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幸福大大)您的肯定與鼓勵

實在感動

希望一群少少人的努力
通過像各位大大的支持與肯定

能夠得到更多的改善
三寶~~是老人.女人.老女人

跟駕訓班無關

年輕人會不會飆車~~也跟駕訊班無關

短短的上課駕車期間.要如何管住學生.盡好本份.告知義務即可

話說~~我朋友在高速公路開200多公里

要怪教練嗎
消費者(學員)的心態會令從事教練這一行的人心寒,
所以, 有甚麼樣的消費者, 就會有甚麼樣的供應端,
學員對於駕訓班的選擇順序大致如下:
(1) 距離
(2) 價格
(3) 風評
因為沒有特別意外的話,90%以上的人只會考"一次"駕照, 所以沒有機會給兩個教練教過來比較,
所以呢, 教練的風評基準, 多數基於兩個面向:"放生程度"和"會不會太兇";
個人的經驗,
(1) 不要放生太兇, 每次放車問問學員有沒有問題, 然後不要兇學員, 大概就不會有負評;
(2) 如果每次放車能夠跟一次車之類的,大概就會好評;
(3) 如果偶爾帶點講解(不用很努力), 那大概會被讚到不行;

比以上做得更多, 也不見得能夠把指定教練的情況升高, 也就是收入的瓶頸就在那裡;

其中, 兇學員有一個重大的來源, "怎麼教都不會",
所以, 少去"受氣", 就會降低兇學員的情況,
更消極的教練,甚至會開始想, "我的錢只有早拿晚拿, 考幾次考上, 是學員的事";

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循環, 如果提高教練素質可以明顯增加收入, 教練素質自然會自我提升,
當距離和價格是消費者的優先選項, 教練素質的提升相對就沒那麼重要了.

交通部與其浪費力氣想一堆"整"教練的方法, 可不可以想一想怎麼增加教練的收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