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沙米 wrote:
很多大大建議我賣車,但是我們也是結婚了4年後才決定買車,考慮了很久才買的,車子確實是一筆大花費,前幾天才去1萬5公里保養花了3千9。有了車之後雖然只有六、日開,確實增加了許多便利性。以前去哪都是騎車、搭大眾交通工具、大包小包、轉車換車真的是滿累的,又考慮太太跟著我騎車風吹日晒雨打的冬天又很冷,這樣也過了四年多了,我才決定用頭期10萬,貸款50萬買一台60多萬的車,想說給太太輕鬆一點。所以賣車我好像很難走回頭路去賣車。
沒有什麼難不難回頭啦說真的
賺不夠多
就不要開60萬的車
6萬的車一樣可以遮風避雨啪啪造
車賣了換台個位數的二手車
你一年馬上省下十來萬
新車的殘值只會越來越低
你繳出去的貸款等於丟水裡
老二手車不想開了轉賣虧不了幾萬
窮人就是這樣玩的
供參考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只能在新北市租一個很普通的套房! 台北市更不用說了 15000~16000,
可能也只租到 四,五樓或頂樓加蓋 ,爬樓梯的套房.
我去年看了 100 多間租房, 行情我清楚 !
還有樓主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 ,怎麼追垃圾車 ?當然選大樓住呀!
食,衣,住,行, 我個人覺得食跟住最重要了!
除了上班加上通勤時間 ,我覺得一個人在家裏時間超過12 小時,
所以家的舒適很重要 ,結婚了,千萬不要住小套房.
那麼狹隘的空間 ,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夫妻也比較容易產生摩差.
假日沒出門,在家裡看看片子 ,喝喝茶,都是需要有點空間的.
以樓主夫妻的收入 ,租16000 絕不過分 ,二房一廳剛剛好 .
也不要租太遠 ,時間就是金錢,花在通勤上,太不乏算!
從別的地方省吧 ,以貴夫妻的收入 ,無法存到錢 ,確實不太好.
我也覺得孝親費太高了,不可跟雙方父母討論 ,少給點錢,
先把房子頭期款 節省下來嗎??
另外,做奌理財投資,存錢才會快 (當然選好標的)
還有台灣人很奇怪 ,喜歡外食,我看過一個早餐店的食物很難吃 ,還是天天排長龍.
不可以自己做嗎?? 盡量 不要外食 ,簡單煮食 ,也可美味,又省錢 ,又健康
好過外食 ,租套房 ,要煮食 ,真的比較困難.
不然有人用雙北的房租推估,有人用雙北以外的價格
結果有人說原PO租的價錢差不多,有人說租太貴。
PS. 敝人月收沒原PO家庭高,但我租的還比較貴,內湖比較有品質的社區管理大樓獨戶空間大的套房就是這樣價位,又要離公司近一些(沒養車也養不起,停車費月租沒個3000~5000可能還租不到),但這是我對住的要求,我認了XD(不排除有同品質且更便宜的物件,但我當時運氣不好沒找到,這類物件通常出現的時間不長)
個人拙見主要仍然是伙食費孝親費以及雜費(以其他您說老婆的物欲為主)看能不能減少,如果不能的話那就只能說現階段除了開源之外沒法了
車子可不賣(硬撐)或是賣了改買中古
另外,我認為結婚後起碼雙方都要拿出一定比例或金額做為家用,或是直接經濟共用體,而不是像原PO描述那樣,各人的錢各負責哪塊,用大水庫去看比較好。以家庭總收入來逐條扣除固定家用支出,若仍有盈餘則存入公共基金,但若盈餘很多時,夫妻雙方才再協議酌量保留自己私房錢。比例的部份需各自協議,但不是一開始就說誰負責什麼誰負責什麼,這樣感覺哪像個家庭共同體~
至於有些成功人士說都靠自己養老婆,老婆都不用工作等等,我善意的相信那些人士都十分能力出眾而不是幸運的精子或只是時勢造英雄。但一般平凡人如我或甚至如樓主,在無力大幅改善自己工作能力,無法做到真正開源時,更不可能離婚~那只好在現實環璄下先以節流做為考量。
卡沙米 wrote:
我看到了這篇新聞有...(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