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覺得荒謬
今年看覺得好笑
每個人都有父母
又不是自己地上發芽長出來的
沒有富父母怪別人的父母?
不滿意的話自己當那個富父母或是不要生
容易成功的年代這些抱怨的人的父母怎麼沒成功?
很多人講的平等很好笑
每個人都一樣的話還要DNA幹嘛
通通國家統一生產就好了啊
要嘛認命
不認命就努力
不努力又不認命去買彩券
如果覺得自己是人才
覺得台灣不好
可以出去發展
去高收入國家當勞工
不然去低收入國家當老闆
我生活和工作要接觸的人比較多一些
遇到一些人有自己是人才的錯覺
然後怪天怪地 怨政府怨父母
自己懷才不遇
其實只有一張愛強辯的嘴
社會現在普遍都仇富
有錢有能力或是只是卡年資的人
賺得多他們的稅也繳得多
不然至少他也錢花得多
又不是賺得多的人把錢拿去貼壁紙導致金流消失
社會越仇富
沒人想變有錢
變有錢也不敢花錢
大家就越窮
有個叫達克效應的有趣的理論
我覺得也符合這些網上仇富的人
真的別再說人家幸運精蟲了
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
改變不了過去
至少讓自己的下一代覺得自己幸運吧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渣物渣人 wrote:
有些人只看到別人成功確沒看到別人的成功原因
成功人士1一般朋友很多 你不用看他有多少錢而是看他能借到多少錢
2有眼光
3是執行力
你知道為什麼大公司出來的人比較容易創業 1他有關係網 2他瞭解自己行業生態
當年小米的雷軍當年是金三軟件出來的 創辦小米之前去融資 別人說你的名字就值上百萬 千萬美元 別人都不問你有什麼項目
一般人腳踏實地做事還是很重要的
記得中國有一個村做情趣內衣 照樣做得風生水起
中國旗袍 lo裝各種國牌
我可以說都是先是設計 做出一件樣品 然後接受預定 定多少做多少 幾輪預定下來之後就不在做 成絕版
起碼那些人沒多少餓死的
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做倖存者偏差?
成功者只是因為有錢所以在良性循環裡,如此而已
有社會科學家把一組實驗組父母出生在窮人(約幾百人)送中產階級家庭裡做實驗,長期追蹤20年的發展
和「對造組」留在原來貧窮家庭,教育機會、人脈、工作機會、高儲蓄率、不用繳房租等等、父母給錢創業機會高
第一組明顯比第二組的組別成功機率要高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