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y30j wrote:
我今年23歲,曾經...(恕刪)
看到您這篇,想起有些認識的人是接手家裡事業的二代、三代,不論承接或創新發展,都蠻辛苦的。目前您的情況,可能要先做出選擇:一、出去闖?二、留下來?
出去闖,要看之後是否還是會回家接手,如果是,就盡量選擇可以累積歷練的相關工作吧!
留下來,就是要把家裡事業做穩做紮實,也要與家裡溝通,因應新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必須逐步調整營銷形態。過去傳產製造業的銷售模式是,反正就是把商品變出來,大概就會有人來買了;而現今當同質性競爭者愈來愈多,甚至飽和到只能削價競爭時,許多傳產都在轉形與增加附加價值了。
如果您在評估中不知道該以什麼為基準,建議您首先確認一下「需求市場在哪?經濟值有多大?」
若以傢俱行而言,成本再加上運送、工人費用的支出考量,很多都是跟地域性有直接關聯,需求多在方圓附近,那就先把方圓的同行都巡禮一遍,找出彼此間的差異化,先比較同樣是採行進貨再銷售出去的類型,再找有自營工廠類的,自己嘗試做一下數據分析。
臉書、蝦皮這類都算是宣傳工具或銷售的虛擬平台,是行銷段會進行的,但重點還是在於商品本體的價值、消費者一定要買你家東西的原因何在?建議先找出自家產品的特色差異、目標客戶在哪(出沒)?經濟消費力多少?再擬出有效的行銷方式,別辛苦做一大堆卻不見效果,拿這些要去說服一代放手讓您接事業,一代會很難接受任何新的想法,最終結果會一直走回死胡同。
本文也有人回應您可以結合自身設計能力,這是未來發展可以考慮結合、慢慢轉形非常好的元素,但基本功也是要練的,若能從您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去發揮,相信做起來也會快樂許多,祝福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