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SI)的正職系統工程師 Vs 外商銀行約聘系統工程師

dickensking wrote:
我會選SI的正職工程師

原因首先,台灣現在根本沒幾間真正的外商公司

銀行業個人不是很了解

其他大部分都嘛是掛外商頭銜

實質上根本沒有真正外商的福利和制度

如果你還會猶豫和考慮

可見這外商公司也沒什麼特別的福利

真正的外商公司開出來的福利

是你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做出選擇的笑

而你進到外商公司後

英文會變好嗎?

如果進去後還是一直講中文

偶而來個英文信

也是一直靠Google翻譯

那麼就算你下次換工作

人家來個英文面試

一樣是掛點




其實就像您說的,如果福利跟制度這麼好 我幹嘛還發文

但您沒有意識到一點的是,

在約聘人員之中,並不享有的公司的福利制度,

所以取而代之的是必須要努力地成為正職員工,

當然 福利當然好,但那些福利 我沒有打出來的原因是

當初面試的時候談的是"正職" 但現在給予的是約聘

自然當初談的福利就不會在此給予,

但我個人認為,不能只重視眼前的利益,

而是要看到三五年後,不管是對於公司或是自己的發展

這才是我所在意的,小公司或許也有出頭天的機會,


另外您有提到的,關於進入了外商公司 英文就會變好嗎?

其實這個問題 很簡單,

師傅帶進門、修行看個人。

其實不管是我們以前在學校讀書,或是在職場上工作都是如此

同樣是做SI,為什麼有的工程師如此出色,

有些人明明是工程師,你問他專業領域的事情,

卻一問三不知,甚至胡亂回答?

這代表著,你對於你的工作 你的學習 投入的多少的心力,

而並非只是我進入了一個環境,我就會變成那種人,

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努力,

就算是把你丟在美國,你的英文真的就會變好?

不可否認的是環境會逼迫你學習與成長,

但如果你不願意花時間去學習,那你的成長也是侷限於你所觸碰到的事物。

這是我個人的認知。

最後謝謝您的提點。

CYqwe wrote:
要看你要的是啥 ? 要是我 我會去外商

原因 :

就工作skill 而言 :

你絕對會學到小公司&你以前從沒看過的設備 . 但前題是你願不願意去學 ,小公司很少能做到global account 的business . 在外商的IT 機房裡 l 你會發現全球知名的品牌設備都在裡面 , 因為外商對IT 設備從來花錢不手軟 , 他們的採購思維跟本土企業思維不同 , 他們寧願多花錢去買好設備也不願意去浪費人力去找secend solution . 因人力價值> 設備價值 .

就職場生捱而言 :

除非是公務員 , 否則沒人能保證是否能在一家公司待多久 , 就IT 產業人才需求而言要的就是比經驗跟誰摸的設備多 . 小公司的客戶很少會有大咖客戶 ,即使有也很難做到客戶端的重要設備. 原因在於大客戶會看你這家公司的規模跟人才 , 它們會做風險評估 .

所以即使你選了外商工做一年後不再續約 , 你再找工作時 你有外商background 後 會很快再找到工作 , 但如果你的background 是家小公司那就不一定了 , 因社會就是這樣 . 要的就是誰的經歷豐富 .

就pay 跟福利而言 :

外商公司絕對會比小公司好很多 .



以上供你參考




我想要的是有目標的成長與實踐計畫,

如同大大所言,也提醒了我,

在設備方面,大公司的設備絕對會比小公司來的多

且可能都是較新的資訊產品,

題外話Secend是不是拼錯了 應該是Second.



您的所言,讓我有了一些想法,

我也相信,就算是以約聘進入外商,

也並不是人人想進外商就可以進入,

既然有這個入場卷,就算不是最優渥的條件

我還是想要把握這個機會,

畢竟我知道我自己確實有不足於其他更優秀面試者的資歷與語言能力

在種種的情況下,主管方面還是想要錄取我,

但是礙於我語言的能力,討論是否能先以約聘的部份去聘請,

我相信對我本身也是有一定的肯定,

自己也會繼續加油,希望能夠做出成績,真的有成長進步

才有資格去談是否有升為正職的資格 對吧^^"



最後謝謝您的提點。
版大 我強烈建議外商銀行約聘系統工程師 (美系最好 歐系次之 日系就算了)
1. Multi-National working environment 是難得的挑戰與經驗, 不要去想語言的問題, 進去後只要表現積極努力, 會慢慢的發現許多本土企業沒有的迷人之處, 特別是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事一起conference call 然後想辦法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提案.
2. 工作環境真的比較人性化, 也較會尊重人, 即使位階很低或非正職.

在美商軟硬體及銀行擔任系統管理超過十年以上的感想.
其實工作怎麼選,有時真的很難講
因為現實情況,都會和自己預想的有落差~~~
或許像大家說的,外商比較好,但真的嗎??
約聘真的有可能升正職嗎?
我之前在國內知名IDC做機房人員,一開始進去是派遺
主管也是一直說,做的好能升正職
結果真的有升嗎?有...大約我進去後,過了5年,才有人升正職(那時我早已離職)
而升的人在裏面原本就已經幹了,3~4年
等於過了8年,因為機房擴建又有正職的需求,才能升的
畫餅是每間公司都會畫的,吃不吃的到,就自己判斷了~~

unl7911 wrote:
版大 我強烈建議外商銀行約聘系統工程師 (美系最好 歐系次之 日系就算了)
1. Multi-National working environment 是難得的挑戰與經驗, 不要去想語言的問題, 進去後只要表現積極努力, 會慢慢的發現許多本土企業沒有的迷人之處, 特別是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事一起conference call 然後想辦法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提案.
2. 工作環境真的比較人性化, 也較會尊重人, 即使位階很低或非正職.

在美商軟硬體及銀行擔任系統管理超過十年以上的感想.


1.大大為什麼會說日系就算了?

但其實這家銀行的總公司是在新加坡,好像不是純日商. 是全球的企業.

關於您提到的conference call,其實這點我還瞞擔心的

因為在面試的時候,主管也有提到說 以後會有conference call,

英文能力不足的話,聽不懂 多少會有些影響.

但在短期間內,我要怎麼去精進自己的英語能力,這個我也瞞煩惱的

雖然他們說給我一年的時候,但我覺得 想要在短期內有極大的進步,

不然不管是office環境、Outlook信件、conference call都會有英文的接觸,

這方面要如何有效地去進步呢?


2. 這方面我有體會到, 因為我面試的時候 在門口有遇到他們的員工(日本人)

他也是很熱心地看我在門口等待,主動詢問我怎麼了,

我表達了來意之後 也是笑笑地請我稍等一下,去請人資的同仁來接待(她不是人資的同仁)

感覺還挺好的. 對於往後的工作經歷,感覺也會有不同的接觸。



謝謝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供我參考.

蘭陽橋鄉村別墅 wrote:
其實工作怎麼選,有時真的很難講
因為現實情況,都會和自己預想的有落差~~~
或許像大家說的,外商比較好,但真的嗎??
約聘真的有可能升正職嗎?
我之前在國內知名IDC做機房人員,一開始進去是派遺
主管也是一直說,做的好能升正職
結果真的有升嗎?有...大約我進去後,過了5年,才有人升正職(那時我早已離職)
而升的人在裏面原本就已經幹了,3~4年
等於過了8年,因為機房擴建又有正職的需求,才能升的
畫餅是每間公司都會畫的,吃不吃的到,就自己判斷了~~



關於IDC機房人員的部分,

其實我之前也是有機會去一家很大間的公司做IDC人員.

當時我也是很期待,加上友人幫助,

友人給我的建言是,不管如何 有缺就是先去佔位子,

在大公司 待久了就會有升遷的機會(表現不錯的話)


當然 他給予的IDC機房人員是正職的位子

其實他也說 有機會可以讓我做SE,只是時間點慢了(被人捷足先登)

但我後來還是自己先去面試了一些工作,

因為我不太希望自己是走後門進入某間大公司,

雖然很多人跟我說,很多大公司 不靠走後門,很難入正職,

或許是實話,但我覺得有些經歷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 才會珍惜,努力奮鬥,

當然我也很謝謝那位友人,提供我這樣的機會,

只是對於IDC機房人員,未來的路 好像就是跳到其他的部門 (如SE之類的)

好處是可以賺較多的錢(因為要輪班 趁年輕)。

壞處是學到的東西可能沒有在SI的公司來的多。

謝謝您提供的意見^^。

rvso wrote:
關於IDC機房人員的...(恕刪)


基本上我覺得在職場上,主要是三種東西,自己的能力,人際關係,運氣

自己的能力最重要,有實力不怕找不到工作,有實力不怕被淘汰,但找不找的到好工作,又是另一回事

人際關係也很重要,內部對同事、主管、老闆彼此間的應對關係,必竟和上面打好關係,機會來時才比較有可能讓你吃的到,而對外部也是要經營的,圈子待久了有時會出現自己公司有好職缺會互相介紹(挖角)
這些職缺都不會出現在104上面,但這些缺基本上都很不錯,如果沒有工作缺,也可以和同業收吸情報知道業界行情和標準
另外你看有些人明明工作能力普普,可是因為和上面關係很好,在公司裏就很吃的開
當然如果你是皇親國舅型的,更不用說,關係在職場裏太重要了
有些人會很做事,但不會做人,往往都會吃虧

最後是運氣,職場的機運很難講,有時難免就是很屎,有時運氣就很好
我曾經到東部一間知名鋼鐵公司幹MIS,公司很賺錢,條件各方面都還不錯
但短短幾小時的面試,你是無法知道所屬單位的實際情況以及公司的文化和制度
進去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單位內鬥的很厲害,剛到任沒多久的菜主管和老鳥在互鬥
結果上班第二天,面試我的主管就說他要離職了
而我因為是該主管面試進來的,被歸為他的人馬,我也受到老鳥的排擠~~
後來老鳥升成我上面的主管,自然我也沒好日子過
很快的我也就離職了~~
這些就是無法預料的事,機運上的問題~~~
在真正的外商有點像特種部隊的味道. 不能有太多的顧慮或自卑感. 老闆有事時, 只能派你去衝鋒陷陣, 即使你不擅長, 也必須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充實自我高度成長, 遇到麻煩阻礙時, 能夠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讓整個團隊繼續前進, 無形中給人專業想要與您共事的感覺.
您可以擔心任務過程中會有那些問題, 因為你有責任感, 但接下來呢? 你還是要靠自己想辦法克服它. 從克服的過程中去學習, 去成長, 那才是最真的. 如此高度磨練的環境, 常是許多本土公司所無法提供的.
還有, 它在許多制度層面上的規劃與制訂, 為了妥善管理協調跨國人員與環境, 也有許多讓人學習參考的.

不過, 重點是, 它是真正的外商, 還是表裡不一的外商, 則有待您智慧的去判斷.

我之所以不太建議日商是因為他們的做事風格太保守. 此外, 長幼倫理觀念很重. 在美商, 只要有充分的數據, 一位非主管職員可以在會議中對亞洲區總裁提出不同的看法. 完全不會被人誤以為不禮貌. 但在日商, 好像不太可能吧!
個人當然是不清楚正職之後你能談到什麼樣的福利

以個人所知一真正外商公司的約聘人員本薪就已經遠高於台灣相同職位的薪資

當然正職人員另當別論更不用多說了

所以我才說,你還需要思考

那根本就是不用思考

外商公司對於你未來履歷的加分作用

個人的經驗是相當有限

應該說除非你是Intel,微軟,Google,TI出來

這些公司出來

否則我是相當懷疑現在的公司對從前的工作經驗會有什麼感覺

要因為約聘人員所以得接受較差的福利和薪資

個人是不會接受的

待個一年沒轉正職,再離職找工作

你要如何跟面試官解釋?

唬爛待了一年沒機會所以閃人

還是說能力不夠,公司不給轉正職所以閃人

以面試官來說

一個工作撐不久的殺傷力遠大於你從哪裡離職

若我是面試官

你從Google一年就離職

我也不敢貿然錄用你

至於你有什麼學習能力,多認真

那更是跟這些議題完全不相關

所以也不必多提

我的經驗和結論的就是,外商公司對個人履歷幾乎沒有加分作用

不如早點進SI,認認真真的待著等升遷

一邊加強你的語文

等日後有好的機會再說

怎麼選擇

看你自己囉


(外商銀行)約聘系統工程師 +1
這份缺如果像你所說的原本就是正職的職位,
那你待滿一年升正職的機率很高了,
反過來如果本來就是約聘的,
那要升正職就很困難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