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多少,對我一個月領22k的老百姓有影響嗎?

atoss888 wrote:
有些人老是說陸客會帶動國內市場經濟,工作需求當然會變多..
到底是多多? 佔GDP幾趴?
難到我們真的只能依靠對岸? 沒陸客就沒法活
希望大家理性點看事情..因為陸客不給來是對岸決定的.


請自行GOOGLE"一張訂單 撼動台灣製鞋霸業"
根據統計,製造業一年貢獻台灣約三成的GDP, 受雇人口約占台灣二四%,當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再,台灣損失的不僅是工作機會,股市市值、稅收、因外銷收入帶動的國內消費,都將被連動。
===================
台灣人現在最有興趣的是.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南進西進等問題.有多人能想十年後台灣的未來?台灣的優勢.基本上台灣沒有天然資源.有的就是人而己.經濟能起飛是勞工.當年很多因素.台灣說要發展觀光.我不知道觀光能養多少人.但當台灣的製造業要倒.陸客不來了.台灣能賺外國錢的產業剩下什麼?台灣人賺台灣人的錢是沒有用的.你拿你父母的錢能生活.可是你父母如果不出去賺外面的錢.你家受不了.這就是現實.

當機器人取代台灣最大的產業優勢.台灣勞工還剩下什麼來拼?連發展觀光都要看顏色.台灣真的沒救了.現實就是錢在人手上.人家要給誰賺是人家的事.想賺人家的錢就巴結點.90度鞠躬剛好而己
toocck wrote:
請自行GOOGLE"一張訂單 撼動台灣製鞋霸業"
根據統計,製造業一年貢獻台灣約三成的GDP, 受雇人口約占台灣二四%,當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再,台灣損失的不僅是工作機會,股市市值、稅收、因外銷收入帶動的國內消費,都將被連動。
===================
台灣人現在最有興趣的是.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南進西進等問題.有多人能想十年後台灣的未來?台灣的優勢.基本上台灣沒有天然資源.有的就是人而己.經濟能起飛是勞工.當年很多因素.台灣說要發展觀光.我不知道觀光能養多少人.但當台灣的製造業要倒.陸客不來了.台灣能賺外國錢的產業剩下什麼?台灣人賺台灣人的錢是沒有用的.你拿你父母的錢能生活.可是你父母如果不出去賺外面的錢.你家受不了.這就是現實.

當機器人取代台灣最大的產業優勢.台灣勞工還剩下什麼來拼?連發展觀光都要看顏色.台灣真的沒救了.現實就是錢在人手上.人家要給誰賺是人家的事.想賺人家的錢就巴結點.90度鞠躬剛好而己


請自行GOOGLE"一張訂單 撼動台灣製鞋霸業".......

我們講的是觀光業對吧..
難到我們真的只能依靠對岸? 沒陸客就沒法活?
希望大家理性點看事情..因為陸客不給來是對岸決定的.
atoss888 wrote:
我們講的是觀光業對吧..囧
難到我們真的只能依靠對岸? 沒陸客就沒法活?
希望大家理性點看事情..因為陸客不給來是對岸決定的.

這種事沒有對錯,只是一種選擇!
其實領22k也可以活,只要看事情的標準一致就好!
atoss888 wrote:
陸客不給來是對岸決...(恕刪)

商業不是就該這樣嗎?

鼎王 90度鞠躬.為了薪水
FedEx聯邦快遞不顧一切使命必達.廣告
銀行的頂級卡.不在乎你任性使命必達
醫院的VIP.有錢醫生也是會有優待的
颱風天 7-11還是有開.再怎麼委屈還是要工作
有學生敢跟老師說.你教這東西沒有用.你的課我不想上嗎?(這也是跟錢有關)
台灣職場上使命必達的事少了嗎?
我覺得不要錢的最大.要錢就巴結點.
有那個膽去跟你的老閭說要求太高.還是跟你爸媽反抗嗎?口頭上的一句話.搞的全部的人背後果.我想這是大家的選擇也沒什麼.大家也別埋怨什麼.
phanton wrote:
觀光客來台灣,食,衣...(恕刪)

您要陸客我不反對但:


有了陸客,台灣人找工作薪水比較多了還是少了?
台灣人出門旅遊住宿費是多了還是降了?
飯店業者住宿費提高那麼多,今天飯店員工底薪30K以上,加班另計再說好嗎⋯⋯
不然來了陸客降低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品質,但物價越來越貴。


您寫的看似很有深度,但現實勒?
現在陸客少了,我很好啊

chiashin wrote:

15年前,我一個表...(恕刪)

18年前我大學剛畢業,起薪29000,半年內46800
22年前,我在中油打工,時薪110


那時候沒陸客感覺好多了,陸客一多這幾年,您說薪水高了還是掉了?


20幾年前, 我還在唸書的時候, 我自己的親戚是做廣告社, 主要業務是畫商業廣告看板
一張街頭大型電影看板收費30~50萬台幣, 5個人要每天工作10小時畫一個禮拜,如果是大檔的巨片,
光是看板就要6張, 所以常態性畫工大約30人, 連同安裝工, 行政, 司機, 員工大約40人
後來買了大圖輸出機, 兩天可以出圖一張, 品質比畫工勝過10倍, 員工剩下8人, 最後剩下3人

15年前我在桃園的客戶, 工廠1200人, 裡面薪水相對比較高的師父級員工大概將近100人
15年後同一個客戶, 同一個廠區, 產能是15年前的5倍, 工廠人數280人,透過自動化, 需要師父級的應該不到20人
15年前他的毛利20%, 15年後他的毛利剩下8%,

如果依照你的邏輯, 我是不是應該建議他回到15年前,
把自動化拆了, 改用人工, 維持當初1200人的規模(依照產能需求來看則是需要6000人左右)
你覺得這個工廠還活得下去嗎?

kws0130 wrote:
18年前我大學剛畢...(恕刪)
kws0130 wrote:
18年前我大學剛畢業,起薪29000,半年內46800
22年前,我在中油打工,時薪110


那時候沒陸客感覺好多了,陸客一多這幾年,您說薪水高了還是掉了?

看 225F
我覺得.很多行業都被機器取代了.以前的紡織公司.現在的電子公司.未來的製鞋業
最近幾年.台灣勞工的休假增加了.為了救失業率.一堆人送進高等教育.薪水取決於重要度.當比不上機器人.就只能領的比機器人低
這幾年收入下降.這跟陸客完全沒關係.而是失業者增加.商業低迷.去查查歐洲金融機構無人化要裁多少人.客服 080要自動化要裁多少人.你就知道未來是要拼機器人

而陸客.是讓這些製作業失業者.有觀光業可以做.至少可以賣水果吧.我今天會去一個餐廳.他門口就有專業小蜜蜂.賣梨子給陸客.人家是一小箱一小箱賣.我問 20公尺外的水果行老閭為什麼不租.小蜜蜂 3.4組人都忙翻了.他回答.他不會那樣賣.沒小姐嘴巴甜.我只能說有能力的人才有賺錢的機會

這例子就是告訴你.同地方.台灣人窮的沒能力買水果.讓有店面的水果行關門了.做陸客生意的小蜜蜂還活著

kws0130 wrote:
18年前我大學剛畢...(恕刪)


20 年前薪水高,是因為當時大陸還在鎖國時代,台灣競爭少,佔有大部分美國市場。但現在不僅大陸產品取代台灣製,連東南亞跟印度都要起來了!台灣競爭這麼多,當然境況越來越差,除非大陸回到當年鎖國一窮二白的時代,不過這個當然不可能。

台灣薪水停滯二十年,是因為大陸人的關係沒錯,但不是因為陸客來不來。你如果不肯認清現實,改做新的營生,還在幻想二十年前的美好時光,台灣的薪水真的還會停滯二十年。

kws0130 wrote:
您寫的看似很有深度,但現實勒?
現在陸客少了,我很好啊


看看科技公司放無薪假,但是我很好啊!!


自私自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