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中時我很喜歡歷史 不管是 世界史 中國史 台灣史 原本想從事類似的工作
可是除了老師之外 我就想不到 這歷史專業還有甚麼出路 只好放棄"
未能堅持自己信念,去解開生命疑惑的人,只是個遊魂罷了。你還年輕,多摸索任何自己有興趣的事。
2. "男生讀商 沒頭路"
根本是屁話,而你居然毫不思索的就相信了。這使我對你的思考能力存疑。可以多用用你的腦袋去分析事情嗎。反向思考一下,你看到的商人都是女的?怎可能。
再舉個反例,凡是到中東的業務大部分都會派男生,因為女生到那邊就要遵守許多伊斯蘭教對女人的限制,比如包頭巾還是不能碰伊斯蘭教徒屍體的禁忌。在這種對性別仍有區分的地方也只好入境隨俗。較好的方法當然是派男生去談生意較方便打入市場。
3. "好像設計類的東西在台灣
幾乎不好找工作 也不受尊重"
由以上內容可見,你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也沒去尋求問題的答案。我想是懶惰或是不知如何使用腦了,只會一味相信別人的說法。
凡是眼睛所見都可以是設計的範圍。那又要看你專攻的是平面,是什麼行業的設計,是何種物品,還是工業造型的產品,而且材料的運用又讓設計千變萬化。看看DPI雜誌你就會發現居然有人把吸管捲起來作成蘊含驚奇美感的畫,她是某位歐洲藝術家。
台灣現在設計市場很蓬勃,闖出一片天的人不在少數。多去認識真實的情況吧。
認真回答你的問題:
等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科系還有很多別的出路,只要你學過那方面的技能。
在美國大一是不分系的,他們有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人生的每個階段你對未來想作的職業可能都會有新的想法的。搜索人生的志趣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像一條河匯流的過程。終點是海。
成功是屬於堅持的人。當有實力後,你還需要一點運氣去站上自己的舞台,然後站穩自己的舞台。
不過我想你的問題根本不是工作和興趣或科系之間有關沒關,而是在於如何避免被別人三兩句牽著鼻子走。
絕大部分的人工作都是為了填飽肚子,(興趣 = 工作 = 所學)幾乎是天方夜譚,即便是真的運氣好找到了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當興趣成為工作(加上了壓力)之後,就再也不興趣了
在學校的時期是屬於通才教育,即便是技職科系,我認為也是通才教育,只不過是先以工科為主題的通才教育而已,以後會往哪發展,不知道、也不限縮
這時候人格和個性、才幹的養成會一直變化,雖然是正在讀工科,但是還仍舊是楚於了解社會和了解自己的階段中,前途都會有改變,而且有著無限變化
甚至有很多人都是出社會後幾年,才踏上自己終身的職志(也就是人生中從事最久的那一個行業)
在這之前(我認為是大概30歲),都是仍充滿變化的,所以現在高中時期對未來會迷惘,是在正常也不過的了,但這並不代表你就不需為此煩惱,現在就要一直觀察並且依照自己的情況,適時修正努力的方向
NANSTE wrote:
等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科系還有很多別的出路,只要你學過那方面的技能。
在美國大一是不分系的,他們有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人生的每個階段你對未來想作的職業可能都會有新的想法的。搜索人生的志趣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像一條河匯流的過程。終點是海。
成功是屬於堅持的人。當有實力後,你還需要一點運氣去站上自己的舞台,然後站穩自己的舞台。
不過我想你的問題根本不是工作和興趣或科系之間有關沒關,而是在於如何避免被別人三兩句牽著鼻子走。
謝謝大大的建議
但我想我最大問題是
不能確定我的興趣和這興趣能不能當飯吃
Ayoomi wrote:
設計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 一踏入就是永遠的修羅場 一定要真心喜歡才有辦法支撐
真的
我姊夫是室內設計師 他也說不建議跳進這坑 除非很有堅持
CWC20030205 wrote:
甚至有很多人都是出社會後幾年,才踏上自己終身的職志(也就是人生中從事最久的那一個行業)
在這之前(我認為是大概30歲),都是仍充滿變化的,所以現在高中時期對未來會迷惘,是在正常也不過的了,但這並不代表你就不需為此煩惱,現在就要一直觀察並且依照自己的情況,適時修正努力的方向
謝謝大大經驗
不斷修正方向啊...
towwwwer wrote:
很多時候不是思考就有用,你在這一行就會了解
台灣設計業不受尊重,是普遍性的事實
即使有少數業者會受尊重(其實也是靠挑選客戶得到的),這也改變不了市場態度
我實在不懂你砲樓主的基礎信心在哪裡?
大大不用激動
每個人看見的面都不一樣
這才需要討論啊
也謝謝大大的經驗
Moses5222 wrote:
不管多久時間都喜歡下去
才叫做興趣吧
我的興趣一直都在啊
像學校不教歷史了
我自己還是會讀這方面的書籍之類的
只是我不確定這興趣能當飯吃嗎
snack01 wrote:
公務人員
大大不會感到無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