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上來說,這個文章寫得還算四平八穩。

im903419 wrote:
他沒有任何背景與足夠議價的經歷,尋找的是陸資企業裡的助理職位,目標薪資4,000至6,000人民幣。
...(恕刪)


問題在這裡,和是不是8年級沒關係。

一個沒有任何特殊能力或工作經歷的人,去到一個人口世界最多的國家裡菁英群集的大城市,找最底級基本上誰都可以做得的白領工作,不慘才有鬼。

im903419 wrote:
裡唯一與留在台灣不同的,是待在大陸的所謂「大陸經驗」。

很直接明白的一點,假如未來還是繼續留在大陸,在陸資企業工作,所謂的大陸經驗只是必備,讓你與其他大陸同事至少能在同一個賽場競爭,但不會有任何加分作用。能讓所謂大陸經驗發揮價值的,是將來申請學校或者轉職到台資與外資企業時,讓你補足他們所欠缺的資源。而最終,假如要他們為你的大陸經驗買單,他們終將把你派回大陸。


這裡寫的比較粗,不是太精闢,而且格局很小。

哪個公司用人不是為了補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目的是要回台灣,當初為什麼要去大陸繞這麼大一圈?

如果是真的在商場裡的人,大陸經驗很有價值,而且無論是坐全球鎮總部或是區域性總部,都會有一定的價值。但如果是一個當公司小弟、秘書、端盤子等類的,有沒有大陸經驗毫無價值。

台灣人和香港人在大陸競爭力降低的原因,是因為外國人都開始當地化了,台灣人卻還以為自己很有優勢,以為大陸需要台灣的科技或是市場或是人才(香港同)。事實是,真的看得清楚的人才早就過去當地化了,而自以為很厲害很被大陸需要的往往沒有能力。

這有一部分是因為台灣人和香港人太早接觸大陸,那個時代的大陸很窮很落後,在台灣香港混不下去的阿貓阿狗去了大陸都可以當個廠長包個三五奶,之後回家自吹自擂加上媒體誤傳,造成很多台灣人從骨子裡就看不起大陸人,現在三十年過去了,大陸有錢了,但是這些人還是坐井觀天。

說真的,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很擔心。


澳撕丁 wrote:
小弟我真的不理解去...(恕刪)


小弟我真的不理解去大陸"找工作"的理由為何?

薪水高? 好像沒

有前景? 好缺也都是英語系跨國公司 妳台灣出生 已經失去對中國的代表權

大陸是給開公司 開產線的人去 不是給中產階級找工作的

如果你是要"找工作"應該往英語系國家移動 不是去一個人力不值錢的地方拚狼性 殺紅海
-------------------------------------------------------------------------------------------------


這女生太笨了

去大陸可以,應找的應是外商,再來台商,直接去陸企,不被吃死才有鬼


2000草紙一間雅房,跟台北差不多,6000不過台幣3萬,不如回來台灣

如果真沒專業,就去當業務,要當助理..她要的薪水才2萬多,回來台灣,台北很多
真的很好的經驗啦

去大陸一線城市體驗看看

知道一下弱肉強食是啥意思

再回來台灣

就知道台灣有多好

就知道自己有多少價值

以後會更努力


im903419 wrote:
然而當人事部門發現為她辦理工作簽證需要給代辦中心9,000元人民幣的代辦費時,這間公司也開始耍賴,要求她代付代辦費,或自行取得工作簽證。寫文章的此時,她還未取得簽證,且還在這間公司工作。

大陸工作要 工作簽證嗎 ???

中國…北京、上海…

不是你以為你可以吃苦就可以爬上去的,

這裡多的是老鄉帶老鄉,

工作場所你就會看到分省分派,

不只要有實力還要會抱LP和運氣,

你台灣人來做業助,

你…有老鄉嗎?

另外,

大陸人有五險一金保護著,

你台灣人有什麼東西保護你,

健保? 勞保?

陸企:那你們台灣的自己的事。

工作5年月薪衝上2萬 RMB!?

除非你是高技術性人才、業務或台幹,

如果你只是幹個業務助理,

憑什麼人家要給你2萬 RMB,

北京、上海、深圳,真的就是一級戰區,

小綿羊不要來,這是狼來的地方,

生活開銷就不談,光一個看病做檢查,

肯定讓你想回家。
感覺這篇是在說故事

我不太相信會有人願意來北京陸企找助理的工作,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6000人民幣依現在的工資水平,助理一職還算偏高,文中也未提到是綜合工資還是另有其他加給

較合理順序應該是從台企或外商派駐到當地,混個三年五年有一定人脈與資歷,要跳陸企對方才有可能

用外商待遇來衡量你的價值,即使在有國際能見度的陸企,從助理幹起,我也不認為會有發展機會

除非你是海歸名校畢業生,那至少還是個高級助理開始幹起

我本身也是八年級生,我們班也有大陸交換生來

透過跟他們互動和聊天,根本和我們眼中那些"大陸觀光客"有很大的落差!
連我們班陸生說:大陸這麼大,當然牛*的人也很多..他說別把陸生跟陸客相提並論,因為所表現出來的整個不同,陸生說他自己也蠻討厭陸客的種種奧客行為..

大陸交換生有分交換半年.一年,或者是來台唸大學四年的

我學校才剛開放一年,我們班是來交換半年的陸生,他們來台灣主要是感受不同的差異,和多看看台灣這塊土地

所以他們半年幾乎都要玩透透了(澎湖離島.東半部.台灣幾個大城市..),相對我...我連澎湖都還沒去過呢!

他們思想也很開放,不像以前從報章媒體新聞上看到如此封閉落後,談吐都跟我們很接近,聽的歌.看的影片(他們都叫視頻)

對於工作他們也是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他們也是說:想先找到一份跟自己大學所唸的科系有關的工作,累積一些工作經驗

另外一位是考到美國大學的研究所去唸碩士,一個就業.一個繼續學術發展,也都挺不錯的(他們特愛這樣唸~)

我覺得這個文章也是寫的蠻中肯的,我們都是身為90後,8年級生,所遭遇的挑戰都一樣

所以八年級生真的不用刻意跑到內地去賺那個人民幣...因為老實說,他們教育水準也拉起來了,甚至很多還比我們努力唸書(好比台灣學生上課滑FB.陸生則是把空白筆記本.筆,準備好聽老師上課),這都是我親身經歷的,我也與他們互動良好,還說想要我過去當交換生,他們要招待我去各個地方感受那邊的文化氛圍

我也選擇繼續升學,陸生還是保持聯絡,但未來我還是會在台灣找工作,累積一些年資和工作經驗,再看看有無更好的發展了,這是我與陸生共同的看法,在那邊生活上的差異及文化,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澳撕丁 wrote:
小弟我真的不理解去...(恕刪)

如果你是要"找工作"應該往英語系國家移動 不是去一個人力不值錢的地方拚狼性 殺紅海

這句話說得真對!
十分可理解,因為當初身邊有朋友也想『西進』,被大陸朋友勸退,畢竟文化上真的還有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