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職場現況政府政策早已完敗


x1166 wrote:
各位大大安安~ ...(恕刪)


我不是科技業
認識的竹科人也不多
剛好認識的都是台積
這10幾個人好巧都是正職
即便後來離開台積
找到的也都是正職

只能說
如果你不是公司最需要的主力人員
不被重視是家常便飯
走遍天下皆然

看了樓主的學經歷
要在台積當正職
真的很難
(抱歉傷你的心,我是說事實,不是噹你)
再看你在台積的薪資真的很低
朋友的同學是台積的約聘工程師
10年前起薪就是4萬5(實際入手金額)
5年前是5萬5
Alfa20070128 wrote:
台灣很多公司都有問題。
連一些很基本的員工訓練都不願做。
例如樓主提到的示波器操作,
這東西根本很簡單,有理工背景的新人來,教沒多久就會使用,
根本不是問題。我當年去主機板廠做RD時,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也都沒碰過,
進去後跟著其他同事學著使用,也不過就那樣。需要面試時拿來唬人嗎?
台灣有很多公司,真的很low。
最好是讓它倒一倒,爛公司倒了,
真正用心經營的公司才會出頭。


我以前也是從基層做起,從助理技術員到技術員到產線坐在最後面的助工,越後面等級越大,
(那時候我們公司的產線助工權限等同於領班了)
什麼電子基板PCB故障檢測,維修、拆焊,我甚至於做到了QE......,專Q不良品。

後來因為單位主管的賞識,也因為單位主管調到財務行政部,堅持要我同行;
我就跟著我的產線課長一起升上去,他當了副理,我做了廠務~
兩人都進了辦公室都有自己的個人領域。
因為表現良好,過了兩年副理升到總務經理,我則是總務助理。
那時候職管還有公司的固定資產,小額10萬採購,
我的office也是在那邊學的,還把公司一些作業無紙化。
後來金融海嘯公司遷廠至大陸,我沒辦法到大陸才離職。
回歸到廠務的工作。


所當下聽到智邦說要電子檢測這一類工作人員(講好聽一點是工程師),
我想我應該可以勝任,畢竟也是自己的專門科,
然後人力派遣把我送到智邦。

主管面試時,看了我的履歷又繞了一大圈,還要我談以前經歷做的工作!
看他欲言又止....問東問西,一直沒說工作重點。
我直接就說:長官有什麼需要特殊的技能嗎? 或是需求可以直接說~
也直接問他是不是要會示波器操作,他才問我會不會示波器!
我也很直接跟他說,我有用過,但是不是精通而且是很久以前的事。

他講的很簡單,PCB接點量測,看波形來判斷PCB正不正常。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OK!
(但是要深入的話,示波器這個東西,是很有得玩的) ← 我心想
我也很直接跟他說,要示波器各項功能精通操作,這可能要看一下工作的SOP!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其實在一家公司做的工作都是可以可大可小的
有人帶領,能不能盡早進入狀況,是時間的問題。
端看公司願不願意培育未來的員工。



他也跟我提到他們是短期請人力派遣代聘
我問他有沒有機會成為正職員工,他說至少要半年,表現好! "再依公司需求!!"
注意後面這段話,這是有陷阱的!!


所以智邦他讓我的感覺就像是在招聘短期工在做一個測試工作。
或許他的工作不難,
但是整個重點就是讓人感覺以最小的人事成本來完成一個工程師或助工的工作;
時間到再聘,壓低人事成本。
現在去看,他們還在招聘,投履歷是石沉大海,
因為當人力仲介介紹此工作時我私底下就直接投履歷了~

要靠人力仲介才有辦法面試,而且是立即約時間面試。

就X大的幾個大標題. 認真的回你
或許不中聽 但小弟只想敘說一些現實的情況....

x1166 wrote:
各位大大安安~ ...

再回頭來談談一開始上面說的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 的問題!
人力仲介派遣公司這條吸血蟲一日不除,台灣難以振興就業率!

版友看到的是就業率. 是否有想過季節性(景氣波動時)之需求變化
派遣公司確實是吸血蟲沒錯. 但他也確實解決了企業臨時性短期缺工的問題
沒有派遣. 全部正職
在景氣差時. 裁員減薪的幅度更大.
對企業本身的影響更大
對整體社會的影響也會更深...


為什麼我在你們這家公司工作跟你們公司一般員工無異,而我卻不是你們的員工?!

小弟公司的清潔阿姨. 已經在這家公司做了10多年了
總經理都換了兩輪了. 但她還是派遣員工....
因為 他做的不是核心技能的工作
非核心技能的工作. 能派包就外包. 這是趨勢
因為自己找人做. 不會比較便宜. 也未必比較好..
比較像樣的公司都有網頁. 但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公司網頁都是外包. 這就是一例


一天到晚國內的公司企業喊窮、賺不到錢! 縮編、裁員! 勞資問題一再重演!

其實企業的本質就是要賺錢. 他是資本家. 並不是慈善家
所以就小弟認為要求企業要有良知. 良心. 這是不可能的
有良心的企業早就倒光了
越無良的企業越容易在殘酷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生存
因為無良老闆私人口袋滿滿. 人力Cost Down 原料Cost Down 設備Cost Down 連工安也Cost Down
而有良老闆雨露均霑照顧員工後彈藥較少
兩相比較後. 無良老闆更容易度過經濟寒冬
所以找不到有良心的老闆. 小弟認真地認為--很正常

(恕刪)


其實不管你願不願意
派遣制這個東西. 是真的回不去了
除了日本. 台灣. 在世界各地都慢慢成為一個趨勢了
很無奈. 但這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市場的現實.....

真的衷心期盼有真有能人能夠改變現況. 但...很難...
Miky23 wrote:
我不是科技業
認識的竹科人也不多
剛好認識的都是台積
這10幾個人好巧都是正職
即便後來離開台積
找到的也都是正職
只能說
如果你不是公司最需要的主力人員
不被重視是家常便飯
走遍天下皆然
看了樓主的學經歷
要在台積當正職
真的很難
(抱歉傷你的心,我是說事實,不是噹你)
再看你在台積的薪資真的很低
朋友的同學是台積的約聘工程師
10年前起薪就是4萬5(實際入手金額)
5年前是5萬5


這位大大,我不能說得太明,畢竟我是不久前才離職的!
我只能說我在台積做的絕對身兼要職,動則牽動整個產線是否正常運作。
台積最重視的就是產線,他的產線除了歲修,是絕對不能停的!!

你是聽你朋友說的,我是自己實際在台積經驗,至於要相信誰,端看個人。

我們基礎的巡檢、維修、保養...等只要有一項不確實造成機台過熱、滲漏,很有可能產線就要停擺!
這個不是主力? 再者我們上面的專屬台積工程師,有幾個會下去做?
台積很多工程師只懂原理,但卻不會操作,連維修都不會!!
一個進台積的工程師做了4年,要做事情很多都用拜託的請我們去幫他做!

然後台積已經至少有超過6年沒有由駐廠轉正職了,是以我們那廠跟鄰廠來說!
以前駐廠人員轉正職,就連送晶片的司機都可以轉,連KEY IN都可以轉!
這個要多少經歷,要什麼主力?
在於台積要不要而已,台積跟政府一樣啊,換一個主管就是換一個腦袋。


還有台積的薪資沒有這麼高,台積真正的待遇是在於他的分紅制度
我們的台積正職工程師,薪水從4~5.5萬... 6萬(依資歷還有等級)
所以招聘的人絕對不是以台積工程師的職位(台積沒有再招聘工程師的)
會說自己是台積招聘工程師很多都是自己安插的名號,好聽的幌子。
你是隸屬廠商既然是廠商那你在台積就什麼也不是~~
(很抱歉我也不是要噹你,是你被你朋友呼巄了)
(台積請廠商維修機台,也不是駐廠,機台有問題就來台積檢修,這樣自稱台積工程師?)
(不止你說的這情況,很多廠商都自稱台積工程師,都馬不會說是台積聘請的包商工程師,不好聽啊)


然後台積工程師的薪資我剛剛也有說了,
你朋友他的薪資也可能超過台積自家工程師嗎?
有,但只有一種可能,廠商的主管級人物!
我朋友他一個月在台積做也有超過10萬的阿,只不過他是廠商老闆兒子!
廠商沒抽他的,因為他拿報價的5萬實得,
他老爸自己開的廠再給他駐廠薪水6萬,超過10萬了。雙薪!
主要給錢的是廠商,不是台積!

台積發包招商,每個人頭多少透過管道是可以問得出來的!
我第一篇就有說
我們的人頭廠商老闆開出來每個是將近5萬的價碼,台積接受!
然後老闆給我們是3萬的價碼,他要抽啊,不然他幹嘛當廠商呢?

我們廠商老闆當時還跟台積鬧不愉快,
主因是因為我們這些駐廠人員有人去台積申訴薪資問題,認為我們老闆抽太大!
後來那個人勒? 暗中被處理掉了!

spencerk wrote:
就X大的幾個大標題...(恕刪)

你整篇的重點我想在於第一項
spencerk wrote:
版友看到的是就業率. 是否有想過季節性(景氣波動時)之需求變化
派遣公司確實是吸血蟲沒錯. 但他也確實解決了企業臨時性短期缺工的問題
沒有派遣. 全部正職
在景氣差時. 裁員減薪的幅度更大.
對企業本身的影響更大
對整體社會的影響也會更深...


你可能沒有想到,在早期台灣工業興盛時,無限擴廠、增編...
就像你一張嘴,一個胃,點了牛排大餐,還叫了炸醬麵、臭豆腐...雞排...,
每個美食都想吃所以都點,但是你吃得下這麼多嗎?
到最後吃不下了,通通丟掉還是打包回家呢?


政府沒錯,公司沒錯,那錯的就該是平民老百姓的工作員工嗎?
公司現在賺錢,分廠分公司無限擴,就要想到未來哪一天景氣不好的時候,可能會面臨裁員減薪!
錯的會是員工? 成長風險拋諸腦後,有錢先賺再說???

看看那些整天叫賺不到錢減員縮編的公司,分廠有多少個! 駐代表廠有多少個!
哪有這麼多錢給他賺,就算有這麼多錢給他賺,他還是會一直開分公司一直開!
到底要賺多少?? 有錢賺會停開公司嗎?


簡單的來說,台灣政府沒有一個限制的法令去約束公司設廠,
當時政府反而贊成廠越蓋越多越好,正面性看到了,負面性還沒來,不是嗎?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那些開分廠的一個一個倒,不是嗎?
這跟電視上的廣告上說:投資有定的風險有賺有賠。
難道開公司就不應該要考慮它成長的正面性跟負面性嗎? 要職人、社會埋單?

你無限開廠當你賺沒有這麼多的時候就要縮減人事成本,甚至關廠!
引發社會動盪不安的主因是什麼?
是貪心的公司還是不滿足的職人?


至於派遣的正面性負面性早就有日本經濟泡沫化前例
台灣還照做?
回歸一句話,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難以擺脫派遣就該企圖正式化?合理化?
讓全民受罪,讓吸血蟲繼續吸食職者的鮮血?

在下無惡意,講話較直,見諒。
x1166 wrote:
這位大大,我不能說...(恕刪)

呵呵
看來我們談的不是同樣的工作內容
我可以確定的是朋友沒有唬爛
因為有薪資扣繳證明
看這個想唬爛也唬爛不了
不過別叫我公布
因為不是我的
另外,我的朋友都不在產線
全部在研發(當然也有人說台灣根本沒有研發)
部門不方便透露
但是部門清一色只有台清交成、國外回來的碩博士

對你的言論
我也很認同
不過,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無奈
即便在歐美也是
我朋友在歐洲的同事是博士
也是半年一簽的約聘人員
每天過著惶惶愢愢的日子
薪資還比不上別部門的碩士
重點就是產值了
當然我不在那裡工作
感覺就道聽塗說了
請你多多包涵


x1166 wrote:
這位大大,我不能說...(恕刪)
我的想法是除非你沒經驗,需要工作經驗去補你的學歷,否則不要接受約聘的工作
當初我沒選擇去聽那什麼表現好可以升正職的話,而是選擇去其他家工作

其實你在約聘的期間,如果三年的工作經驗,就可以去其他二線的公司磨練
之後有機會在去投台積的履歷,而不是等它升你當正職
你重不重要不是你說了算,是公司說了算
你走了台積有倒嗎?沒有就是你真的沒你想像的重要...
薪資不好就是在找自己想要的理想薪資
公司不可能全都約聘,想辦法擠進正職才是真的
說真的現在就業狀況根本不能比阿

hollyman2004 wrote:
你重不重要不是你說了算,是公司說了算
你走了台積有倒嗎?沒有就是你真的沒你想像的重要...
薪資不好就是在找自己想要的理想薪資
公司不可能全都約聘,想辦法擠進正職才是真的


這位大大你本末倒置了
或許我的表達能力還不太夠
讓你產生誤解
這方面我還會再加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