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人的一些好奇,請別見怪。


fedora wrote:
來台灣大概會很失望吧,台北頂多算大陸的 2~3 線城市,除了101大樓那一帶區域比較繁華外,其餘地方都是低矮的老舊房子。台中、高雄,大約3線城市,其它地方就鄉下農村了。...(恕刪)

所以大陸人去香港應該也很失望吧?
除了金融區以外, 房子都比台北還要破爛(雖然說沒地震的關係, 普遍蓋得比台北還高)

另外, 全球大概算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蘇黎世
除了天然風景漂亮以外, 你真的會覺得蘇黎世就是鄉下農村, 大陸一個五線城市房子都蓋的比蘇黎世更好
全蘇黎世最高的房子只有36層樓126公尺高
Prime Tower
然後其他市中心房子很多都是百年前的地基定期整修而已, 想拆還不能拆哩....

所以我真搞不懂用房子來判斷一個城市的先進與否是哪裡來的邏輯?

懷托摩 wrote:
1. 在台北市的台湾中油加油站工作的硕士毕业加油工,5年工龄,月税后收入大致多少?
2. 在台北市信义区松仁路3号中油大楼工作的OPIC采油工程师(硕士毕业,5年工龄),月税后收入大致多少?



台灣薪水說法都是講稅前,不談稅後。

我的大舅子在中油大樓上班,他是台大博士畢業,之前聽他的說法,剛進中油年薪約近百萬,4年左右會達到約150萬,然後就每年隨年資微調,除非有再級別升遷。

加油站的加油工一般是工讀生,就算是碩士畢業,也是時新1**元台幣比基本工資略高,不會多高,加油站的老大應該是站長,無論做多少年,年薪我認為不會破百。我有一個小學同學高中課後在家裡附近中油加油站打工,幾十年了,現在是站長,只是都沒連絡。

台灣的中油公司待遇沒辦法跟中國中石化比,如果你是中石化職員的話,無論是約聘或正職。

阿啡 wrote:
台灣薪水說法都是講...(恕刪)


谢谢您的回复,了解了。
我是中国中石化的正式员工,看来台湾中油,无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比中石化收入高。

meridian wrote:
所以大陸人去香港應該也很失望吧?
除了金融區以外, 房子都比台北還要破爛(雖然說沒地震的關係, 普遍蓋得比台北還高)


之前和幾個北京清華碩士生在學校宿舍玩雙升,在學的靓妞真的會說台灣房子真的很老舊,比想像差很多,另一個畢業生說不可以這樣比,就算是一般舊房子裡面裝修、實用性差很多,房子外觀、結構較難處裡,內部差異大。我告訴他們範圍太大的比沒意義,我覺得討論輸的人該如何處罰較有意義。

懷托摩 wrote:
谢谢您的回复,了解了。
我是中国中石化的正式员工,看来台湾中油,无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比中石化收入高。


你會不會太客氣了,我之前在北京幫某家醫院面試機電主管崗位,一個8年經歷中石化約聘的項目經理來面試,他的要求待遇是3萬人幣/月,稅後,他說他的目前待遇是25000人幣,但最後結論醫院付不起。我徒弟他老婆記得是在北京中石化上班,他們夫妻倆3年前買了400萬RMB的房子,我徒弟的薪水我清楚,所以他是靠他老婆才能買這樣的房子,開寶馬。中石化薪水應該很高,早期的還有配房。

阿啡 wrote:
之前和幾個北京清華...(恕刪)


我觉得台湾政府和人民都不太重视建筑物外部维护,民主自由只是个借口,全世界民主自由的发达国家多了去了,没有一个像台湾那样的。

还有,台湾人喜欢骑机车,真是无法理解。我只能用传统出行习惯来解释。

阿啡 wrote:
你會不會太客氣了,...(恕刪)


我说的是真的。中石化是国企,薪酬制度非常死板,也就是论资排辈,跟能力没多大关系。8年工作经历,如果在国内,薪酬2.5万绝不可能,如果是外派海外项目,那倒是正常水平。

在北京400万的房子,也就一居室,比较艰苦。但一般工薪阶层,靠自己那点薪水,也要奋斗多年,可能通过贷款,或有双方父母帮助。总之,中国一线城市,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实际生活水平并不比2、3线城市高。

懷托摩 wrote:
我觉得台湾政府和人民都不太重视建筑物外部维护,民主自由只是个借口,全世界民主自由的发达国家多了去了,没有一个像台湾那样的。...(恕刪)

香港更糟糕啊, 一般居民店面招牌都凸到對家去了, 台灣相對還收斂些

台式的民主是過度民主, 也就是以前那首歌所描述的: 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

懷托摩 wrote:
我觉得台湾政府和人民都不太重视建筑物外部维护,民主自由只是个借口,全世界民主自由的发达国家多了去了,没有一个像台湾那样的。


民主自由是真正的理由,因為一棟舊大樓有上百位住戶,只要有一家不同意,就不能拆掉重建,你去翻翻台北有多少都更(就舊大樓改建)成功的案例就知道了。現在台灣極度強調人權,所以落入多數人要服從少數人的怪象。


懷托摩 wrote:
还有,台湾人喜欢骑机车,真是无法理解。我只能用传统出行习惯来解释。


交通工具就是到目的地的工具,如果騎機車所花的時間是汽車不到一半,你會選擇??汽車還有停車問題,有時候,目的地根本沒位置停車。台灣地不大,通行距離短,是機車盛行的主因,就有統計,台灣人騎車,平均一天也十來公里的距離而已,這不是出行習慣問題,而是方便性問題。

懷托摩 wrote:
我觉得台湾政府和人民...(恕刪)


我直覺你是住北方的城市。簡單來說,對老百姓來說,由奢入儉難,已經有的要取消難,但是這樣子的結果,主要是以前老蔣並沒真的全力建設台灣,當時想的是反攻大陸,所以我認為須歸咎在主政者,他須負較大責任。

有時看別人家的事物須從他們家的觀點往外看,小時候我會喜歡騎摩托車,真是方便,但現在長大了,騎摩托車只是為了騎而騎,台灣屬南方老城市的設計規劃,在一些早期發展的老舊城市,道路小,而現在車流量大,我老家在三重(CNN新聞摩托車海的地方),在40多年前曾經被徵收土地,房子退縮2次才能做成兩邊各一線道路,老家房子到現在一樣無人整修,而此道路現在已遠遠不足,在台灣很多地方開車很痛苦,所以現在我喜歡住新市鎮或郊區。這是生活上的想法觀感。

北京道路很大,100米、70米寬的一堆,但是尖峰、半尖峰一樣不足;北京可以限制5環內禁止騎摩托車,非北京牌照平日不能進京等各種措施,而台北為什麼不行?說實在的,台北人政治上很凶悍的。我支持開車進台北市進城稅、空污稅種種措施。其實,在北京交通需花的時間、效率是台北人很難想像的差,但生命會找到出口,會逼著找到另外提升效率的方法,比如高德地圖直接會告知告道路流量,行車時間及路線,台灣連官方的都沒有,北京敢做,但台北呢!

不能一直爆料台北差的,晚點再報一下北京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