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問題:新鮮人起薪 南韓多我國3倍?

farastein wrote:
不算唬爛吧,他們均富,呆丸是M型化,
所以差距就那麼大啦。我記得阿扁時代就吵過這麼話題了,
那時候他們七萬台灣還有三萬,現在只剩22k,真是令人不禁唏噓。

既然是M型,那你說的那個22K是指甚麼?
我真的不知道22K現在成為大學生的"平均起薪"了....

這種報導每隔一陣子就會出來,以前是拿中國,現在換拿韓國,
但稍微想一下就知道這種比較不能直接用匯率換算,
看看美國或者日本就知道了,
這裡兩個國家的薪資絕對高過台灣,但他們的物價消費水準也是高過台灣,
簡單講,錢比較多是事實,但消費後要給出去的錢也比較多!

ps.其實還要看稅跟其他保險之類的影響!
奴隸銀行亂編的新聞大家也信?

韓國的起薪水準並沒有這麼高

去澳洲打工的, 不只有台勞而已, 韓勞也是不少

如果韓國那麼好生活, 就不必去澳洲當韓勞了
我試著用EXCEL跑一下,他們的底層大概領多少
唉~~~~

日子真不好過。

farastein wrote:
那時候他們七萬台灣還有三萬,現在只剩22k,真是令人不禁唏噓。

台灣的平均起薪沒什麼改變,當年沒有3萬這麼高,現在也不是22k。

han172189 wrote:
台灣的平均起薪沒什麼改變,當年沒有3萬這麼高,現在也不是22k。


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
青年窮忙 30歲以下 63%月薪不到3萬

http://tw.news.yahoo.com/%E9%9D%92%E5%B9%B4%E7%AA%AE%E5%BF%99-30%E6%AD%B2%E4%BB%A5%E4%B8%8B-63-%E6%9C%88%E8%96%AA%E4%B8%8D%E5%88%B03%E8%90%AC-203526801.html

薪資倒退十幾年,也是政府主計處公佈的數據

就算不是22K,也不會好到哪去, 24K很好嗎? 28K很棒嗎? 有超過六成的人30歲都還沒三萬收入呢

sohopro wrote:
20 年前我大學畢業時, 30K 是低標, 碩士畢業大約 40K
是的, 大學畢業生的低標行情就是月薪三萬, 年薪 14 個月
企業招募新人時, 往往都會強調保障年終至少兩個月

不要在這裡唬爛!

快20年前,園區的碩士起薪大約40k左右,什麼時候變成一般行業碩士的起薪了?
保障年薪14個月也是園區或相關產業才有,一般行業什麼時候變成常態了?

tracer1000 wrote:
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恕刪)

我只是要表達正確的數據!

印象中這十幾年來,大學生的起薪大概在25k多到27k多浮動,
實質薪資高低要面對通膨和大學生暴增兩個變數。
han172189 wrote:
我只是要表達正確的數據!

印象中這十幾年來,大學生的起薪大概在25k多到27k多浮動,
實質薪資高低要面對通膨和大學生暴增兩個變數。



這講的是事實,不過就企業的角度而言,並不是如此

過去28K不用提供健保和勞退提撥

而且以前28K的大學生是就業人口前10%的素質 (高中30% * 大學30%),工時是44小時

現在28K(企業要付30K以上)找到的是50%的素質,30K(企業要付33K以上)以上才有前10%的素質,工時是40小時

企業付出的成本多了很多,拿到人才素質和人力工時的卻都變少了。


其實現在所謂大學生拿22K 應該解讀成高中畢業拿22K

碩士35K應該解讀成大學畢業拿35K

以上類推

大學(其實是高中)拿22K的其實也不用抱怨,雖然沒有加薪,但因為有健保,

你們奉養父母的責任也輕了許多,不然以過去的制度,父母一生病

高中畢業的人,要負擔一筆大額的醫藥費,那可能會是你一輩子都很難翻身的債

以前沒有國民年金,28K還要上繳5K~10K給父母,自己老了也沒有保障

現在政府和企業強制幫你保了險,免得你自己花光光,其實也不錯

在多了這些福利的情況下,還要說薪資二十年沒漲,其實也沒道理







過去工廠及公司很多職務
起薪都是貼著最低基本薪資在走的

比如16500~18780元,這個是我有印象的最低基本薪資
這些職務當時述求的對象是國中畢,高中職畢
大學生進入後,可能直接是管理職

以一個大學生領35000元,管理4個領18780的作業員
這五個人的平均薪資剛好就22024元

現在呢,一樣的產線,一樣的職務,該開多少錢?

而誰在領20000元不到的薪資,大部份就是一些動輒被指責坐擁資源的4年級,5年級,還有6年級初段班



另外,我補充一樣支出
6%的勞工退休金,這個可是很多企業主本來認定不用付的支出項目…
談20年前的大學生如何,20年後的大學生如何啊
約20年前我考大學時,社會組100人錄取35人,自然組錄取60人,但自然組難讀
那個年代稱大學聯考窄門,很多人在南陽街2年才考上
更別提我高中考北聯時,省中是100個人錄取13個人,剩下的人去私立學校、高職、五專或是去當學徒了
教改廣設大學,就像美國日本印鈔票會貶值,你李遠哲爛印學歷怎麼大學文憑不會貶值呢?
現在的年輕人實際上的壓力並沒減少,因為讀得如果是8分大學野雞大學就是沒什麼好工作
當然想混的人要混個頭銜容易多了,社會新聞得那些犯人,動不動男大學生女大學生的
我不清楚南韓有沒有跟台灣一樣,一堆不敢當學生,學生字母都背不出來的大學?
如果要拿南韓500大、20年前竹科的薪水來說現在22K的年輕人很苦,未免太煽情了
現在的年輕人從小就是生長在一個比較富裕的環境,受比較好的福利和對待
剛就業沒經驗薪水低一點很本很正常,只要願意努力誰說永遠會22K
台灣苦的是不上不下的中年小主管,月薪不高昇不上去被老闆定還要管下屬的,還得養家
我一月9萬,38歲,但要我變成23歲22K
我換,我有把握到38歲我賺的更多
青春就是本錢
重點是年青人要不要善用還是揮霍他們青年到中年的時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