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司去美國工作的機會考慮

hi_nicole wrote:
在灣區待的夠久的人,...(恕刪)


07年我老婆姐夫入手Saratoga 1.5M的房子
只能說他賺到了
十幾年前入手的Sunnyvale也賺夠多

重點是都沒賣~

07年北加州的公寓市場很慘
景氣不好退租率高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hi_nicole wrote:
Tri-Valley,雖然沒去過,但看房網上的屋況照片,街道環境還有學校,房價等,覺得很宜居,不知道當地有沒有華人超市餐廳,可能需要等到實地瞭解才能得知。...(恕刪)


那裏很方便。灣區最好吃的港式餐廳鯉魚門在那有2家(一大一小)分店。南灣一家都沒。有不少人住那通車BART到舊金山上班。到南灣要看時間,塞車會很嚴重

20幾年前,剛畢業軟體工程師的薪水只有 2,3萬,只靠自己也是買不起 Cupertino 30 萬普通的小黑屋。
我住Dublin,這附近有兩家大華,除了鯉魚門,還有新開的五月花根本來就有的金沙(都是粵式餐廳吃飲茶),Pleasanton 有新開一家萬巒豬腳,Dublin也有一家小詹台灣料理(不過我覺得變難吃了),另外還有越開越多的紅茶店,整體而言還蠻方便的,而且我個人偏好diversity高一點的地方,所以tri-valley「目前」還不錯(不像灣區一些城市華人或印度人比例很高)。

我本身在downtown SF上班(老婆沒上班,一個preschooler),所以坐bart通勤door-to-door要大約70分鐘單程。當初剛開始看房是2012年中,先看foster city(因為那裡朋友多所以老婆愛),但因為那時房價已經在漲,很多次offer都被all cash打爆,每個open house都跟感恩節前夕的costco一樣熱鬧且擠滿了華人,最後老婆終於答應去看tri-valley。我很喜歡這裡,因為很適合有小孩的family,學區好,比較diversified,一樣的錢又可以買到較新較大的房子,雖然通勤不輕鬆,但為了小孩的成長環境,我個人願意做那樣的犧牲(其實在bart上也是上網、睡覺、聊天,不是太辛苦),我有很多同事也是住這裡,bart通常都是滿的。我也想過如果我換了工作到南灣要住哪,以我個人的經濟能力跟為孩子的考量,如果公司上班時間可以彈性的話(例如改朝六晚三),我應該還是會選擇tri-valley。其實就看個人及家庭重視的是什麼。
hi_nicole wrote:


當然美國的公司很現實,景氣一但不好,是連續數季裁員的,希望這一波美國的榮景能持續久一點,讓我們能夠在當地立足下去,順利成為灣區版友的一員。

不知道有人知道歐記健保嗎?想瞭解沒有工作的情況下,每月保費大約多少?...(恕刪)

我去年陪產假時被裁一次,遇到大型裁員只要公司可以解釋甚麼情況都可以裁. 都是幾個月前先報備政府, 新聞比我們先知道

Obama care除非你符合輔助不然直接找保險公司保(價錢一樣但是方便很多,也不用等)大約100到400之間一個月,AIG 有高dedutable 的保險 50到100一個月也可以算天.



謝謝大家的經驗,最近一直在網上看灣區的地理環境與買或租房價格,原先擔心Tri-Valley那裡的屬性是偏向非華人區的,因為親友沒有人推薦那兒,對於不熟悉當地環境的我們來說,親友沒有人住Tri-Valley這區,他們過去的時間早,幾乎都在Fremont或南灣居多,還以為連大華都沒有,沒想到還有兩家,這真讓人開心。

在亞洲的房價這五年到十年來漲幅確實比美國快速,上海房子才十年翻3-5倍,五年也翻了一倍,台北更別提這五年的漲幅是這輩子沒見過的高,當然美國是因為有許多法規稅制限制了房市過度波動的。在大陸更意識到當地人(非土豪)積累了不少中產財富,且一直探尋加州移民的機會。

親友建議我們先往Milpitas或Fremont偏外圍的地方找,離華人多的地方工作機會也多些,但我上網看了價格發覺租房不便宜且房源不多之外與Tri-Valley相比房子舊又小多了。

經過大家一路的討論,現在比較明白了,靠近矽谷的幾個區域,房價高,租金高,若非在科技業上班,其實不用選那裡,如同版友說的,在那個環境唸書,小孩的競爭也不小。

目前看來由於能力負擔的因素,在灣區能選擇的區域也很有限,還好...還有個Tri-Valley是個選項,不然可真打擊到到當地移居的信心,希望明年的房市,不論租或賣,不要像這兩年這麼瘋狂搶購。美國的醫療,保險在沒工作情況支出費用還是比較高的,需要到了當地仔細瞭解。

移居的心情非常忐忑,但為了讓小孩從小學開始能在好的環境下成長且與親友相處,還是得去面對未知的新世界。

祝版上的每一位大家週末愉快



hi_nicole wrote:
謝謝大家的經驗,最近一直在網上看灣區的地理環境與買或租房價格

樓主沒去美國,
反而是美國網友續攤了,
建議nicole另開一棟甘苦談,
分享一下就業、就學的心得!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Jonas Sie wrote:
我想近年西岸被中國富豪大舉投資房地產,拉抬不少房價
美國本地人應該也恨得牙癢癢


tri-valley目前中國富豪們還看不上
大富豪們的想法大概都只問灣區哪邊最貴,就要去那邊買房子

看到Palo Alto今年成交有四分之一都是中國來的cash就知道這邊這些地段房價被炒得多不合理了

還真是沒必要去跟這些人拚財力,基本上這些地區的房價已跟當地收入脫鉤了,住的人也未必在當地工作

就算年薪三十萬也別想跟這些人拚,人家買房子可能一出手就是兩百萬cash.
hi_nicole wrote:
在灣區待的夠久的人,談起2008-2009-2010年都是一副很沈重的樣子,記得那兩年去探親時,大家心情都超級不好,氣氛很悶,商場人也很少,一問到房子,親友還一直跟我們說不要買房子,房子沒希望了


也不見得

2009年特別開心

房價是等出來的,2005~2008年上半年,身邊無數的朋友都說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可是我就是不願意花大錢買個破房子,寧可租房子

2009年好日子總算來了,一堆房子價錢摔了下來,

就連Mission San Jose的single family 四房三衛的房子,很多也只要八九十萬

(朋友就買了一棟,開價一百萬被他砍到90萬)

房子不僅便宜,還能向賣方砍價,政府另外還補助八千元幫你首次買房

所以2008年那段時間,對於想買房的人來講就是天降甘霖

買房子是一輩子的事,等到進場時機才是重點,當然這都是運氣,但起碼別選在相對高點時進場

萬一過一兩年中國經濟泡沫了,誰知道會發生甚麼事? 這邊談1.xM的小黑屋

說不定過幾年又重演,打八折甚至對折再賣

(有空的朋友可以去看看2009年那時候這些上百萬的房子當時值多少錢)

要另外蓋棟移居樓的討論,也是需要版上的各位能多提供些相關生活經驗。還真有許多生活問題想瞭解的...

買房子是機運,除美國之外,這十年在亞洲除日本外買房子是沒錯的,但現在卻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只是全面性價格回到起漲時不知道哪年,若大陸的經濟崩潰,富豪們是會將資金抽回,到時幾個熱門區域是有可能被拋售給影響。

不過,若美國後面十年景氣持續好轉,吸引來美的人不只是富豪們,我見到的是許多大陸各個省分中產出走,加州氣候好,華人多,是個宜居的好地方。

hi_nicole wrote:
要另外蓋棟移居樓的討論,也是需要版上的各位能多提供些相關生活經驗。還真有許多生活問題想瞭解的.


還有一個觀點跟台灣也是有很大出入的就是屋齡

在灣區來講,很多獨棟的single family house屋齡都超過五十年

以台灣的屋齡概念,肯定嚇壞了

問題是這邊許多木造房屋,屋齡雖高,但房屋狀況其實並不差 (加州氣候乾燥,房屋老化的速度並不嚴重)

更稱不上甚麼"小黑屋"

特別是許多一層樓的single family house

如果想買一層樓的獨棟大房子又想要有很大的院子,在灣區應該大多數屋齡都四五十年以上了

新蓋的房子很少不是兩層樓的房子了 (院子一般也都很小)

所以前面有人拿美國六十年屋齡的房子跟台灣比屋齡,其實差別是很大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