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第二條第三款:「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
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
給與均屬之。」

所以只要符合{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經常性給與}就可以視為工資的部分。
現在很多公司都故意把薪資拆的很複雜,可是其實只要符合上訴兩點就是你的工資了。
所以基本工資也是這樣算的,只要總額超過,那就符合基本工資的規定。
這指的是兩周84小時的工時基準。
所以,是不是有超過22K,我覺得也要這樣算才公平。不能純粹只看底薪。

另外很多人會忽略的,就是退休金的計算,是用你的總薪資下去算,也就是含加班費及各種經常性給予的獎金喔。所以什麼績效獎金,工作獎金,輪班津貼....都算。可是例如母親節公司突然加發5000元獎金,因為不是經常性的,屬於恩惠性給予,所以就不算了。

為什麼我會這麼提呢?因為最近公司剛被退休員工告贏,加班費也算薪資部分,也要列入退休金計算的,提撥時也要納入。
剛出社會的時候,到處求職,其中愛之味給我開23500元,面試完還跟我說你覺得大學生有25000的價值嗎?不到十年,我不是業務但是薪水已經超過這個很多,所以剛開始低不是低,要努力找方向跟位置才能有合理的薪資,一直抱怨也改變不了什麼。
ARM2402 wrote:
https://tw...(恕刪)

yahoo 算那根蔥???

勞動局表示,基本薪資是指工作獲得的報酬以及經常性的給予,因此加上經常性津貼,只要有超過就不算違法。




皮日休 wrote:
有待過作業員都知道自...(恕刪)


你待過的那間有問題....

除非月領五萬年薪近百萬的作業員才需要這樣做....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那算退休金時津貼要不要算進來? 退休時可不負責吃飯及上班交通, 還是你退休後也會天天到公司報到?
大家太被字面上的定義給絆住了
來這裡幫忙釋義

所謂的薪資 在勞基法內提到"工資"
簡單來說
只要勞工提供勞務所獲得的"經常性"報酬均屬之
所謂的經常性
就是如果你每個月都會固定得到相同金額的報酬項目
那就可以被歸類於工資
打個比方 如果你每個月都獲得2,000元的交通津貼
那麼這就算是你的工資 也就是應該算在你的薪水內

簡單舉例 如果你的老闆 給你的薪資條上
每個月都是 底薪19,500+伙食2,000+交通2,000=23,500
那麼 你的薪資應該視為23,500 而非19,500
勞保級距就應該以24,000元這個級距下去加保
相對的 勞退與資遣.退休金 也應該以這種標準下去計算

另外大家會發現自己的薪資條通常會有1,800元伙食費的項目
其實這是因為這一部份 列為免稅項目
所以會獨立列出來 但如果在算經常性薪資的時候
這個部份還是算在內
看那幾個要打郭老闆臉的人

報出來的薪資條都反被打臉

就知道其實有的大學生領22k真的是太多
其實重點不是22K還是26K..
最令人訝異的是為何大學畢業要當作業員..
要當作業員高中畢業就可以當了
又何必要多花四年時間浪費國家資源跟父母栽培?

郭董真的要避開這議題很簡單..把做作業員的大學生都資遣掉就沒問題了吧..

owenwang2010 wrote:
其實重點不是22K還是26K..
最令人訝異的是為何大學畢業要當作業員..

真的,這才是重點

每次去大陸工廠看到小朋友作業員也不過國中畢業

在上海包吃包住一個月還能領三四千人民幣

打鐘馬上就下班了,花最多時間是在過安檢排隊

存下來的錢還比台灣大學作業員高,何必浪費錢去念大學

ARM2402 wrote:
Yahoo 不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嗎...(恕刪)


Yahoo?

我是沒有點進去看啦,不過我想應該是Yahoo知識+上頭的回應~

個人覺得:這檔子事還是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的來說比較妥當~



baby_kiki wrote:
我是覺得現在年輕人不知在想什麼...我7開頭的,那時我高職畢業...(恕刪)


小心~

等等會有些年輕人跳出來說你在炫耀喔~


不過個人倒是蠻認同你的論點的啦~



皮日休 wrote:
...(恕刪)作業員除了要會組裝,還要兼職當批改老師?!
我是沒看過有作業員能準時下班的


哪家的作業員哪?

這樣的作業員還只有22K?

這樣的工程師又領多少咧?~



ARM2402 wrote:
我們台灣的老闆需求的人材是必須得過諾貝爾獎,但是月薪只能給22K.
你說國立大學能幾 k?


原來我們這些工地現場小監工通通比人才還要人才耶~

老闆請到我們真的是賺到了~
悲酥清風 wrote:

owenwang2010 wrote:
其實重點不是22K還是26K..
最令人訝異的是為何大學畢業要當作業員...(恕刪)


真的,這才是重點每次...(恕刪)


話不能這樣講~

意思就是說這樣子講話很不好~


換句話來說~

先求有再求好不是一直被當作 "奴化洗腦" 的口號? -- 儘管我自己壓根兒不這麼想~

如果我們一直看不慣現在的大學生自以為是大學畢業生,所以對工作挑三揀四的那種態度,那我們又怎麼能夠批評願意從作業員幹起的大學畢業生?

不覺得這根本自相矛盾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