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22K是台灣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mariase wrote:
屠宰場在台灣似乎並...(恕刪)

十五年前我去做過,晚上十點上工,做到凌晨五點市場開市,一天工資2000新台幣,在台中建國市場
算一算加放假超過50K,那時年輕人超少,現在薪資更高......應該只剩老人與外勞
既然要做屠宰,空缺這麼多,何不找個薪資高的?
澳州屠宰年薪55000換算成台幣約1250000,再除以3(澳洲花費)=410000/年 新台幣
台灣屠宰年薪50000*12(不包含年終)=600000/年 新台幣
你要去哪個?

navyrada142 wrote:
十五年前我去做過,晚上十點上工,做到凌晨五點市場開市,一天工資2000新台幣,在台中建國市場
算一算加放假超過50K,那時年輕人超少,現在薪資更高......應該只剩老人與外勞
既然要做屠宰,空缺這麼多,何不找個薪資高的?
澳州屠宰年薪55000換算成台幣約1250000,再除以3(澳洲花費)=410000/年 新台幣
台灣屠宰年薪50000*12(不包含年終)=600000/年 新台幣
你要去哪個?

台灣許多工作的薪資與15年前相比並無成長,甚至還倒退
另外104看到的某屠宰場徵才日薪為男1600(較粗重)、女1400

澳洲物價並非全部項目都是台灣的3倍,而且身為外勞省吃儉用存回國內花才是常態
外食餐廳價格昂貴,但超市的肉品、牛奶等價格卻是十分便宜
要衡量消費差異應以外勞期間生活上會購買使用的東西做評估考量較為合適

不過各種面向分析評估仍然不如現實所反應出的實際結果
這幾年年輕人的選擇已經說明了哪邊的工作比較好
說直接一點,屠宰業的環境+大夜班+假日加班,一個月50K,誰要做啊...

mariase wrote:
台灣許多工作的薪資...(恕刪)

台灣許多工作的薪資與15年前相比並無成長,甚至還倒退
另外104看到的某屠宰場徵才日薪為男1600(較粗重)、女1400
~~~~薪資沒有成長?GDP是假的嗎?好!假設就有如你說的"台灣15年來薪資沒成長",難道這些在位的人無法"自我成長"嗎?經驗不會累積嗎?不會想往上爬嗎?回答都不會的人,領最低薪資也只是剛好而已!
澳洲物價並非全部項目都是台灣的3倍,而且身為外勞省吃儉用存回國內花才是常態
外食餐廳價格昂貴,但超市的肉品、牛奶等價格卻是十分便宜
要衡量消費差異應以外勞期間生活上會購買使用的東西做評估考量較為合適
不過各種面向分析評估仍然不如現實所反應出的實際結果
這幾年年輕人的選擇已經說明了哪邊的工作比較好
麻煩用平均值+稅來比好嗎?那我拿珍珠奶茶到澳洲不就貴到爆?
說直接一點,屠宰業的環境+大夜班+假日加班,一個月50K,誰要做啊...
誰要做?沒人要做就外勞做了,然後自己選擇環境好,周休二日,拿22K....接著開始嫌棄台灣對你不友善,出國打工,到澳洲屠宰業,環境+大夜班+假日加班,在澳洲生活領的薪水,換算跟台灣差不多,那為何不在台灣屠宰業?
總而言之不過去打工作台勞而已,這些人在澳洲做基本的工作,回台灣還是做基本的工作,去東南亞,還是做基本的工作,不要以為去先進國家打打工,本質就會提升,沒這回事!
prozacist wrote:
社群網站我也有看,...(恕刪)


這次COMPUTEX有個很低調的專區留給了許多小規模的新創公司 商品服務內容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有些土炮有些是大廠擠來裝新創 其中也不乏在產品 服務層面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東西 會場裡創業家 育成中心加速器 天使投資人 創投等等齊聚一堂 這種有創新點子的人去找金主 有錢的人找尋有機會的投資標的已經自成一個完整體系 重要的是現在已經不是當年你要租個廠房 搞台射出機才能來創業的時候 現在只要你有一個創新的商業點子 或找出一個新形態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從輔導 資金 媒合平台都擺在那裏 這些人搞不好比創業者自己更了解該怎麼創業經營 更希望把機會給出去 這些Startups失敗也不要緊 他們也不用拿整貨櫃的產品去填海 只需要搞清楚為什麼別人對他們的產品服務沒興趣 團隊的表現哪裡出問題 下次再來就好
我覺得台灣有一部分的問題是缺乏想像 你看隔壁樓還在砲政府該不該鼓吹去投新創 為什麼在之前寧可要年輕人去打零工當度假 也不鼓勵青年創業跟投資新興產業就不談了 如果是這樣的模式 會不會比去澳洲殺牛除草更有將來性?

mariase wrote:
屠宰場在台灣似乎並...(恕刪)


你這算錯了吧~
我弟弟就在屠宰場工作~一小時16塊
他一天九小時, 工作八小時+(一小時清潔跟準備)
算一算一年也是33000左右澳幣
澳幣3萬3稅金是15%
澳幣3萬七以上稅金是先繳4650在繳45%稅金
以前澳幣最強 約1:30, 我弟真的年薪看上百萬(未稅)
現在澳幣大跌1:23
白工繳完稅金年收入65萬台幣, 黑工免繳但完全沒保障(出事再跟台灣外交部求救, 或是po網怨恨台灣鞥府不幫忙)
我覺得滿好笑的怎麼都不怨恨澳洲政府冷漠??
每半年要換工作, 都會有一兩週空窗(很多工作的都跑去玩, 花錢去)

澳洲消費貴 除非你真的很省, 很省~~
澳洲保險費用也很高, 再來要購車澳洲大到不像話,農場又在偏避處, 住宿(就是學生時代的四人宿舍)

那比起來在台灣切肉有差很多嗎?講難聽的只要月薪四萬c/p值就贏澳洲, 五萬打趴澳洲


navyrada142 wrote:
台灣許多工作的薪資...(恕刪)

薪資成長與GDP成長是兩回事,國外報告台灣是極少數GDP成長但薪資所得卻下降的國家
工作上的自我成長與整體薪資所得成長是兩回事,無法混為一談
至於哪邊的工作好不用爭執,找的到人就是好工作
找不到人請直接說待遇給不起只好找外勞,嫌人不願意作沒有意義
從同一個公司,同一職務,不同時點的薪資比較
就知道薪資倒退有多慘了

我2003年研究所畢業進某公司工作起薪44k
後來離職到別的公司
2011年我任用了從我第一家公司離職過來的一個助理
她進那家公司的學歷職務跟我當初一樣
但起薪只有38K

所以我認為薪資降低是社會問題>個人問題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我2003年研究所畢業進某公司工作起薪44k
後來離職到別的公司
2011年我任用了從我第一家公司離職過來的一個助理
她進那家公司的學歷職務跟我當初一樣
但起薪只有38K

所以我認為薪資降低是社會問題>個人問題
-----------------------------------------------------------

1.薪水是機密的問題..同樣研究所,同樣職務,同樣工作內容,大家起薪會不同
你44K,別人不一定是..更何況每個人學校不同,工作內容不同..排列組合,薪水會有不同
2.你任用過來的助理,你薪水有補齊??補到44kUp?
3.環境在變,一家公司有風險期,成長期,持平期,衰退期..薪資結構反映好像也是
公司風險期,成長期,薪水高,相對的工作壓力大.衰退期,大家就是做吃等死,基本維運而已

lml640707 wrote:
從同一個公司,同一...(恕刪)


可是我1994年退伍進某聯字頭公司當研發工程師, 給我起薪38K! 現在當年我工作部門分出去獨立成立的公司, 給研究生的起薪據說已經到70K以上. 更何況當年該部門一年也才招十幾個人, 現在是一年招幾千人, 現在比以前容易進去的多.

現在啥都是M型化, 年輕人的能力M型化, 起薪當然也是M型化.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DannyHwang wrote:
可是我1994年退伍進某聯字頭公司當研發工程師, 給我起薪38K! 現在當年我工作部門分出去獨立成立的公司, 給研究生的起薪據說已經到70K以上. 更何況當年該部門一年也才招十幾個人, 現在是一年招幾千人, 現在比以前容易進去的多.

2303和2454這兩家十幾年前就已經完全分家了吧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