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0917 wrote:
大大推薦幾家吧?
吃過幾家有名的 但感覺還是八大菜系的延伸 不然就是日式風格
感覺不出所謂台灣獨有文化...(恕刪)
推薦不敢~但網路時代有心搜索是可以有很多情報,
然後多嚐試幾家台菜口味,究竟是名過其實?還是名實相符?
就要自身品嚐過才準,畢竟口味這事~「酸甜鹹辣」人人各有偏好。
至於你的回文似乎不太認同有所謂「台菜」菜系,
個人則認為台菜雖然在地理、歷史因素受到中國八大菜系和日式風格影響很深,
但在台灣仍然有其自創變化的特色,
例如「鳳梨蝦球」這道菜個人就認為很有台灣特色,
韓國人有句俗話~家家的泡菜口味都各自不同~
也就是同樣是自製家常泡菜,但因食材、用料、手法、步驟的差異就會有不同的風味口感,
各人覺得台菜也是如此,應該是說各國料理皆是如此.......
 
                chrisintaipei wrote:
台菜基本上端不上桌 不是我講的,欣葉老闆娘講的 - 她為了這爭一口氣所以在 101 開了一間餐廳。
但,這樣就真的端的上正式的場合嗎。。。若連她這樣努力都不太行了,大多餐廳以隨便就好的態度,就算是在不是正式的場合,又能端出啥來
若真的要吃不錯的台菜,我看到日本去找找還較有機會。在台灣就算了吧
說真的,台菜是啥,我還都講不出來。。。清炒空心菜?菜圃蛋?煎什麼魚的? - 這又不是我講的,欣葉老闆娘講的。這也太慘了吧。。。
這話是欣葉老闆娘講的,不中聽你可跳過或去找她。這是她在台灣的商業週刊採訪的內容,十多年前的。不過有這反應我也不意外,很多人只想聽自己想聽的。
另外,我是認同老闆娘講的。我太太喜歡吃中餐,我也陪她去吃過欣葉。評價實在不怎樣…...(恕刪)
既然你一直重複提『欣葉老闆娘講的......』,
從網路上找到一些與欣葉台菜有關的報導,
跟你在01上的高調主觀式「斷章取義」說法(引言)作個比較,
下文節錄自中時電子報一篇關於欣葉餐廳的報導(有興趣全文的網友請點擊連結)
『若回溯台菜的歷史,可能必須要由「辦桌」回憶起,特別是婚宴或流水席時期推出那種大盤菜,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帶走。之後,在台北伴隨著經濟起飛,商人宴客時通常酒是不可或缺的,也因此推出「酒家菜」。欣葉馬上遇到兩大危機。第一,與對手粵菜相比,台菜的菜色不夠豐富,頂多只能開出四、五十道菜。若要與粵菜競爭,欣葉必須推出更多的菜單。第二,多數客人覺得台菜不算是「正菜」,只能算是路邊攤,或是鄉下菜。「我還曾經被客人當面奚落,被責備台菜是上不了檯面的,根本不配開餐廳」,李秀英(欣葉老闆娘)含著淚回憶。
逆境往往開啟創意。被敵人的刺激與客人的挫折下,李秀英為爭一口氣,與廚師日以繼夜開發欣葉的「手路菜」(特色菜)。欣葉漸漸由40道變成60道菜,後來融合各家手法與辦桌經驗,三十多年來想出了將近400道菜色,最後決定拿出80道菜作為固定菜單。現在,只有老客戶才會知道要點一些不在菜單上的手路菜。比起老字號台菜餐館,像是明福台菜、阿霞餐廳、金蓬萊等,欣葉是少數邁向企業化經營的台菜餐廳,還能擴展至海外,品牌受到國際重視(特別是日本)。』
上文與你的留言(請看引言)兩相比較之下~中文好的人都知道兩者敘述的涵意有著很大的不同,
欣葉台菜就是吃台灣人傳承的家鄉口味~台灣媽媽家常菜的味道,
對於一位外來者而言,當然吃不出那份懷念的味道.......

但實在無法理解~一家年營業額15億台幣的海內外連鎖台菜餐廳~為啥在你眼中就變成太慘了?!
*幫連接TVBS看板人物專訪欣葉老闆娘影片~有興趣的網友請點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