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類推台灣研發工程師失業如何轉業?

tracer1000 wrote:
問題是那些新貴們要的是沒賺錢也要分紅,印股票最方便,就算沒賺錢也能發



看到這段話, 我已經從一個冷靜跟理智的態度,已經快要轉為憤怒了!

是誰亂講告訴你公司沒賺錢員工還能分股票啊? 東西能亂吃, 話不要亂講!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每天幹到半夜, 公司10年都沒賺錢, 一張股票都沒分到, 還自己貼錢買了一堆變壁紙, 是你要賠我嗎?!


真的不懂不要亂講!

tracer1000 wrote:
我出國是念書,..(恕刪)

所以這是一個自年輕就在美國念書
爾後繼續在美國就業
從頭到尾對台灣經濟發展一點貢獻都沒有的人的大論就對了
heliboy wrote:
看到這段話, 我已經...(恕刪)
人家念書在美國
工作在美國
各項稅賦全都是繳給美國
不能怪他啦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每天幹到半夜, 公司10年都沒賺錢, 一張股票都沒分到, 還自己貼錢買了一堆變壁紙"
待過電子業的多多少少對這段話都會點頭如搗蒜
外人都以為配股像喝開水一樣
對不懂的人說這些
對牛彈琴而已啦


親愛的馬桶 wrote:
所以這是一個自年輕就在美國念書
爾後繼續在美國就業
從頭到尾對台灣經濟發展一點貢獻都沒有的人的大論就對了


其實按您的説法,分紅的人也是為了錢,並不是為臺灣經濟,現在沒錢,他們就不貢獻了,不是嗎?


我繼續死抱

親愛的馬桶 wrote:
人家念書在美國工作在...(恕刪)


這個社會, 人云亦云, 也不知那聽來的, 亂講一通, 反正也不用負責不是嗎!
雷蒙斯 wrote:
請問租稅減免不算是獨厚此新貴嗎.
不算, 因為當時市重點扶植產業, 每個國家都有中點扶植產業, 你要重點扶植, 一定會造就一批新貴. 政府也沒限制你去做"新貴"啊!
就是台灣不大.須靠外銷來增加外匯.發展特定產業沒錯.所以初期有所謂促產條例.而員工分紅這問題不知是當初立法的漏洞.還是刻意保留的漏洞.讓這產業先發展促進產業.如果這費用化是以起台灣科技業的漏洞.那也不需更改阿.外國科技公司也可有樣學樣阿.依照很多人的想法.像是說現在沒分紅了.或是分紅少了.還要依實價課稅.我幹嘛努力.而員工不努力所以造成公司不賺錢.所以股價低落.投資人也沒得賺.收入衰退.是吧
殊不知這科技產業的改變.已經不是費不費用的問題.而是這制度和不合理的問題.不是一句誰叫你要買
若這樣軍公教不合理的制度也不用更動阿.不只是他們用的是納稅人的補貼.而是合理性的問題.何況很多罵軍公教的也沒繳稅
雷蒙斯 wrote:
企業稅負降低自然可把利潤分享其員工.而這算不算是拿公共利益獨享特定人.
不能全算, 因為這個利潤也只有部份發給員工, 不是全部給, 股東也有分到錢, 同時業績好, 股價也會上漲, 股東也有賺到股價差.
這段的回文不就是給特定人嗎.而同時業績好股價上揚這理由就可以拿股東的錢當紅利嗎?一家店的店長可以因為生意好就拿股東的盈餘來分配嗎.還要跟股東說你賺很多了
Mainline Pocket wrote:
其實按您的説法,分紅...(恕刪)

就像有些人繼續死守台灣
有些人選擇領美金外幣
當他們領的美金外幣薪資等同台幣薪資價值
他們大概也不知道他們繼續待外國忍受種族歧視的裡由何在了
雷蒙斯 wrote:
一家店的店長可以因為生意好就拿股東的盈餘來分配嗎.還要跟股東說你賺很多了


股東同意的話, 有何不可!

如果分出去的錢讓員工士氣大振, 每天幹到半夜, 營收增加, 股東有賺到, 有那個股東會反對呢?!

不然股東全體決議, 員工即日起全部薪水降到法定最低工資22k, 把賺來的錢全部分給股東, 那不是股東權益照顧最好嗎?!

員工福利跟股東權益, 本來就是兩方磋商的結果, 重點還是要以獲至所有人最大利益為原則.
親愛的馬桶 wrote:
就像有些人繼續死守台灣
有些人選擇領美金外幣
當他們領的美金外幣薪資等同台幣薪資價值
他們大概也不知道他們繼續待外國忍受種族歧視的裡由何在了


對呀,所以我白人老板都不管我。我今天沒請假1點就到舊金山灣玩風浪板,到8點半才囘家。冬天白人老板還假借開會名義,邀請我出國滑雪。別人不請,就是因爲歧視我才請我,我愛玩,只好繼續讓人歧視囖
Mainline Pocket wrote:
對呀,所以我白人老板...(恕刪)
重點在薪資
在美國矽谷一個月給你3.4萬台幣不包吃住
幹不幹


欸 順便問一下
矽谷一代物價是美國數一數二高的嗎?
短期租屋(大概簡單2房)大概要多少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