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打工到底對不對..

我打工的都是餐飲業,跟我未來想走的金融業完全不相關,所以單純只是賺錢存錢而已
至於研究所,單純是因為大學學了些理財,常跑銀行,接觸一些金融業的人,發現自己學歷真的不能看,所以興起念碩士的念頭
如果餐飲有興趣但是金融你也不排斥的話,你打工應該是直接先往金融相關去熟悉才對了,另外金融部分我認為可以多看看香港,聽到蠻多高階都是往那跑,錢賺到了回來台灣做自己年輕時候有興趣的事

還有,朋友真的不需要多
你錢多自然朋友自己會來找你,除非為人太靠北,真正的朋友是一句話在你最困難時候二話不說幫你的,人生有一兩個這樣朋友就好了,反正結婚後都是跟著老婆小孩
上週看到的新聞
有一位年紀現在約40歲的博士
從小到大什麼都不會只會讀書
造成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又與家裡關係鬧僵
現在在外流浪行乞

讀書不是不好要學以致用(雖然現在社會上都是不太適用)

打工也不是不好(可以累積將來出社會的實務經驗)

就看自己怎麼選擇走這條路

路都是自己創造自己走出來的
刪刪刪...........
..............
叔叔年紀比較大. 相信我.
不要打工. 好好念書.
你的研究所同學人脈很寶貴.多和同學往來.

打工賺的都是小錢. 眼光要放遠.
90%以上的打工價值都很低.對你未來沒什麼幫助.


sior1212 wrote:
小弟目前就讀南部某...(恕刪)

大學沒朋友就算了,研究所千萬不要沒朋友,大部分人都是最後一份學歷的朋友經營最久,而且幫助也越大。

打工沒啥不好的,賺錢養活自己,知道賺錢辛苦,未來就會省吃儉用並做好投資,越早開始老年生活就越輕鬆。
是誰在裝蒜? wrote:
這點我覺得因人而異,應該是說念碩士是因為想學得更多,還是只是想有學歷,如果只是要學歷,就不建議繼續念書!...(恕刪)


+1

打工自力更生,減少家庭負擔,好一點的工作可以學到實務,但不要影響到學業。

唸碩士,個人覺得目前學歷過剩,若不是前幾大研究所及論文有多精闢的論述,拿到的只是一張學歷,有這張學歷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嗎?那也不一定,有時反而會是找工作的阻礙,因為大學生能做的事幹嘛多花錢找碩博士,所以會有很多即使擁有高學歷,求職時卻低報。

若先去求職,有了實務經驗,再去夜間部研究所進修,會去這裡進修的人通常有很多實務經驗及高職務,若您能力夠,也許會被挖角,增加很多機會;反之若大學後升碩士,研究生通常無工作經驗,即使教授有指導,但對往後事業幫助的比例卻不高。
人脈才是錢脈

樓上說的對(打工只是小錢)

大學4年未參與任何活動--個人覺得(可惜)

或許可以找到幾個知心的朋友、或許可以找到未來的伴侶

但研究所就別浪費了

舉凡社團、志工活動....都對您的未來很很好的啟發

另外花點錢,去做點自已想做的事(例如台灣人必做的三件事)

除非您真的家庭經濟困苦,非這筆打工收入無法生活

最後既然未來要走向金融業,金融證照的考試請準備

so....成績好,也要會玩(指戶外活動),建議您研究所這幾年養成慢跑習慣,對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人的一生 , 其實只認真的做好一件事情 , 就足夠了 !! ( 2018 0216 )

前一陣子 , 聽到有人提到他的一位朋友 , 認識一位很厲害的命理師 , 對方算到他在
美國唸書的兒子 , 會到賭場博弈 , 剛開始會大贏 , 然後就會大輸.

後來也真的發生一如其所預測的情況發生.

表面聽起來 , 真的很 " 神 " , 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仔細深想 , 就像我們都知道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 我們又能改變甚麼 ?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 , 預先的思考未來的走向 , 預先做好準備 , 才是正解.

就好像我們都知道 , 人工智慧會漸漸地進入我們的生活 , 改變社會以及職場
的生態 , 絕大多數的人也會擔憂未來的退休生活 , 自己的儲蓄是不是足夠 ?

與其去整天掛慮擔憂自己的未來 , 為何不去積極的為 " 未知 " 的未來做好準備 ?

我們並不需要知道自己以後的出口是開 " 左邊的門或是右邊的門 " ,
我們只要有充足的準備 , 不管未來的發展是如何的劇烈 , 我們都有可以存活的
方案以及儲備.

昨天才在一個紀錄片上看到 , 當初最早的電腦上市 , 人們也不知道 " 它 " 能
為人類做甚麼 ?

直到有一屆的總統大選 , 在開票出來 5 % 左右的時候 , 電腦就精確的預測出
選舉的結果 , 讓普羅大眾大為驚艷 , 並延伸出巨大的恐懼 , 害怕機器會大量的
取代人類.

洗衣機的出現 , 確實會取代大量的工作 , 但是也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 , 也讓
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其他更有 " 生產效能 " 的工作.

科技文明發展至今 , 最為我們所擔憂的事情 , 應該是我們要準備多少資產才足夠
自己的退休生活 ?

這個問題也像是諮詢命理師來描測我們的未來一樣 , 是沒有實質意義的 ..

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要能一直的有能力 " 賺到錢 " , 可以讓自己的體能以及
智能可以持續的有 " 價值 " , 那就不需要擔心自己可以活多久 , 自己的儲蓄
夠不夠花用.

所我我認為 , 人的一生 , 其實只認真的做好一件事情 , 就足夠了 ..

這件事就是持續的提升自己的智能 , 每天花足夠的時間去閱讀最優質的資訊.

我自己就是每天花 4-5 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 閱讀英國的經濟學人 , 美國的
商業週刊以及 Fortune 雜誌 , 並持續的收看 Youtube 的美國暨全球新聞.

只要我們能知道得夠多 , 夠及時 , 我們就不會被淘汰 , 也總會有一碗飯吃.

商科學歷是雞肋,不過樓主大學學歷是學店發的(效力=0),洗一下國立研究所的學歷也是沒辦法的事,四年都浪費了,只能再浪費兩年。
至於打工,不知打的是什麼工? 便利店、餐廳、加油站這種時間價值極低的地方就免了。先想想喜歡什麼產業,再找找其中的行銷、業務助理職務,至少還可以認識人,開一點業內的眼界,若工作態度積極,腦子靈光,碰到欣賞你的人,就帶著你走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