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止宗山可人 wrote:
不知道名詞有無輸入錯...(恕刪)
你給的文件來源,那群人主要是做觸變壓鑄和流變壓鑄的
基本上半熔融態成行有基本四種方式
thixomolding --> 塊錠送入射出機進行加熱半熔融狀態後射出冷卻
thixocasting --> 塊錠加熱至固液共相時,送入模具內進行鍛造
rheomolding --> 將塊錠放入加熱區後半熔融塊錠,再用螺桿射出.低壓下成形
rheocasting --> 將塊錠放入加熱區加熱後半熔融塊錠送入冷室壓鑄機成形
還有一種是大陸自己開發出來的,叫旋鍛壓鑄.
差別是熱室壓鑄機再保壓冷卻時.當固液存在於45/55之間時,會加入鍛造的工藝
因為這模具鍛造凸塊會旋轉.所以稱為旋鍛
還有一種叫metal alloy in molding 叫MIM 也叫金屬粉末冶金射出
將17-4合金,不鏽鋼316,SKD11等剛性好的金屬給粉末化在10~25um粒徑下
使用蠟,聚乙烯等高分子一起攪拌合併後射出成形.此時稱為生胚green part.
在去酸脫將聚乙烯那些高分子一起脫除.稱為brown part.之後再氣氛爐下使用
1050~1350之間的溫度去燒結成型.再利用一些熱處理方式得到剛性優異的成形件
依據你的問題,比較像是thixocasting,但是這樣的材料也只是成形的特徵有出來
還是要依據NC加工來將尺寸洗到位.至於thixomolding,rheomolding雖然
特徵可以全部成形出來.但如果你懂射出就會了解.當尺寸射出到位時經過冷卻後
會收縮.絕對不會乖乖到你要的尺寸.所以還是要有overflow的概念.再靠nc加工
修正尺寸.
即便號稱最精準的MIM,還是要NC的輔助.當然如果你是要得到向滾珠軸承,或是手錶
錶殼這種部件.MIM是比較適合的材料.厲害的MIM精準度可以射出燒結成形保證在0.07mm公差以內.
暗夜審判者 wrote:
你說的是不是現在說的...(恕刪)
有一種東西,叫 amorphous alloy 中文叫非晶合金.商品化的名稱叫liquid metal
液態合金.這種合金或金屬具有一種特質.不具有等序排列的晶體結構.
所以沒有晶界,晶核的存在.所以材料成形後很穩定不存在有巨大的能量場被儲存
也就是沒有應力存在.
成形方式在融湯送入模具前,已急速方式將液相區降溫至固相區.使其不存在長晶
有點像鐵要從雪明炭鐵變成麻田散鐵的方式.
由於沒有晶界晶核,材料不會有差排現象存在.也不會有缺陷.所以材料潛變,蠕變
過程明顯不易存在.疲勞強度和結晶合金相比提升很多.
但是缺點就像玻璃一樣.一旦受力超過材料負荷.發生破裂的行為無法預測.也不知從哪裡發生破裂.所以這種金屬又被稱為玻璃金屬,玻璃合金
然後這種東西又是考慮最大火商的情況下設計的.有些人把其轉化成為高火商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