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8000 wrote:
這麼誇張...
醫學系是有多難考呀?
該不會成績要全校前十名
看到這邊忍不住回8k大的文
雖然我對8k大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但還是得說8k大,您這次真的太天真了
醫學系在我們那個年代,有些學校的全校前三名還不一定考得上(那時候有醫學系的大學還比現在少好幾間)
家長們選校的標準,則是看該學校每年考到醫學,牙醫,中醫的總量來評比
有名的明星學校,大概平均每年能考上2-30多個名額
地方高中,能錄取到十幾個左右已算是相當好(都會掛紅布放鞭炮)
另外如果成績好但無心走醫科不念第三類組,可能就是走二類組,台大,清交大的理工科系
在當年那個也沒有針對重點科目加重計分的年代,能考上這些二類和三類第一志願的人
每一科都必須很高分才行..所以有些考上醫科的同學可能國英文還比一類的強..
如果您當年走的不是高中體系,就算是高中體系,但沒進過資優班,或是念過明星學校
可能很難了解,甚至以為很簡單..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65867905
owlowlowl0212 wrote:
而比這種最頂尖的低一點的(還是很頂尖 譬如醫學院後段學校)才去當醫生
醫生只是把他7年學到的用出來
絕大部分並沒有新的東西
...(恕刪)
+1
其實注意觀察醫生每天的工作都是routine的工作,
每碰到一病人醫生大腦只就重新跑一次flow chart(從問診到開完處方)
都沒什麼用到大腦去做新的研發
所以,若把高中大學PR99頂尖人才的大腦全部都鏽蝕在routine工作上真的很可惜
況且台灣頂尖人才去唸醫學系的風氣已百年了,但台灣人平均壽命也沒因此比人家長,所以真的可惜
如果可以,把七年所學全部程式化輸入機器人大腦,不如由機器人取代去問診算了
(也許人命關天,不可以吧,)
owlowlowl0212 wrote:
所有的學生(醫學院的)只想畢業考資格去賺錢...(恕刪)
+1
從台大醫學系自費的比公費的分數高很多,就可看出是急著要出師賺錢心態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