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林強唱的黑輪伯,
其實反映了某程度的社會現實。
其實教育要改進的,
是要早一點讓孩子認識"社會",
我們大多數人在出社會前,
一直在學"知識",
還真是很不了解社會到底是怎麼個樣子的。
至於實用的知識部份,
每個人要的不一樣是要怎麼教,
當然是教基礎的東西,
你有特殊個人學習需求的去跟你爸媽說才對,
怪學校有點不恰當,
人們應該在國小就搞清楚九年或十二年國教是怎麼一回事吧。
樓主的論述基礎就是希望"國民教育"滿足每個人不同發展的需求,造就大家成為菁英,這有點好高騖遠了。
而學校學的在那邊說沒用的,
其實是你有用到而不自知,
就算沒有實際上應用的功能,
至少也具備有訓練你解決問題能力的功用吧。
能夠刺激你想事情,你腦袋有運轉到,那也就有用了。就算是單純背誦而已,背誦技巧也是個有用的能力阿。
其實讀完書不是沒學到有用的東西,而是你自己是個書呆子會一堆有用的技能可是不懂得如何使用它罷了。
歐美的教育為何能適性發展,
很簡單,花超少的時間去處理學校的事情,你求學階段花一半時間搞功課,去搞你有興趣的事情,結果可能是兩極化,你要敢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