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ichan wrote:
所以說郭台銘退休以後...(恕刪)
這跟人民公社又有甚麼關係?大家都領一樣本來就沒有錯~
管他是郭台銘還是李嘉誠...本來就不應該有區別!
而且他們本來就有自己的存款,存款利息也不是18%。
公務人員並沒有對國家有多做甚麼貢獻~
難道公務員就比較高級?
大家退休之後,都是同樣的那一條線,餓不死~
你要過得好,那退休前多賺一點,投資,那退休後就有30000退休金 + 很多錢!
如果不努力,或者想平淡過一生,那就30000,剛好餓不死!
你們不是缺一隻手,一隻腳,或者有其他殘疾,不需要政府補助你這麼多!
18%的歷史背景是因為當時相較之下公務人員薪水普遍比較低,且政府需要錢,才會鼓勵公務人員存款的一個零食性政策!
現在這個背景早就已經沒有了,造成社會之不公平本來就是政策造成!
既得利益者卻不願意把不合理福利恢復~~
你們要18%,自己去跟銀行談~不要讓納稅人幫你繳利息!
郭台銘也一樣,福利本來就應該要公平!
退休年金,還想比一般老闆性辛苦工作領得多!甚麼概念?
Lien201507 wrote:
你道聽塗說喔!18趴優存有限額,不是你想存多少就存多少!
貸款存優存簡直是胡說八道!別被有心人利用製造鬥爭。
「恩給制」的「一次退」18% 有上限,政務官沒上限。
公職退休金簡史
1.
起先是「恩給制」。
公職人員「不用繳任何費用」,退休時政府給一筆錢,而且享有優惠利率。
本來是利率加5成,後來自肥成最少18趴。
此機制都是「一次退」,沒有「月退」。
2.
1995年(民國84年)接續的是「共同提撥制」。
它改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撥繳費用,建立了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
它是基於「取之於軍公教人員,用之於軍公教人員」的概念(互助會),才有了「月退制」。
我們來看一則新聞:
以中校階級為例,在民國八十年就退伍的中校目前可領的月退俸約兩萬八千元,
加上軍保的優惠存款約八十到一百萬的十八趴利息,每月可加上一萬二到一萬五
,合計每月可領四萬到四萬三千元,但若動用優惠存款本金,每月只能乾領不到三萬元的月退俸。
https://tw.news.yahoo.com/%E9%80%80%E4%BC%8D%E5%BE%85%E9%81%87%E5%B7%AE%E5%BE%88%E5%A4%A7-%E5%B0%91%E6%A0%A1%E6%9C%88%E9%80%80%E4%BF%B8-%E8%90%AC%E5%A4%9A-%E5%B0%87%E5%AE%9810%E8%90%AC%E8%B5%B7%E8%B7%B3-213000871.html
這個新聞有3個重點:
1.民國80年退休
2.有18%
3.有月退
因為民國80年退休,屬「恩給制」時代,因此他理應只有「一筆退休金」以及「18%」。
根本不應該有「月退」。
網路上看過有人說他父親比民國80年更早退休,但是也是有「18%」、有「月退」。
民國84年之前退休的人,為什麼能領月退?
而且很容易就找到樣本,因此人數應該也不少。這裏面鐵定有問題。
因為有問題,所以姚立明、林濁水這樣說:
姚立明在電視上,以「小偷」批評軍公教退休制度,
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日前也形容,軍公教退撫制度制
訂過程非常「髒」,軍公教退撫制度的建立,是以減
少國庫支出之名行從國庫污錢之實。
「從國庫污錢」 軍公教退撫制度挨批
林濁水並且點名前考試院長孔德成和銓敘部長陳桂華
,在1992年制定退撫制度時,銓敘部的高官和即將退
職的老立委勾結好,在立法院通過法案,一方面給老立
委可以依18%優惠利率領息的600萬退職金,一方面給
所謂年資跨1995年新舊制的高階公務員弄出世界上最
複雜的退休金計算公式,讓他們比1995年前就退休和
1995年後才進入公家服務的軍公教領到多6成的退休
金。
http://www.storm.mg/article/159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