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對混蛋倒錢,國中白目中輟生同學有2500萬資產


erwin_cat wrote:
台大電機的研究所才有分組,最好每一組都在弄IC,
電的世界不止有IC,有很多不同的東西,
有一大部份是做軟體,那也是很大的專業,和電沒關係,


不管是在電機系所裏面唸的是CS, CE, CAD, 固態, 電子電路, 控制或者是通訊, IC design house通通都收. 只是看畢業生有無意願去從事這個工作而已.
bd_player wrote:
不管是在電機系所裏面唸的是CS, CE, CAD, 固態, 電子電路, 控制或者是通訊, IC design house通通都收. 只是看畢業生有無意願去從事這個工作而已.


樓主根本就不是相關產業的啦,編故事也不去打聽一下行情,以為二千多萬很多,
我還沒台大電機的學歷,只不過二流大學電子科系出來工作單純上班族,
十幾年資產就超過這個數字了。台大電研正常發揮年薪二三百萬很正常啦,
他們不是相關領域都搞不清楚狀況,還在月薪五、六萬,
笑尿。
戰後嬰兒潮是

1.房價低 2.資產價格低 3.經濟成長率低 4.勞動生產率增速高 5. 人口成長率高的黃金年代

那個年代怎麼賺都能發財很容易 因為全球財富存量在二戰和大蕭條之後被打掉了

戰後重建資產價格是很低的,同時當時全球投資報酬率很高 經濟成長也很高

但是到了財富壟斷世襲的"存量經濟時代"


經濟成長率低 人口成長率低 勞動生產力低 資源和資產壟斷在老一代富人透過繼承來搞財富世襲

這就是皮凱蒂發現的資本主義三定律之一的最重要一條 R>G 長期演化的必然結果和困境

沒在這黃金年代岀生的年輕人完全沒靠沒家裡基本上不可能成功的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從一戰之後貴族社會就已經消失 結束了2000多年的中世紀黑暗時代貴族統治

但是現在二戰後70多年又重新演化回到了世襲資本主義

bd_player wrote:
不管是在電機系所裏...(恕刪)


MTK,Novatek,Realtek????台清交來者不拒??
很多鳥鳥的IC Design house營運狀況怕不好找人,
月薪開高了,要找名校的怕人家真不想來.
工作不光薪水,還有工作經歷的生涯規劃,
知名企業通常不好擠進去,有些企業徵人困難.
erwin_cat wrote:
MTK,Novatek,Realtek????台清交來者不拒??
很多鳥鳥的IC Design house營運狀況怕不好找人,
月薪開高了,要找名校的怕人家真不想來.
工作不光薪水,還有工作經歷的生涯規劃,
知名企業通常不好擠進去,有些企業徵人困難.


就算是一線的design house對台大電機畢業的可說是來者不拒, 現在IC內部的功能包羅萬象, 電子電機各領域的專長幾乎全部會用到. 而且有相關學識背景, 領悟力又高的話要training也很快可上手.

光聯發科在台灣就7000個員工, 還不含其子公司. 算一算一線design house至少就一萬多人, 還有像台積電這種知名企業在搶人, 台大電機一年是能有幾個畢業生來找工作.

現在的資產報酬率超低, 有三五千萬的資產都遠比不上有值錢的學識能力在身.
bd_player wrote:
就算是一線的design house對台大電機畢業的可說是來者不拒, 現在IC內部的功能包羅萬象, 電子電機各領域的專長幾乎全部會用到. 而且有相關學識背景, 領悟力又高的話要training也很快可上手.
光聯發科在台灣就7000個員工, 還不含其子公司. 算一算一線design house至少就一萬多人, 還有像台積電這種知名企業在搶人, 台大電機一年是能有幾個畢業生來找工作.
現在的資產報酬率超低, 有三五千萬的資產都遠比不上有值錢的學識能力在身.


現在很多企業走降低成本cut costs路線薪水當然高不起來,會搞創新和研發的是少數

大企業老人卡住關鍵位置的現象的是越明顯

而且越大的公司就越明顯

就算台積電也不是每個都高學歷,而且台積電在北部沒有設廠

有些工作類似推機台 搬貨 客服接電話這樣的工作其實也不需要高學歷,否則只是多花錢增加企業成本而已

碩博士佔了台積電人口40% 而在研發等關鍵部門的可能只剩幾千人,


台清交+10年內的畢業生人數就足已塞滿這些職缺

加上老人不一定會退休會卡住關鍵位置幾十年

皮凱蒂早就發現資本主義三定律之中是客觀的規律

所有資本主義在經濟成長和勞動生產率停止成長的時候

就會開始往「世襲資本主義」+「裙帶資本主義」發展

有三千萬資產的人佔了台灣總人口10%左右,約230萬人這能算不算多媽?

台灣財富排名690萬人是月光族230萬人有超3千萬資產
「科技大蕭條」美股泡沫即將發生,康波週期低谷即將到來?

連有500萬以上資產繼承權的也佔40%人口,而如果以普通大學畢業生一個月2.5萬~2.7萬起薪來說

畢業10年後就算加到4萬元薪水,每個月能存2萬已經很多了

至少要40年才能賺到500萬 這已經是他一輩子的時間了 ,

有有半數人口就是月光族的後代沒有資產繼承權,就類似我說的那位黃姓同學的縮影

台灣61%的資產壟斷在前10%人口的手中

而且90年代以後台灣經濟成長已經沒有2位數10%以上

薪一代年輕人中的50%人口主要是透過繼承父母的財富,而不是新增財富

這會嚴重影響社會分配正義

皮凱提的資本主義三定律

皮凱提以法國的歷史經濟數據做為立論基礎,推論出資本主義三定律(three laws of capitalism)

1.資本所得與總所得的比值α,等於資本報酬率r乘上資本與總所得的比值β:α=rx β

2.資本與總所得的比值β,等於儲蓄率s與經濟成長率g的比值:β=s/g

3.長期來說,資本報酬率r,大於經濟成長率g:r>g

簡單來說,皮凱提從歷史經濟數據中發現,資本報酬率r永遠大於經濟成長率g,只要你持有大量資本並加以投資,就能輕易享受到經濟成長所帶來的豐厚果實。

皮凱提指出了資本報酬率大於經濟成長率是資本主義的運作原則,也是一項無法改變的「鐵律」,在這項「鐵律」之下,就會自然形成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如想要以平和的方式改善貧富差距,皮凱提提出了每年課徵「資本持有稅」,如每年1%~2%,以及50%~60%的「最適遺產稅」。就像是房屋稅、地價稅一樣,「資本持有稅」年年要繳稅。因為皮凱提認為,資本報酬率動輒5%以上,那麼每年抽個1%~2%的話,這些人當然繳得起,而這個稅制不是釜底抽薪的方法,只能讓資本累積速度稍微減緩。

管你什麼台清交的也不可能比的上資本主義的鐵律

這是資本主義演化客觀的規律,工人出生國中畢業的混混靠資產壓倒你的能力,這就是一個實例

古代歐洲貴族也是一樣的,其實並非所有貴族都是高知識水準,就靠繼承權撐個幾千年上百年很少有階級流動的

階級流動只會在高成長的經濟中出現,是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貴族社會才消失


結論:

1.從古至今,資本累積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影響無所不在,世界上有許多改朝換代的例子,都是因為貧富差距過大而引起的。(其結果又是進入另一個財富累積、貧富差距擴大的循環)

2.財富累積的方式有許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透過投資產業,另一種則是透過房地產炒作。產業投資尚能改善人類生活,但房地產炒作就如同是吸血的寄生蟲,將眾人的所得一點一滴吸收殆盡。只要被炒作過的地區,租金、物價各種費用通通都會上漲,這些炒作者吸走大量的財富,卻把成本留下來給眾人分攤(上漲的各種費用),而政府部門卻又視若無睹,這不是件很妙的怪現象嗎?
革命前
富人3000萬
窮人30萬

革命戰爭+迫害後
富人3萬
窮人6萬
這樣有比較好??
如果林同學真的不學無術
為何林同學的鄰居沒有個個月領8萬?

有多少人能賣掉唯一的房子
然後梭哈兩次?
如果他當初買鴻海或 台積電或華碩或大立光股票
到現在也是有錢人

人家當初他爸爸買房被房貸
是他爸努力下來
買房買股買地也是理財投資


abc003 wrote:
資源錯配:為什麼央行...(恕刪)
版主這篇感想給了一個啟示,就是有個富爸爸才是王道啊!不然就要中獨得的樂透,才能階級翻身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