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15wen wrote:
一個勞工月領二萬多...(恕刪)
所以您從頭到尾都不知道還有勞退自提6%這東西?
勞退雇主強制繳6%,受雇者可自提6%,即與公務員的退撫一樣共繳到12%
薪水只要超過48201,自提就可繳到3036,加計雇主提撥3036,勞退基金每月可是收走了6072元呢。
而勞保繳多少?自繳962,而勞保基金一個月收走多少保費呢?4810元呢。
不用到月薪十萬呀。不到5萬,勞工就可繳到3036+962=3998元,此時二大基金收入6067+4810=10877元的保費
同樣月薪的公務員呢?一樣用人數最多的委五來看,俸點445,本俸29435專業加給18910,月薪29435+18910=48345
查表俸點445,公保自付額910(勞保自繳962,還是遇上勞保上限,不然更多),公保基金每月收入2599的保費(同月薪的勞保基金可是收走4810)
而退撫自繳多少?2472(同月薪的勞退自繳可是3036),而退撫基金一個月收入7064元(同月薪的勞退基金可收到6072)。
此時自繳910+2472=3382(同月薪的勞工可繳到3998),此時二大基金收入2599+7064=9663(同月薪的勞保+勞退可是收10877的總保費)
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公務員很幸福呢?
繳這樣的保費金額前提下,各族群的退休給付金額要我一併計算給您參考嗎?
#yhs561031# wrote:
大多數只繳幾百塊500-800元居多!且勞退可一毛不繳!退休可領勞退勞保2-3萬....(恕刪)
我常認為,很多地方都查的到勞保年金與勞退的請領時間、金額與每月可領多少錢。
以您的例子,大約是月薪35000的勞工,每月勞保約762,勞退公司支付2178元,何時可領?可領多久?
勞退就算工作35年(25~60歲),平均月薪3.5萬,共繳交91.5萬,60歲可領到84歲,平均每月3176元(並未算入政府績效)。
勞保就算工作35年(25~60歲),平均月薪3.5萬,共繳交32萬,65歲可領到離開,平均每月19693元。
公務員如果是75制,大約50歲就能退休,85制大約55歲就能退休。跟勞工60歲領勞退,65歲領勞保多了10年以上的退休金。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yhs561031# wrote:
勞退自提6%這東西?不是不知道!
是因為勞退可以選擇不繳!但軍公教是必繳!
所以勞保月繳900元以上有多少?並非大多數!
大多數只繳幾百塊500-800元居多!且勞退可一毛不繳!退休可領勞退勞保2-3萬.
而軍公教大多月繳保險跟退撫約3000-5000元!退休領4-8萬.
這就是勞工繳少少癥結!
所以就選擇性失憶, 只提自己有利的講?
其實你太小看勞工了, 依主計處提供的資訊, 勞工投保最高級距有19%的勞工, 繳900以上的占了快1/4。
因為在科技業, 碩士畢業生, 一般工作5年內投保薪資就會超過最高級距。
政府有依年齡的勞工月主要工作收入統計表, 您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勞保最高級距以上月收入的年齡層分佈, 大多不是屆齡退休的年紀喔, 會依年齡人數明顯減少大多是因為中年失業, 所以說什麼要退休前開始慢慢到公會調高投保級距的惡意攻擊話語, 聽聽就好, 由統計資料, 並無明顯此跡象, 會這麼做的畢竟只是少數人, 高齡失業, 連生活都有問題了, 還繳的出60%的公會勞保最高級距自負額保費? (沒雇主勞保自負額是2610元, 其實都跟同月薪的退撫自繳金額差不多了)。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8850&ctNode=4987&
回到正題, 公保大部份也只繳300-900居多, 不是嗎?
自負金額高的是退撫自繳的部份, 勞工也一樣, 自負金額高的是勞退自繳的部份
算自己時, 繳錢把(公保+退撫)一起算; 算領錢時, 只提退撫, 公保的退休給付連提都不提?
算勞工時, 繳錢只提勞保; 算領錢時, (勞保+勞退)一起算, 還沒提84歲後只剩勞保, 沒勞退可領了
這樣算, 怎麼也是你們贏不是嗎?
請公平一點, 全部一起攤開來算, ok?
而且保費部份不能只算自負額, 不然無雇主勞工的勞保自負額是60%, 可是超越退撫自負金額, 直逼公保+退撫的自負總額, 而應是退休基金每月收走多少保費, 將來提供多少保障才能公平比較。
這次年改方向, 多繳(勞保費率增至12%, 即保費增30%), 少領晚領(退撫延至與勞保相同65歲開始, 降低10%領取金額)
勞保總月保費都要增加30%了(其實原本就如此進行中, 這次年改只是希望加快提升速度), 退撫只是少領10%, 怎麼看也不吃虧呀。
勞保費率增加至12%後, 同月薪情況下, 勞保與退撫每月的總收入月保費會進一步拉近至差距不到20%(原本勞保與退撫基金每月收入保費約相差40%, 所以每月領的月退原本也一直是相差40%左右)
年改後領取的月退金額, 勞保不變, 退撫減10%(還設有樓地板, 低於的不用減)
所以改革前, 勞保比退撫的月保費少40%, 領月退時, 少領40%。
改革後勞保比退撫的月保費少20%, 但將來領月退時, 卻少領30%, 怎麼看年改後退撫反而比勞保占優不是嗎?
其實另一魔鬼在細節裏, 退撫退休平均年齡以前平均早勞保5年, 現在改成一樣65歲才能開始領後, 這5年差距的退撫金, 就由多領10%的差距來填補, 所以最終改革後的結果, 勞保及退撫的保費與保障比例其實還是跟改革前一模一樣。
但這樣的改革對勞保與退撫基金是有利的。
原本一個人會領走3人份的保費加利息(退撫平均退休年領早於勞保, 會再稍多一點, 接近4人份), 改革後, 二者都有望進一步降低至一個人只領走2人份的保費加利息。
雖然離1:1自己自足的理想還很遠, 但不改就永遠沒進步的可能。
至於有人說, 公務員老人不退年輕人無法進, 所以要提早退休, 其實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不是嗎?
且由於少子化, 人口數死亡交叉(出生人數<死亡人數)已經在今年出現, 以後開始要擔心的是職缺沒有人做, 而不是沒有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