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966266 wrote:
有些企業會按照最低...(恕刪)


確實會有比較年輕的員工buy這一套。
因為中國現在還不是各方面制度和狀況進入穩定軌道的國家,他們會想,誰知道幾十年後社保基金會不會早就倒了,
繳的那麼多養老保險都打了水漂,還不如每月多拿幾個現錢來得實惠。

moriarty1 wrote:
確實會有比較年輕的員...(恕刪)

很不幸,偶就是其中之一。
慚愧慚愧
王当当 wrote:
逃稅真的是企業的必...(恕刪)


這網站的資料我點入公司的薪資詳情(以上海的家樂福為例),更新的資料有到2015

但我的疑問就是不知道是稅前還是稅後了

如果和您的感覺有出入(資料顯示17% 你認為是5%)

我認為第一個這網站的資料可能有造假的數據存在...

第二個可能就是您周遭的朋友和人都很優秀吧...

不過您有提到一個物價漲價的狀況,覺得還滿值得探討的...
大陸目前的城鎮化率大約是50%,而城鄉收入差距大約是3倍。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人均GDP約7000美元而言,居住在城鎮的這一半人口大約平均GDP是10500美元,鄉村的那一半人口平均GDP是3500美元。

而大陸不同城市之間又區別巨大,有一二三四線的不成文劃分:
一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現在可以再加上天津,每一個都是超過一千萬人口的大型超市,人均GDP在1.5萬美元以上;
二線:各省省會及各省前幾位的發達城市,如蘇州、無錫、佛山、東莞、珠海、寧波、大連、青島、廈門之類,人均GDP在1萬元以上;
三線:以上之外的地區中心城市及發達地區的縣、縣級市;
四線:一般縣城及發達的鎮。

這四種城鎮之間的差距至少又有三倍以上。

一線城市如深圳,人均GDP已和台灣相當。深圳下屬的福田區,2013年的人均GDP已經達到3.27萬美元,見福田區政府發佈的《深圳市福田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szft.gov.cn/zf/zwgk/tjxx/tjgb/201404/P020140417316361879769.doc

大陸的薪資水平,就像《盲人摸象》那個故事中的大象一樣,取決於你摸到耳朵還是腿或者尾巴。

明白這個道理,就請不要再堅持說,大象長得像扇子、柱子或者繩子了吧...
深圳市統計局公佈的當前平均月薪如果我沒記錯是4900多塊。
(我前文提到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上限就是按這個數字的五倍來算。
也就是說即使收入再高,五險一金最多就是按49XX*5來計算繳費比例。)

這個平均收入跟全台灣的平均應該已經比較接近,但比台灣北部恐怕還差得比較遠。

而且深圳的物價比台灣南部高,勞工離鄉背井的平均距離肯定也遠大於台灣南部的勞工,
所以低收入勞工過得會比台灣相應的群體更辛苦。

iantsai74 wrote:
大陸目前的城鎮化率...(恕刪)


如果你說地區方面差異如此的大,那就拿深圳這城市來看看吧

下面是這個深圳薪資圖




至於你說的深圳福田區人均GDP好像是連韓國都超過了...

不知道在深圳工作的大部分民眾,是該高興還是又要道歉自己拖了後腿....

但我覺得你說得很好,大陸的薪資水平,就像《盲人摸象》

我想在工作的民眾,因該很想知道大陸當局是摸到哪了吧

黑色果棟 wrote:
至於你說的深圳福田區人均GDP好像是連韓國都超過了...
...(恕刪)


呵呵~
那有拿一個區來看的

台北市拿信義區或大安區來看
人均GDP或許超過十萬美金也說不定~
全台灣的大老闆
住所或公司很多都設籍在此
看GDP有意義嗎???

人均GDP是假的
人均收入才是真的~
在中國才會看GDP不看人均收入

為什麼中國人只看GDP而不看人均收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可惡 , 竟不把台中七期的居民放在眼裡 .


黑色果棟 wrote:
如果你說地區方面差異...(恕刪)

大陸如果看薪資,還是要從三方面看
1.區域
2.行業
3.公司規模
大陸太大了,同樣IT行業,北上廣薪資可能是其他二線城市2倍。而BAT待遇又遠高於其他公司。
這個數字我認同。
我公司在上海的作業員不加班約3000,加上加班費一個月約4000多,他們多是17,18歲的國中學歷外來務工人員,薪水絕對會在平均值以下,我想一線城市人均收入5000上下應該是合理的估算

moriarty1 wrote:
深圳市統計局公佈的當...(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