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蝴蝶 wrote:
先把這一段看完,再把...(恕刪)
無聊
挑起錯字來
幹老闆還非得跟領薪水的人豁在一起看放入同一天秤????
丟個事在人為???等同受薪階級亦應比照辦理?
初創當老闆真的在幹老闆也許就是校長兼撞鐘初期沒錢可領只有燒錢的份
事在人為意思是除了受薪要能以老闆高度看事情外最好還能夠作起創業老闆該有的賞賜=不支薪然後啥都要會是直到有進帳為止嗎?
還有明明總經的問題22k背後要因
還非得用事在人為這種個經因子混合在一起
不是一團亂嗎?
leonhsu1 wrote:
我在資訊公司從程式設計師做到PM,十二,三年左右的時間吧,
中間遇過兩間公司倒閉,等到36歲想要再找工作或改行是很不容易
36歲中年失業,失志了二年多,人生Down到谷底,家裡又沒錢想翻身根本沒機會
等到有一天終於快過不下去,想想人生只有一次,最差也不過如此,
與其回去找工作當員工,不如出來自己拚看看,於是下定決心出來創業
因為沒錢,東借西湊的湊了五十萬,還去借青創貸款
這一年下來離營收還很遠,但開始看到一些希望,希望能支撐到翻身那天
想想我從一個成天抱怨公司的員工,到走投無路的中年失業大叔,到自己出來創業,做事的心態有很大的轉變,
在公司上班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比較之心與自我感覺良好,常常放大自己的功能與貢獻.
因此到處抱怨低薪,抱怨公司.但你若真的那麼有本事,那就自己出來創業
創業會讓你為自己拚命,為自己而活,明白能力多少拿到多少的道理
想安逸待在公司的大樹下,那就只能被動的接受公司的安排,公司給你低薪你也沒辦法
外面有很多soho族,個人工作室,或是Sales,都是都是依你的能力有多少,來掙得自己的薪水
為什麼很多自認為能力很強,為公司極有貢獻的人,不出來創業
說到底,就是圖個安逸,及不敢承擔創業失敗的風險
現在我的觀念從員工完全的轉換
即使這次創業失敗,我必須去打工,去兼職還債,我也會從公司的角度思考
今天我領22k的薪水,表示我應該創造出2倍,3倍以上的產值
公司的一切以利潤導向,公司賺錢了,員工才有收入
當然能力愈強,就應該愈敢向老闆要求加薪
看到這麼多人抱怨低薪(會抱怨的也都是員工,出來打拚過的人遇到問題不會抱怨,只會去改變)
我只想說這是大環境的問題改變不了的,只有你自己去改變才有辦法解決
這個資本市場,也只有證明自己能力有多少才能拿到多少,抱怨只會讓你愈往下沈淪
當走投無路時,也千萬不要失志,台語說打斷手骨顛倒勇
只要心存一口氣,多一點勇氣,敢出來拚拚看,你就會發現,你是可以改變一切的.
!就是拉 wrote:
領160K的起薪 掐指可數
領22K的可是數都數不完
這不是他們能決定的 而是老闆有問題
中國代工 作業員有毛利高? 人家薪水都是數倍漲得 還是因為通膨
那台灣呢? 就算 通膨 商品價值增加沒多賺 沒本事就倒一倒
國外採葡萄9萬而是最低薪資是因為他們葡萄一顆100嗎?
妳領了160K誰要領22K?
Roger999 wrote:
唉, 我認為你根本不懂自己在討論什麼?
如果你真的要討論的是認真學習這檔事, 就不該拿22k來說嘴, 或扯上22k
以前基本工資是18K, 以前進糕餅業只有20幾K, 為什麼都沒人批, 現在社會大眾卻矛頭一致指向22K, 因為英明的政府設定了一個22k的價格(來龍去眽不討論), 很多資方"高度肯定"給員工22k, 這是讓民眾氣憤的原因
而且很多案例都說明, 不管怎麼認真學習, 會寫多種程式語言, 會說英日語, 資方就是給22K, 不因為省錢給20k, 不因為其他原因給24k, 反正政府都設定了22K, 資方給22K剛剛好, 合情合理, 政府還會宣導先求有22K的工作再來找, 然後勞方發現, 既然22K可以徵到人, 資方有志一同給22K就好了, 於是22K的工作越來越多, 連公家找人都給22K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用來形容22K政策極為合適
如果我想討論認真學習與否, 我會下標題"如何認真學習才能跳脫低薪邁向高薪", 根本不必幫基本工資或22K護航, 請問這樣會妨礙你討論"認真學習"嗎"
但你卻把"不認真學習"的標籤強加給領22K的勞工, 心態不問可知
社會公義在哪裡 wrote:
在相同的大環境條件下,有人領多,有人領少,各憑本事。
腳踏實地、努力認真比較重要,抱怨是沒有用的。
---------------------------------------------
現在的問題在腳踏實地、認真工作是否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版主認為一個初入社會,基本技能都不會的年輕人,有22K就偷笑了!
這點我想沒人不同意!
因為任何時代都有這種人
但問題是
不是每個人都會念書
尤其是教育制度的設計,讓窮苦人家的小孩,得不到公平的資源分配
起跑點就不同了! (這點難道版主否認?)
假設這位窮苦人家的小孩,努力考上國立大學
也很努力學會各種謀職技能
在大陸它可以拿到超過10萬高薪,可是在台灣就只能拿22K
這又是第二個問題
其實從頭到尾
其他網友沒人否認你的腳踏實地觀點
而是你在忽略別人提醒你的制度不公平
你所說的前提相同的大環境條件,根本就是個不存在的前提
因為台灣社會制度的不公平程度
已經到了用再大的努力,也追趕不上的程度!
結論:我相信儘管社會再怎麼不公平,還是很多人努力的過生活
千萬不要以偏概全!
大阪の男 wrote:
所以呢??所以呢??
940nw wrote:
你知道年終慰問金這件事吧
我們政府認定月領2萬月退金的退休軍公教人員
叫做弱勢
所以要發年終慰問金
問題來了----你要回答喔
一個年休365天的人,月領2萬叫做弱勢
甚至都已經躺在加護病房,還繼續領錢
那麼請你回答
為什麼一個每天要去工作的人
領22k不叫弱勢?
要去工作的人有產值,還繳稅,更別說勞健保
而年休365天的人,只會吃人民稅金,竟然叫弱勢
你認為領22k就是自己沒能力
那麼那些吃百姓稅金的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還接受補助?
閒閒沒事幹的人月領2萬再加年終,差不多也等於每個月22k
那麼
有工作的人"爭取"大於22k的薪資
你認為合理嗎?
如果你認為不合理?
那麼你是不是該先去批判那些月領2萬月退俸的人!
940nw wrote:
樓主啊看你書讀了那麼...
閒閒沒事幹的人月領2萬再加年終,差不多也等於每個月22k
那麼
有工作的人"爭取"大於22k的薪資
你認為合理嗎?
如果你認為不合理?
那麼你是不是該先去批判那些月領2萬月退俸的人!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