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28000 要請到人真的有點困難
我們公司是食品公司 職務業務司機
底薪33000 含獎金隨便都破40000
最主要是我們新進三個月有考核 考核過關底薪加3000 基本上都會放水過關
再來就是每年都會加薪 最少最少加500 最多加3000
忘了說我們如果有達到業績 獎金是×2 休假是月休六天 年終看表現最少也有一個月底薪
但是我們還是請不到人
看了這篇也滿有感覺

我自己在2012年底到桃園一家國內家電大廠(聲X)面試
振動工程師, 主管說要開發滾筒洗衣機
工作會加班, 沒有加班費, 沒有住宿補助, 也沒有宿舍, 我台北人
月薪開給我31K, 還特別告訴我這是國立大學碩士的待遇喔... 年薪約14個月
我聽了整個沒動力

後來到現在的公司, 雖然月薪41K, 還有加班費, 但年薪75W以上, 還有成長空間
但是陸資企業. 台灣許多本土公司給的真的偏少, 難怪流動率高, 無法累積研發能量
小太陽男孩 wrote:
日前我老爹跟我談起薪資結構的設計
才覺得 這真TMD的是門學問!!
我們公司約80人左右
假設整體薪資水漲船高 每人+1000元
作業員領到的是27k
(我個人知道很少 27k過生活很吃緊 遑論還要娶妻生子)
(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都42k了 =..=)
但先不討論27k多與少的問題
整體起新+1000 * 公司80人 = 每個月人事成本增加8萬
一年12個月 = 人事成本增加96萬
而且是加了就回不去喔 每年都要多花近100萬

要多做多少生意 才可以把這100萬賺回來嘞?!

怎不會算說現在員工可能對薪資不滿,人力流動頻繁
依個人表現進行加薪
不只降低流動率
(流動率增加又需要人的話,代表有人除了需要在線上生產外,也需要額外負擔帶新人的工作)
且如果貴公司的出貨品質也可能因為加薪,員工開心指數拉高
間接提升良率
減少不良率打回而增加的成本
算一算,其實每年沒有多花近一百萬
良率拉高到一定程度,還有機會可以跟更大更好的客戶接洽
增加利潤

如果貴公司的產品是可以讓員工員購的
讓員工員購也算是小賺一點錢回來這樣

只看增加的成本
沒看背後可能的利潤...
bowen780319 wrote:
如果想要罵新水低的人請先查一下行情...(恕刪)

請問薪資行情的標準在哪?
大家用這薪水徵人我也用這薪水來徵? 要爛一起爛? 要找不到人就一起找不到人??

人才 各家企業都在搶 想在茫茫人海當中找到人才來幫你賺錢 這是需要投資的
多花點錢吧 搶到人才=公司發財 不然國內外企業為何願花大錢去挖角或徵人 難道以為企業是笨蛋還是錢太多嗎....

好矛盾的求才條件......


26~35k 和 英文精通業務應該無法並存的


最近怎都一堆無能老闆上來發文徵不到人…

周濟民 wrote:
能跟外國人一般對談而已
這種能力真的是沒值什麼錢吧!
學生時期有認真一點的
一畢業就具備這種能力了


問題是我當年剛畢業甚麼都不會
連跟外國人對談的能力都沒有的時候
薪水就不只26K了.....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yrc wrote:
都是個人淺見,隨便...(恕刪)


咦....遇到個內行的喔....
可以跟外國對話的業務你開的底薪當然會找不到人﹐ 有這樣能力的人看得工作起薪都4萬起跳。 貴單位提出的績效獎金也要看你們的產品是否賣的出去吧。。。 而且﹐ 有業績壓力的工作能夠接的人也不多﹐ 你們條件開那麼高﹐ 薪水卻那麼低﹐ 我們在找工作所設定的條件根本就直接過濾掉了﹐ 難怪沒人來應徵。

請先評估你們要的是什麼樣的業務﹐ 要有能力就要給予足夠的薪水﹐ 前面可以用高薪來要求業績﹐ 後續再看實際能力來談獎金﹐ 不適用的3~6個月就可以刷掉再找新的了。 起薪高一些﹐ 貴司要提什麼條件都好談﹐ 起薪低就算找到好人才等到做到有一定心得之後就會跳到更高的位置﹐ 不然就是逼自己出來自己做。 好好想想吧~~

megal678 wrote:
這篇文章掉出好多魯...(恕刪)

台灣慣老闆跟魯蛇 是想輔相成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