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台灣的教學型大學教書,是個不切實際的發展方向?此話當真?

就我在象牙塔當個局外人看裡面的感覺

沒有長春藤的學歷 缺乏母校老師的垂愛 沒有商業價值的研究領域

應該都沒甚麼搞頭 記得最近有缺的話都是3位數字來應徵

所以開版的大大怎麼想這件事?
1.全英語教學
2.SCI 發表
impact factor>1

3.產學計畫案

4.教學其次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就我在象牙塔當個局外...(恕刪)


我覺得除了以上提到的,實務經驗和基礎能力也是個就職前會被考量的因素。

即使你的學歷差了些,研究稍微冷門了些,上頭提的兩點如果是強項,
那你還是比較能找到你想要的教職工作,往後也比較能禁得起考驗。
一個明理的面試官和老闆,絕對不會雇用一個空有成績卻沒有能力的人。

不過在台灣,人脈關係這點可能壓過其他因素,這我目前不否認 =w=

Junodidi wrote:
1.全英語教學2.S...(恕刪)


呃....不好意思.....我不太明白你想要表達的點 :P

Junodidi wrote:
2.SCI 發表
impact fact>1
3.產學計畫案


其實在台灣的大學教書
進去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是------錢
台灣學術界都是小本經營
要有人脈才有經費
否則連儀器都買不起
要不然就是有辦法自己跟廠商合作
上市去賺錢
這樣你也不用去鳥那些大頭的臉色
物理其實是蠻基礎的學科
說真的要產學合作有點困難



台灣目前少子化嚴重,各大學應該都不會增班,所以缺少的可憐
由於競爭教職的人眾,對新進老師的要求其實很高,三年升副教授,七年升教授等要求一堆
教職這行,在目前的台灣,不會是很好的選項

台灣因為少子化,接下來這幾年將要有一堆私立大學的教授失業
慘狀可能連部分的公立大學都會受影響
如果你進不了台清交這類的公立前段學校任教
建議你還是找其他行業較好
涂拔瘋木工 https://www.facebook.com/tupawood/

TBS500 wrote:
大家好,我是TBS5...(恕刪)


剛好去年回到台灣私校任職 這半年的心聲可以讓你參考一下

當初我在國外念PhD時 也有當tutor(類似助教)

在和大學生溝通及講解時 有很高的成就感

讓我很有教育熱誠

但是也學習到研究和教學是大學教職工作兩個重要的部分

回到台灣運氣不錯 錄取了一個私校很不錯的生物科學系

系上老師也很優秀 過去畢業生也廣佈在相關領域


因為知道自己沒有太多教學經驗 所以一開始在備課上面非常注意 也非常小心

希望不要因為自己經驗不足 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熱誠和興趣

上完了這個半個學期 發現到

學生對於比較正式的課程內容 非常不感興趣(我已經是上大三大四的選修課)

只有講到題外話 會比較活躍

因為剛報到時 這間學校還很熱心的舉辦很多新老師的研習營

許多資深老師的看法都是 引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很重要 比起逼他們念書 對他們未來會更有用

所以我也想盡辦法 想用一些比較活潑 比較新的相關資訊來講課

但是目前我確實滿沮喪的

可能自己還太菜 還抓不到學生胃口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台灣學生的學習慾望 跟 國外的差很多

主要原因大概在很多網路 或是討論區都有提到 就是台灣學生選讀的科系 很多跟他們真的興趣無關



至於收入的部分 公私立大學應該差不多 公立的退休金高一些 私立的平時福利好一些(就我的學校來說)

大概在台北以外的地方 助理教授這份薪水 已經算不錯了

不過大學老師除了教學 研究的壓力也不少

目前困擾不是申請不到經費 而是有了經費找不到合適的人

至於樓主提到ptt的相關討論區 可以到afterPHD這個地方看看 也可以把問題丟出來 應該可以得到很多回覆

祝好運 也希望樓主投身台灣高等教育後 可以幫忙提高教學品質和研究水準

TBS500 wrote:
我因此對教書也有了使命感:
畢業後想在教學型大學教書,因為這是個能幫助學生找到將來方向的關鍵階段。
目前也在以下的清單裡面找自己想要的教書職位:


在大學任職, 重點還是在"研究", 否則職務升不上去, 時間到就得走人了.
當然, 另一種作法是"結黨", 但合不合你的個性, 只有你自己知道.

最重要的一點, 你對教學的使命感, 會被不成材的學生消磨殆盡, 現在的學生素質真的很可怕.
我以大學教學近10年的經驗提供一些意見供您參考:

1. 沒有所謂教學型大學
2. 熱忱理想不能當飯吃
3. 私大學生是顧客,講求顧客至上
4. 大學要證書才能教
5. 數年內私大滅頂一半以上
6. 你選錯系了

以上

對了,我規劃轉行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