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費用化」 導致 科技業落寞 ?

分紅費用化之後~~
幾乎沒幾家發的好了~~
MTK也是越發越爛~~ 你說還有誰發的好?
你沒獎勵~ 預期員工會賣命? 傻的勒~~~
長久以後就是科技業越來越落寞~
大家生活越來越正常~~~ XDD


想以前我們工警衛都是九點半來問:"還有人在上班嗎?" (要關燈)
現在七點半就來問了~~~ XDD

vistac wrote:
別說什麼人家是國營、又有政府撐腰等話(恕刪)




很抱欠 事實就是這句話 "別說什麼人家是國營、又有政府撐腰等話"

中興 華為 就是因為這樣才強大的

什麼別說這種話 這就是事實
小孟孟566 wrote:
重點不在於分紅費用化,而是企業經營者的經營心態! 是否甘願發獎勵(現金、股票)出來,並列在財報支出項目

過去發股票,跟財報無關,隨便他發,反正全股東吸收,不關他的事,也不關他的經營績效(EPS)


基本上所有老闆都不甘願從自己口袋拿錢出來發紅利的

科技業落沒若是因為這原因

那足見臺灣科技業的老闆們賺的錢進自己口袋,員工分不到, 小鼻小眼,不留人才,自做自受

venderson wrote:
很抱欠 事實就是這句話 "別說什麼人家是國營、又有政府撐腰等話"

中興 華為 就是因為這樣才強大的

什麼別說這種話 這就是事實

就算給他們跟華為、中興的錢一樣做不起來啦
到現在大概也是欠一屁股債
要全民買單啦

試問從以前到現在
政府補助的企業
除了台積電外
哪一家不是到後面五鬼運財搬光光的
我只知道我公司在分紅費用化後
加班的人愈來愈少
和主管吵架的人愈來愈多
想為公司賣肝賣命的人只剩主管級
這個命題有點奇怪, 現在不是不能分紅, 只是要載明供投資人看吧? 留人才本來就該花錢.

台灣很多老闆很短視我不否認, 但如果分紅就能讓競爭力跟股價都回來老闆真的會省這些嗎?

台灣內需市場小、代工路線起家、技術深度不足,
這些都是先天的劣勢,
在競爭激烈的電子產業,
剩下的就是勤奮的工程師與新鮮的肝,
縮短交期、各種cost down、更快打入市場的產品等等,
過去就是靠這一點,才慢慢打出天下。

一間小電子公司燒錢都來不及了,
哪裡有多餘的資金/獎金拿出來吸引人才或讓工程師拼命?
當然只能印股票、畫大餅,
而買單的人也還真的不乏其人,
拼著拼著說不定真的撐到股票上市,一切都值得了。

分紅費用化某種程度上,
我覺得就是股東看公司印股票印得很爽,
工程師拿了幾百萬而股東分不了一口湯,
最後就推出這個制度,
表面上當然是公平了,原本希望雨露均沾,
無奈的是台灣的電子產業本質上並沒有那麼強,
少了賣命工作的員工,競爭力下降,利潤減少,
最後都沒有人賺到。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真有趣,大家都在說台灣只會做代工,沒有前途,現在卻一堆人不知哪來的信心,大聲的說當年只要繼續給我們股票,台灣這些電子代工就不會沒落?
chinshentw wrote:
台灣很多老闆很短視我不否認, 但如果分紅就能讓競爭力跟股價都回來老闆真的會省這些嗎?...(恕刪)


有時候不是省不省錢,而是根本花不起這個錢,
景氣上上下下,賠錢時沒有分紅,賺錢時又擔心下一年的狀況,也只能省點兒分。
和這個比起來,
分紅費用化之前,
不管有賺沒賺,股票照印照發,有夢最美,
工程師領了滿手的股票,儘管一時無法變現,
但仍然有人願意繼續留在公司、繼續工作到晚晚晚,
人才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有點悲哀,但也是事實。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Arch.Gabriel wrote:
現在卻一堆人不知哪來的信心,大聲的說當年只要繼續給我們股票,台灣這些電子代工就不會沒落?
...(恕刪)


公司不能合法印鈔票,
但印股票再加上一些操作手法,某種程度上也跟印鈔票差不多了,
當年就是這樣產生更多的鈔票或金流進入市場,就跟美國QE一樣,
跟著也帶動一些其它面相的消費。

當然過去是過去,
要再走回頭路是不可能的了。
你也可以說過去發股票的時代,造就了電子業的榮景,
卻也讓部分電子公司繼續沉迷於代工而忽略了品牌或技術力的重要,
費用化之後,當然原形畢露,
既已原形畢露,想走回頭路,它印的股票也就沒人買單了。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