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轉SALE或PM也不全然是用不到之前的專業, 與客戶談到技術領域時就得心應手, 這部分倒是覺得加分不少!!
不要想那麼多,休閒時做一些活動,騎車吧!
收起你RD 0 & 1 的個性, 業務的價值, 就在於找出那 0.5 的空間存在...

還有,電子業的業務流動很快,除非你有綁到客戶,公司一定要你這個人

不然,不管是被鬥走 /挖角 /資遣 都很有可能發生..

要把換工作當作家常便飯...

前面有位大大講的很對, 有研發背景, 又在公司做滿久的, 應該是內轉Tech Marketing或是PM才對. 真正有價值的人是Tech Marketing跟好的PM, 這種人(優秀的)非常非常難找.

問題是, Tech Marketing要負責產品的成敗, 壓力很大.

PM要跟人打交道, 而技術好搞, 人超級難搞. 老闆逼你schedule, 你再去壓下面的designe工程師, 人不變雞X都不行
樓主這篇文章真是敲中我的心聲了....
我跟老公都是理工出身,我老公跟樓主一樣,硬逼著念EE,我不同,我還蠻喜歡EE的科目....當初研究所快畢業時,我自認為頂著新竹梅花大學and研究所的畢業證書,我的人生應該一路順遂,的確,找工作是很容易,我進了當時在園區也算是有名的design house, 我想要大顯身手一身熱血,但是工作後的一年我茫然的哭了,淚眼對著公司的一位同樣是工程出身的女性前輩,我說我不知道我在幹嘛,這一切跟學校太不一樣了....老公也在這時候跟我說他想做業務,我反對,原因是我太了解他的個性了,我不覺得業務適合他,溝通之後他決定先從FAE做起,慢慢的我也找到工作的方向和價值,後來我們決定回台北,在台北的公司努力的打拼了7年....7年後的我又開始想哭了,雖然我的工作能力有被認同得到了小小的職位,但我總覺得好像不完全是我期望的,成天都在跟cost and performance打轉,是啦,這也是研發價值的一種,但是做久了好心煩,而我的身體不堪長期拼命負荷...慢慢崩壞了,西醫無法解釋的毛病一堆...我跟老公都覺得我該轉職了, 尋覓了很久我很幸運的找到一份需要工程背景但不是工程職的工作,我想給樓主的建議是做FAE可以持續您的工程資歷又可以貼近業務,可以好好觀察業務的工作內容,確定喜歡再轉都來的及,我跟樓主年紀差不多,我非常明白這種年資投履歷的不順,如果不是有人介紹應該很難找到好工作,希望樓主一切順心,如果可以也能私訊我,大家交個朋友談談心也不錯

chamberplus wrote:
其實大家都可以看到...樓主幾乎都是深夜十二點後,(可能就是此時才下班回到家?)
才會對於大家的意見有所回應。
如果除了大家針對樓主的未來提供了許多個人不同的看法與建議外。
那是否從這一個個案我們自己本身有沒有值得省思的地方?
樓主算是非常典型六年級後的優秀青年在台灣高科技公司的一個縮影。

一流的學府與系所,進入了一流的科技公司,領著人羨人慕的的薪資待遇。
但讓大家比較反差的想法是:這麼好的工作與待遇,為什麼還是有職業倦怠感?
就只是單純個人因素而已嗎?背後還是真的有台灣科技產業的危機意識?

那又為什麼引起大家茶餘飯後討論的對象?想必大家也多多少少有點"感同身受"!
以前我也有許多認識的同事或朋友,也如同樓主一樣優秀的台清交工程師進入該公司。
但據我所知:這些我所認識的人,不管後來有沒有真的撈到好處?其實,過了四十後真的
沒有一個還留在該公司。難道真的該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好而已嗎?!

我記得其中一位朋友曾跟我說:當他每天上班踏入公司大廳時,就彷彿走進了倉鼠的圓形籠子裡。
又彷彿像一個大型圓形運動場,每天都有一大堆人繞這一個大型圓形運動場竭盡地跑,
好像一不小心您就會被後面人給踩著過去...您說學生考試有壓力,但您每天面對的同事
幾乎都是頂尖的高材生在同場競技,考試唸書頂多幾次或幾年考試而已...但如果這樣的場景
是套在您每天都必須為五斗米折腰的工作時,又要您撐個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您覺得
您受得了嗎?!... 畢竟大家都是聰明的高材生,在思維邏輯推演上,誰也不一定服誰!

人家常常講:一山不能容二虎。那公司內隨便一個部門,哪豈是二虎而已?
另一位曾經待過該公司老同事,也是T大的高材生,離職後就曾經明明白白的跟我說過:
搞到最後,主管與部屬之間就直接挑明的跟您嗆說:我就是不服您,就是要鬥您!要不然您要怎樣?
---- 我認為這已經是公司的既存多年標準文化了。或許就是透過這樣子的高度競爭才有
台面上優異的財務表現吧!...但更多朋友(早期員工)是寧願選擇離開當個快樂的股票持有者,
每年等這些優秀的高材生幫他賺股東紅利。

我還是要說的是:都很可惜,既然一山不能容二虎,那為什麼老虎不選擇離開另闢尋戰場呢?
我們都知道:在大自然中,只要是凶猛的貓科動物,只要一旦成年了,就必須離開原來的族群。
這是必然的!只是我們現在國內的投資或工業發展環境,到底還有沒有辦法提供廣大的發展生存空間?
可以足夠容下每年培養釋出的獅子,老虎們?!否則,困在籠子裡的獅子,老虎們,早晚都會
自相殘殺,消耗殆盡的!

這一個案例也只不過明白的道出這一個簡單的邏輯道理,至於樓主最終何去何從?!
說真的~以我們看過來來去去的諸多朋友同事的前例。其實,我一點也都不覺得怎樣!
或許就如同前面所提:只是樓主想上來求暖而已吧!





看了一堆討論, 我只有想到找出郭董的語錄:

25-45歲是一個階段,為錢做事;
45-65歲是另一個階段,為理想做事;
65歲退休以後,我希望能為興趣做事。
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謀定而後動, 很多人太器晚成, ex. TSMC張董, 想清楚永遠不嫌晚....

五天突破 wrote:
我是個工程師,不算是...(恕刪)


如果我是你 , 我會兩階段這樣做 ...

1 . 先規劃到較小型的 IC Design House 上班 , 不要像在現在的公司一樣天天加班 , 先讓自己換個環境沉澱一下心情 , 理論上薪水應該會下滑到 10~12 萬左右 , 這樣的改變除了可以讓自己的家庭先學習改變生活的開銷模式 , 也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究竟只是工作倦怠 , 還是真的覺得研發不是自己該長久走下去的路

理由 : 以你所待的公司 , 其他部門負擔不起你現在的薪水水準 , 其他部門也不見得會想要用這麼高的薪水收你進去 , 等待你學習 ... 轉調部門之後降薪這種事情在公司內部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

2 . 若是到了新公司 , 待了一段時間之後確定研發這條路不是你想要走的 , 小公司比較有機會可以做內部轉調 , 這時你的家庭應該已經比較適應薪水下滑這個事實 , 也已經產生出新的開銷模式 , 這個時候不管是做內部轉調或是要再尋找外面的工作包括做外商的 PM/Sales/FAE 也比較有機會 , 因為你已經累積了兩個公司的工作經驗 , 這時候不會像現在一樣只看到的一家公司一種類型產品線的眼光 , 到時候看待產業的想法也會有所不同

若是到了新公司發現 , 其實研發的路可以繼續做下去 , 或許往更高視野的研發工作去規劃 , 雖然薪水不會再如以前一樣那麼高 , 但若能得回較正常的上下班時間 , 或許可以在個人興趣跟工作上取得某種程度的平衡


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很多人會認為如果存個幾千萬就要來退休 , 我是奉勸千萬不要這樣幻想 ...
人生還是要有一個重心 , 退休的日子如果沒有先想清楚要怎樣過 , 特別是從高度壓縮的生活中突然整個放送下來 , 反而人會衰老的非常快 , 說不定都會早死也說不定 ...
shyla wrote:
建議再閱讀一下柯P的大作"回家的路太遠",
應該會很有啟發性才對!


嗯...

後來還連結找到相關的報導,文章書籍。謝謝分享。

至於樓主...以後會不會像今日這篇報導?

人前百萬菁英 人後不想活

...輕鬆一下,不要打我!!
有感而發 .....

中國人的觀念,與周遭親友的眼光,讓大部份人即使明知不適合,也很難下定決心走上離婚一途.
尤其是有了孩子後,總捨不得孩子.怕自己的子女日後遭人異樣的眼光.

在這樣的想法下,其實很多男孩子應該好好想想,你自己此生最重要的任務的第一項是:
找對老婆.

這一項沒做好, 你以後的xxx選項更不可能有機會成功,
更不要奢談 對自己的期望.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