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還是不懂教育與工作的關聯性.......

問題是由誰來決定誰是"菁英"誰是平民,所謂菁英教育講得很好聽"因材施教"云云
不過最直接的受益著都是"菁英"階級跟貴族階級,雖然整體來講對一般人也是有優點,也未必一定不好。
不過事情都是有代價的,比如說你要"因材施教"就要接受連家或是郭家,蔡家,王家,辜家一家大概都是建中,台大畢業的

還有你大概沒完全看懂我引用的古文,"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的意思是說:所謂帝王將相,有這個血統嗎?"種"這個地方不是指天生能力,而是比較類似"血統"的意思。
如果你覺得有的話,我國就應該人為劃分兩個階級:統治跟被統治階級,兩個階級受不同教育,出來找不同工作,當然薪水也不一樣,就像日據時代台灣人跟日本人關係一樣。

FCW KHH wrote:
本來就有種好嗎? 你...(恕刪)
教育裡【理論上】是不該有"貴族","平民"這種劃分的
如果你覺得這種劃分有理,那等於就承認連勝文的小孩,郭董的小孩,辜仲諒的小孩"天生"就比你家小孩優秀。


bobbycomboy wrote:
感覺不出台灣是菁英教...(恕刪)
很多人傻傻笨笨的喔
如果說把資源集中是菁英教育,那台灣產業發展獨惠電子業怎沒人出來批評
把教育資源集中普通高中,為的就是未來銜接大學,
能多培養出能投入像電機、生技、會計、金融brabra的人力
他們才是國家以後創造外匯的依靠

至於其他人,說實在各科基礎知識到國中就好
如高中數學教到三角函數,百分之九十的人以後也不會用到
又如高中國文,學你媽背了四十篇古文,除非你回學校教書,百分之百的人以後不會用到

所以說什麼核心知識根本就是在豪小,出社會後
非本專業的話,學科上根本國中基礎掌握就好,更別說版上一定一堆人已經忘記國中教什麼了

一個連國中自然課本都拿不起來的人,跟我講核心知識? 豪洨


bobbycomboy wrote:
感覺不出台灣是菁英教...(恕刪)


我不是很清楚印度的教育方式。
但在台灣絕對有足夠的教育資源 讓大家唸完高中
菁英在每個人的眼中 認定不同
你認為吳寶春算不算菁英? 他也不是名校畢業的吧
做麵包需要跟著師傅學還是跟著教授學?
修汽車需要在工廠學還是在研究所學?
我不認為沒唸書就無法成為菁英 很多人還是被儒家思想框架所束縛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是很難避免的
但若是強者能變得更強 對國家更有貢獻
才能帶起國家的經濟阿

davish wrote:
問題是由誰來決定誰是...(恕刪)


因材施教當然是由你在學校的表現來決定阿,和你家有多少錢一點關係也沒有,在這方面台灣要比其他國家公平的多,在國外很多名校只要有錢都可以進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商人會把小孩送出國。因為他們在台灣很難唸到名校。而且他們只花自己的錢,又不是花國家的錢。

我對"種"的認定是"天生註定",所以我把天分也算進去。你的解讀是會比較接近原文
我純粹就探討個人能力與天份的部分,這個和出身是完全沒關係的。我很訝異你從哪段文章看出來我說有錢有權人生來比較高貴?

Junodidi wrote:
樓主的想法很理想,但...(恕刪)


其實台灣現在的狀況要比以前好,至少有採取加權計分的策略,在某些科系數學的比重就沒那麼重。
我也當過老師 所以很能體會你的想法
就算大學只剩下前段的又怎樣,學生還是想盡辦法擠破頭進去
幾乎沒有人考慮到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在高中只有想到"如何進好大學"
不是想到"如何找到工作" 其實學生很難在這個階段找到自己想要什麼
其實因材施教最大的盲點,就是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平庸的一份子,所以大家都拼命學數學來拚當工程師,會計師。向你說的即使數學變成選修,還是很多人被迫要唸。
你去翻翻微積分教科書,哪一本沒有三角函數,
現在大學趨勢是連非理工科都要學簡易版的微積分
你還跟我說,三角函數用不到
還有我講很清楚,核心知識是【語文】跟【數學】,你講自然?我真的不知道要說啥,的確有人在"豪小",但我想不是我。

還有我說"菁英"教育是說選拔菁英的方式,會有偏愛台灣"貴族"階級的隱憂,請看清楚全文再來指教。

至於人跟產業有何不同,很簡單人是生而平等,但是沒聽過產業是生而平等,至少我國憲法沒這條,簡單舉一例子,每個產業都貢獻一樣的稅收,有一樣的營業額,一樣的展望嗎?

orthyeh3 wrote:
很多人傻傻笨笨的喔如...(恕刪)
雖然由學校表現決定,但是沒有同一標準,就會有主觀成分
假設你跟郭董兒子可直接比較的成績都差不多,接下來就只能靠主觀判斷來決定了,您覺得是郭董的兒子還是你兒子台大主觀上會比較想讓其入學,這還是只講入學申請部分,之前的學習更不要提了。這也是我講現行教育改革,台灣所謂貴族階級是最直接受益者。

我並不是完全反對教育改革,不過要了解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不要以為改革一定是往好的方向,改過頭了,可能越改越糟。


FCW KHH wrote:
因材施教當然是由你在...(恕刪)
我認為版主討論的主題前提是教育部有在思考教育和工作的關係,或沒有關係,

但現在教育部思考的是 選票


看看這些年的重大政策

教改: 民進黨執政時代,民進黨的支持者,人本基金會

十二年國教:選舉前匆促成行,背後有全教會的選票

健保:連戰在選舉前決定


也就是我們的政策決定時間點都在選舉前,拿到選票才是目標,接下來的爛攤子之後再說

以選票來說,假設這個議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選民關注(學生家長不多吧,尤其少子化),以百分之三十來說,我只要贏過15%就行了。 那假設全教會有13%選票,其他都是散戶,我要執行誰的政策呢?因此我國未來的政策將被少數族群夾持,因為只有少數族群才會關注特定議題


假設藍綠的選票各是五五波,那拿到關鍵少數族群的票就很重要

以這次會考,大多成績差的學生反而有機會趁亂進入名校,反彈的大都是成績好學生的家長,但成績好的學生只是少數吧


所以總結教育和工作都是假議題
真正的議題是選票
davish wrote:
你去翻翻微積分教科書...(恕刪)



好!!
那我們來談核心知識"語文" "數學"

語文分國文和英文,英文不用講,必要,相信我們這邊不必討論

那國文呢??????????????

高中國文課本從第一冊到第六冊

核心的就是"四十篇古文",高中課程,國文每周5小時,三分之二的時間到在這上面

對不起,你一篇都記不起來了對不對????

"春夜宴從弟桃花源序" 誰寫的? 告訴我? 可以用在哪?

"登樓紀" 誰寫的? 告訴我? 可以用在哪?

"師說"誰寫的? 告訴我? 可以用在哪?

知不知道高中三年練習應考作文,導向是"抒情的" "文采華麗的" "立意高尚的"

請問你,社會上誰會用到?

再來你說
"現在大學趨勢是連非理工科都要學簡易版的微積分"

so????所以呢?大學趨勢就是合理趨勢????你怎麼沒看到全台灣一年3萬個企管畢業生??

三角函數到底哪裡用的到?除了理工學院外 文、法、商、醫 學院,誰畢業後用的到三角函數?

你說你的重點是" "菁英"教育是說選拔菁英的方式,會有偏愛台灣"貴族"階級的隱憂 "

考試選拔人才,哪裡偏愛貴族了? 貴族比較會讀書? 窮人家沒書讀?

我高中(明星高中),班上一半以上都是鄉下考上來的,他們家真的就靠考試翻身

要說比考試更公平的,難道你要回到九品官人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