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先天的劣勢,
在競爭激烈的電子產業,
剩下的就是勤奮的工程師與新鮮的肝,
縮短交期、各種cost down、更快打入市場的產品等等,
過去就是靠這一點,才慢慢打出天下。
一間小電子公司燒錢都來不及了,
哪裡有多餘的資金/獎金拿出來吸引人才或讓工程師拼命?
當然只能印股票、畫大餅,
而買單的人也還真的不乏其人,
拼著拼著說不定真的撐到股票上市,一切都值得了。
分紅費用化某種程度上,
我覺得就是股東看公司印股票印得很爽,
工程師拿了幾百萬而股東分不了一口湯,
最後就推出這個制度,
表面上當然是公平了,原本希望雨露均沾,
無奈的是台灣的電子產業本質上並沒有那麼強,
少了賣命工作的員工,競爭力下降,利潤減少,
最後都沒有人賺到。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