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用機器人的難度也許較高,製造業用機器人比較適合,現在工廠裡也已經有大量機器人在工作不過,這些機械廠可不是吃素的,機械自動化售價很貴啊,機械廠老闆名車一台換過一台當你聽到報價面有難色時,機械廠可是連電話都不回覆你的
很多人誤會機器人的定義, 會與人對話並互動的機器人那是屬於人工智慧的範疇, 嚴格來說並非機器人的必要條件, 以現今的技術要達成像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裡面那種機器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可程式控制的機器人未來幾年取代人力是很可能的, 比如說餐廳的後台, 洗菜切菜甚至烹煮;洗碗只要事先設定好就可以自動運作, 當然設定還是需要人去設定, 廚師地位並不會被完全取代, 因為食材醬料搭配/火侯/刀工粗細仍然要廚師去設定, 所謂的取代應該是這個意思
莫零 wrote:到最後到底那些東西要賣給誰?? 現今社會上,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的從事生產,然而越來越便宜的工業消費品,從來也沒有賣不掉的問題產生.生產的東西要賣給誰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都在於如何生產這些東西,所以從前有奴隸長工,之後有大量機器生產取代人工,再來是產業外移,讓外國便宜勞力生產消費品.現在就變成富裕國家一邊享用著別國便宜勞工生產的廉價成品,一邊抱怨自己沒機會辛苦的工作.....
莫零 wrote:用機器人來節省人力,來降低成本,製造出更便宜的東西然後就產生了一堆失業者到最後到底那些東西要賣給誰??(恕刪) 這點是最令人擔憂的,尤其是對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對已開發國家的中產跟藍領階級可能也好不到哪去!這樣的發展以後有可能會造成貿易壁壘,或貿易戰!
人生一場空 wrote:個人淺見~運輸型的...(恕刪) 確實,送貨機器人在台灣可能第一天出門就掛彩了英國力推的無人送貨機,法令好像肯在鄉村地方鬆綁了,在美國則是絕對不允許,不僅影響飛安,而且因為敵人太多,很可能會被利用恐攻,而且美國不是島國,很容易被運送毒品什麼的.
cckm wrote:現今社會上,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的從事生產,然而越來越便宜的工業消費品,從來也沒有賣不掉的問題產生.生產的東西要賣給誰從來都不是問題, 不不,事實上是曾經發生過問題,所以才有"計劃性淘汰"也就是飛利浦為了讓燈泡一直有人買,要求法律規定只能用固定的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