走下去
員工持續走下去(長期留下來為公司打拼) 我們才有機會去激勵員工
當我們有了機會可以去激勵員工 員工就有可能因為激勵 創造出更大的績效
一但員工持續創新 對工充滿熱情 創造出的績效 就可以為公司帶來更豐厚的營收
然後我們把部份固定營收 再投入部分員工身上作為激勵獎金 造成正循環
對! 你發現了嗎? 這是雞生蛋 蛋生雞的邏輯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特別重視員工下班後的休閒
與尊重同仁的家庭生活(除了員工旅遊,一定會有辦family day)
因為讓員工下班後充分的放鬆與充電 第二天上班才有效率呀!
公司今天能走到這一步 其實是員工後面來自家庭的愛與源源不絕的支持(怎能不感激員工的家屬呢?)
好了 講那麼多官話
其實在我們以前MBA所學的 這些隱性投資才是最省企業成本的作法
(就是支持與尊重員工下班後的家庭生活)不用花錢就能創造出員工積效!
如果公司業務真的忙不過來,組織就要成長擴編再請人(前提是公司方向要對,能持續賺錢)
或提升員工工作績效(又回到剛的投資邏輯循環問題) 而不是靠強迫增加工時手段來解決
但反過來說 您的績效一直很差 拖垮團隊 我們還是會非常明快 請您立即走人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