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雙北/新竹會在更高 但開銷應是指數型增加)
這薪資只能算吃不飽餓不死
我生活的圈子裡 個人/家中有能力的都是往美國跑
(認識的左岸朋友有錢後也是希望往美國跑 有左岸的網友能提供更多想法嗎?)
往左岸陸企跑的也有 稅前大約在RMB50萬~80萬之間 但稅重 所以實拿都只有70%左右
就我朋友登陸到北京陸企 稅前約RMB75萬 家庭房房租RMB1萬多
照我朋友說法這薪資在北京就只是幾年專業白領的水準 生活過不上有錢人的生活
實拿薪水扣除房租 生活水準大約等於就是台灣年薪150萬 一般普通家庭的水平
就我去左岸北京/上海以及二線城市的感覺
硬體設施進步很快 大樓一棟一棟的蓋 地鐵(捷運)一條一條的通
這部份台灣陷入內鬥 施政效率比左岸的專制差很多 (不談政治 是好是壞就個人看法了)
至於台灣低薪22k不少 但左岸工廠OP/服務員也多在3K~5K之間
只能說社會就是一個金字塔 左岸與台灣的薪資水平已相差不遠
而左岸似乎在向上發展 但台灣在向??
我覺得大多數人最缺的就是自信 與其整天看媒體唱衰台灣 不如多充實自己
台灣人其實很幸福 有各種進修管道很多 大學的在職專班或單一門的進修課程很多 還有社區大學
甚至在家上網就有各種MOOC有各種專業課程可自修
而我是選擇下班在家顧小孩一邊上MOOC自修
所以少抱怨低薪 多充實自己!! 加油!!
另外 除了薪資所得 更重要的還有資本利得
不管是左岸的土豪哥 所台灣的田橋仔
都是沒在看薪資所得的啦~~~
我覺得在談薪資所得的都不算是"有錢人"
meridian wrote:Bora Bora好一點住個一晚要三萬台幣、玩兩週只算宿約50萬以上...你問養老一年五百夠不夠?馬馬虎虎吧。人年紀大開銷只會更大不會更少,難道要越活越拮据?都老了還要考慮什麼CP值...現在沒在考慮,老了更不可能考慮。人生不該浪費但應該要努力撈努力投資並且寬裕享受,難不成買個棺還要考慮CP值。
上億喔? 算1億就...(恕刪)
還有,既然你提到CP值...這個台灣人口中最愛掛著的詞,其實是個極為不可思議的觀念---因為"the price is always right", 「價格」是一個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兩個作用的呈現,隨便用食物來舉例討論,就以一塊鵝肝的價錢為例好了...就是呈現在花費走合法程序餵養的人力物資,一個大量穀物餵食下的勞力以及原料費,所以買鵝肝CP值高嗎?換個問法:花了好幾百kg飼料、數百千工時養出這一小塊鵝肝賣這樣價錢CP值高嗎?另例:一個餐廳的滷肉飯為什麼會比隔壁家硬是要貴一倍?當然有可能是店家貪多賺,但也有可能是食材費甚至裝潢氣氛等級不同所致...長期下來,為什麼兩家店都還是生存的好好的?就是因為「價格合乎市場需求」,消費者不是白癡吃不出不同所在,有些人願意花多一點錢吃氣氛、有些人願意花多一點錢吃更好食材...那麼哪一家CP值高?這根本沒有答案。我要表達的是,當一個人口中整天掛著CP值CP值去選擇眼中所謂「CP值最高」的物件時,已經在看不到的地方失去了某些東西,羊毛出在羊身上:something's gotta 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