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02000010KK04815&p=%E8%8B%B1%E6%96%87%20%E9%80%B2%E4%BF%AE%20%E4%BF%9D%E5%85%A8
http://learn.104.com.tw/cfdocs/edu/ievo/job_learn.cfm?jobno=2017002002
-----------------
可能再沒有人比,美國歷史中最受尊崇的林肯總統,更瞭解失敗的真義了。早年他失去所愛、事業不順;當選總統之前,經歷了一連串的政治失利;也因此在總統任期間,不斷被人公開嘲諷,連私生活也幾乎瓦解。林肯失敗過很多次,也有過最沮喪的時候,畢竟他也是人。
在最困難的時,據他說:「我身上連一把刀都不敢攜帶,我真怕一時想不開。」,但是,最後他卻改變了美國歷史,開創了輝煌的林肯時代。
他曾倡導「宅地法」,發表「解決黑奴宣言」,贏得南北戰爭勝利,維護聯邦統一,由此,他也成為了美國民眾心中的英明領袖。他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他能夠為了達到一個具有偉大價值的目標,屢敗屢戰,堅持不懈,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滅。
在入主白宮之前,林肯遇到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的一生幾乎就是在失敗與屈辱中前進的。
一八一六年:林肯的家人被趕出了所居住的地方,他必須用辛勤的工作來養活他們。
一八一八年:林肯的母親去世,令林肯痛不欲生。
一八三一年:林肯經商失敗,幾乎一貧如洗。
一八三二年:林肯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同年,他丟掉了工作;他想進入法學院但又遭到拒
絕。
一八三三年:林肯向朋友借錢經商,結果年底就徹底破產!從朋友那裡借來的錢一毛不剩。後
來,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債務還清。
一八三四年:林肯終於成功地當選了州議員。
一八三五年:林肯準備結婚時,未婚妻卻不幸去世,林肯為此痛不欲生,心都碎了。
一八三六年:林肯的精神完全處於崩潰狀態,不得不臥病在床六個月,這一年他想爭取成為州議
員的發言人,但未成功。
一八四零年:也就是中國鴉片戰爭那一年,林肯爭取成為國會候選人,但還是失敗了。
一八四三年:東山再起的林肯參加國會競選,不幸再次落選。
一八四六年:林肯終於在國會大選並且往華盛頓特區,表現非常出色。
一八四八年:林肯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再次遭到了失敗。
一八四九年:林肯想在自己所在州擔任土地局局長,但遭到了拒絕。
一八五四年:林肯參加美國參議員的競選,沒有被選上。
一八五六年: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的選舉提名,林肯得票不到一百張。
一八五八年:林肯再度參加美國參議員競選,結果再度失敗。
一八六零年:林肯參加美國總統競選,並當選為美國總統。
踏著失敗走來成功的林肯,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失敗和勝利之間,只有一步之遙。走過去,就是勝利;退回來,就是真正的失敗。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害怕失敗就是放棄成功。林肯很理解這個人生哲學,因此,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
人生就是這樣,有奮鬥就會有失敗,這很難避免。沒有失敗又哪來勝利呢?畢境,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是的,失敗潛伏在生活的各角落,時時刻刻都在想給我們以致命一擊。幸好,林肯已經成為我們榜樣並告訴我們,我們是可以積極、勇敢地與失敗面對的,甚至可以把它當作成功路上拾級而上的階梯。
還是林肯最有發言權,他說:「雖然有過心碎,但依然火熱;雖然有過痛苦,但依然鎮定;雖然有過崩潰,但依然自信。因為我堅信,對屢戰屢敗的最好辦法,就是屢敗屢戰,永不放棄。」這也許就是林肯最終成功的秘密。
是的,失敗真的比勝利更能磨練人、造就人,更能檢驗一個人是否成熟和堅強。無論何時,能夠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並勇於重新開始,希望便會隨之而來。用心去感受失敗,你就會倍感人生的美好;用心去感受失敗,你就會發現成功的真義;用心去反思失敗,你就會發現人生沒有永遠的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