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鐵蛋 wrote:台灣的傳統菜市場不是完全沒有升級更新,有,從戶外變成室內,有規劃、有冷氣、有廁所。然後呢....它就死掉了。很玄,很多菜市場一改造完,人氣買氣全沒了。剩下的傳統菜市場,敢嗎? 前面有人貼出來,台北市天母地區的士東市場,還有台北的南門市場、東門市場、華山市場,管理的都不錯;這個問題就在於「公權力」的執行,如果周邊的違規停車、非法攤販,警察可以強制取締,公有的市場一樣可以很有人氣。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可能台灣文化,就是需要許多灰色地帶,當違法的取締完了,違規停車取締完了,合法攤商也沒人氣了。從傳統市場及可見當地民風。... 如果違規停車取締完,合法攤商也沒人氣了,要檢討的恐怕不是民風,而是都市規劃台灣做都市規劃的,往往不食人間煙火,也是傳統市場怕改建的主因慘烈陣亡的例子還滿多,比如以前台中市區,嫌道路狹窄就禁止停車,客人想去玩也沒地方停車,最後整個區域都沒落了前陣子台北市政府想在公館搞步行街,也遭到當地商家強烈反對,因為有太多客人騎機車過來,買了商品就走。禁停機車,高高在上的政府覺得很好,少了礙眼的機車與窮人,商家很清楚這是斷自己生路不是不能改建,國外改建成功的例子很多(如新加坡),但台灣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規劃者,還是放過台灣傳統市場比較好
Benson0121 wrote:自己本身在菜市場工作,每到夏天生意都越來越差,逛的年齡層越來越高,幾乎沒有年輕人菜市場在十二十年後會不會被網路跟大賣場取代?..(恕刪) 應該不會吧.我看我們這邊,兩個菜市場,人都滿多的.可能要看周遭的人口數.
台灣政府的思維就是很奇怪,認為露天市場的東西一定比較髒,環境一定髒亂,所以只要在附近蓋個房子,把攤販都遷進去,市場就能繼續經營,東西也比較衛生。問題是一個市場能在這個地點形成,一定有它的條件跟演進,硬遷一定是失敗的。
gpc5471 wrote:試問每天下班都很晚也沒有家庭的人誰還會花時間自己下廚外食居多了吧...(恕刪) 你說的這個族群.....都沒在擔心食安的嗎?外食族....我身邊的親友同事,這2.3年少了一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