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ag6 wrote:
在了解情況下, 每個月給這些已經奪金的選手12.5萬很難造成社會對立,
像我之前說的, 他們的機會成本太高, 賭上一輩子可能換來一場空。
奧運金牌的選手
2004年, 月領7.5萬
2021年, 月領12.5萬, 60年可達9000萬.
16年漲了66% 這成長幅度比起人均所得的成長, 算是蠻高的.
不知道政府是用甚麼基準計算出這些金額, 未來會持續上升嗎? 還是有可能會下修?
依歐美先進國家的奧運獎金來看, 台灣給的獎金高的匪夷所思, 但是台灣人的人均GDP還遠不如這些歐美國家, 把所得考量進去, 我認為台灣的獎金高居世界第一, 而且是高很多, 以我的價值觀來看, 我並不理解國家為何要花這麼多錢? 為何會有人民要支持? 國際能見度能當飯吃嗎? 只要中共存在的一天, 台灣就無法加入聯合國, 就算台灣在一場奧運拿100面金牌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現在既然國家承諾要給運動員這筆錢, 我希望就要能保障他們一輩子都領的到, 不會被賴帳, 我目前看來, 這變數的確很大.
模擬一個狀況, 如果未來20年後, 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 不支持花這麼多錢獎勵奧運得牌選手(其中不乏一些極端冷門的運動項目) , 希望政府拿錢蓋運動場, 體育館, 比較有實質意義. 然後開始降低奧運獎金, 比如說, 2032年奧運金牌選手, 月領降到7.5萬,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那今年2021年奧運金牌選手還是月領12.5萬, 是否要跟著一起調降? 如果調降了, 政府會有信用問題, 如果不調降, 又會有公平性的問題. 為何老人領得比較多?
再模擬第二種狀況, 假如政府各項預算都有限, 不管哪一屆奧運選手的月俸都一起調降, 那所有金牌都可以月領7.5萬, 但是如果之前的金牌不調降, 那2032年以後的金牌選手的預算就會被壓縮, 只能月領3萬元, 這時候將演變成世代對立, 退休老人月領12.5萬, 現役選手月領3萬, 退休老人領的錢是現役年輕人的4倍多, 要怎麼解決?
有人能保證上述的狀況不會發生嗎?
這就是我為何要提出一次領5000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