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打掃草悟道的清潔人員在路旁休息,旁邊還有些垃圾,他們在閒聊。當時還早,或許他們想等垃圾多一點、落葉多一點再打掃,反正待會遊客來了,又會有垃圾。最好是明天再打掃,反正今天掃完,明天又會有垃圾因為照版主說的,多掃也不會加薪。這位小七員工,姑且別說他無法加薪,在無法加薪的情況下,他願意動腦筋,將來這就是帶得走的能力。
樓主雖然是81年次,真的是非常的有見的。可能是因為你是業務的關係,又或者81年次然後薪資可能比7-11店員多,就覺得能有底氣去評論人家7-11店員工作態度沒用在正確的地方。如果你覺得你的能力有100%,就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向上,實不為過。但對於你能力的配置,你真的覺得這樣是好的嗎?人生還很長,很多事得慢慢體會,如果你現在有豐富的金錢收入只能代表你的機運比別人早假設有一天你創業了,你的公司最好一帆風順,如果有一天遇到危機了,身邊的人都無一留下,因為大家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呀你的想法並不偏激,只是過於狹隘而已Damon0918 wrote:我會這麼有感而發這...(恕刪)
㊣水工生 wrote:81年次的你聽過小和尚唸經的故事嗎? 樓主私訊問我,我就在這直接回答,故事很多版本直接說結論沒人會想聽小和尚說法念經的小和尚憑啥說法給比有成就的聽有時候小和尚自認為是對的,不見得是對的就算真的是對的,在外人來說也不會覺得小和尚是說對的童言童語啊
在美國,一家百貨商店裡,由於突下大雨,有位衣著簡樸的老太太渾身濕透進來避雨,幾乎所有的售貨員都不願搭理這位老太太。有位小夥子很誠懇對老太太說,「夫人您好,能為您做些什麼?」「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馬上就走。」老太太覺得借別人的地方躲雨,有點不安,就想買一點商品,可是轉了半天實在不知道買什麼。這位小夥子看到了就對老太太說,「夫人,不必為難!我搬了一張椅子放在門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兩個小時後雨停後,老太太要了小夥子的名片離開了。幾個月後,這個小夥子獲得一個機會,被指定代表這家百貨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談業務,利潤巨大。後來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給的機會,這位老太太不是別人,正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於是,這位小夥子後來成為「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地位僅次於卡內基的富可敵國的重要人物。真正給這個年輕人機會的,不是老太太,而是他自己。
個人認為開版者只是想推銷它的經驗與觀念但卻犯了斷章取義下武斷結論及將其價值至於其上這毛病從字裡行間透漏出"個人主義"及"近利"是其前導且唯一價值觀這才是他想表達的實質意義可是他忘了工作本身取得薪資以便生存於世上雖說這是多數人認可也通用很重要的價值之一但這並不是工作意義之全部有些人也藉此從中獲得達成其他項"報酬"像是滿足成就感認同感與某些心理層面等而藉"挑戰"各種"小事"累積資源能力發掘自身不可知的另一面特性這些對將來工作的意義其實都是未知數所以單用目前"個人與加薪"定義"態度"正確於否進而論斷該短視近利單一條件之邏輯本身就是很不適當之事誰說該店員現在不是在接受或是發起挑戰自己呢?他"思考"後發掘他的欠缺所以他"挑戰"自己的無知因他的"態度"所以他發問求方向或解決問題的解答這不就是他的"工作態度"?方法有好有壞天資有高有低那都沒差對其而言只要有"開始"那就是正確且值得-----------------------------------------單用個人與利益為主導向雖無不可但極端擴大化後又錯誤引用解釋為"奴性"這是其說最讓人無法認同的點因為遠的來說目前食安問題就是因為這類人心中它們已經簡化並合理化接受這說法與邏輯個人+利益極大化=成功忘了這行為在追求時"只求個人效益"往往就會留下爛攤子是由別人在擦屁股大家若都聰明只做對自身有利或只求個人利益之事沒利益就敷衍公司團體企業請這些人是要幹嘛?若只有聰明人社會國家又怎會成形呢?那社會中怎會有"笨蛋"傻傻地老實做事?是誰才是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