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22K是台灣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


Pan.tc328 wrote:
1.薪水是機密的問題..同樣研究所,同樣職務,同樣工作內容,大家起薪會不同
你44K,別人不一定是..更何況每個人學校不同,工作內容不同..排列組合,薪水會有不同
2.你任用過來的助理,你薪水有補齊??補到44kUp?
3.環境在變,一家公司有風險期,成長期,持平期,衰退期..薪資結構反映好像也是
公司風險期,成長期,薪水高,相對的工作壓力大.衰退期,大家就是做吃等死,基本維運而已

在我這行有制度的大公司
同部門同職位同學歷的新人薪水絕對是單一價
至於44K也太小看人家了
我那個助理現在可能已經邊際稅率>20%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討論社會層面問題以個案看較易產生偏差
若以政府統計數字觀察
2000年平均初任人員薪資24,681,消費者物價指數89.82
2014年平均初任人員薪資25,634,消費者物價指數103.97
初任人員薪資成長幅度落後於物價指數
應可說為15年來初任人員薪資名目成長但實質衰退
lml640707 wrote:
2303和2454這兩家十幾年前就已經完全分家了吧


不太瞭解您這話要表達的意思.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我幫你查了一下 是1989...(恕刪)


1989台灣股是第一次上萬點,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大家都在炒股票與搞六合彩,經濟轉型,低階勞力工作缺人,所以台灣十四項建設引進外勞,有輕鬆錢可賺,為何要賺辛苦錢?不可否認,每個時代都有草莓族!
DannyHwang wrote:
不太瞭解您這話要表...(恕刪)

我想你指的是這兩家
那兩家公司的營業內容差很多
一家是Foundry一家是Design house
in house跟分家對man power的看法完全不同
再來1990年代有股票分紅
2016年沒有了
現在70k的月薪
實際收入可能還比不上1994年的38k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我想你指的是這兩家...(恕刪)


我待過我怎會不知實際收益差多少? 當年不是每個人都可領股票的, 新人得做滿兩年才能轉紅利制, 紅利制是用兩年為單位, 等於是要做滿四年才能領到可觀的股票, 另外還規定不少比例的股票得鎖在公司集中保管. 不少同事小孩已經出來工作進入那些公司, 現在70K的加上股票現金紅利, 差不多是當年領紅利制跟現金制的平均, 嚴格說起來是沒領的比較差.

PS. 當年如果換紅利制, 薪水可不是38K, 而是變成28K! 等於是拿用股票來賭薪水.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mariase wrote:
薪資成長與GDP成...(恕刪)


"勞動部與教育部16日同時公布追蹤4個年度大專以上畢業生就業資料大數據。在120萬名樣本中,碩士、博士多投入平均薪資較高的專業、科學、製造及技術服務業,大學、專科則有近8成投入服務業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教育服務(安親班、補習班等),且平均薪資約在2萬3千到2萬5千元之間"

台灣服務業應該不會說找不到人然後找外勞吧!

navyrada142 wrote:
"勞動部與教育部16日同時公布追蹤4個年度大專以上畢業生就業資料大數據。在120萬名樣本中,碩士、博士多投入平均薪資較高的專業、科學、製造及技術服務業,大學、專科則有近8成投入服務業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教育服務(安親班、補習班等),且平均薪資約在2萬3千到2萬5千元之間"

台灣服務業應該不會說找不到人然後找外勞吧!

多少人投入該產業與產業需求多少人是兩個不同的數字
是否缺人無法僅看單一方數據

mariase wrote:
多少人投入該產業與產業需求多少人是兩個不同的數字
是否缺人無法僅看單一方數據(恕刪)


"以台灣的現況為例,台灣的服務業多數規模不大,如早餐店、手機店、便利商店、餐飲、仲介業等,所需要的職員祇是會計、廚師、店員、服務生等,除少數具品牌,上市/櫃連鎖加盟店之外,高階人力需求有限,致薪水普遍停滯。再者,專上畢業生的供過於求,也壓抑了服務業白領階級的薪水。而人才低薪必造成外流,在產業未空洞化之前,人才就先空洞化了。因此,未來服務業勢必擴大規模、加速國際化,精進商業模式,方能創造高階人力需求,營造薪資漲升的空間。"
--
#服務業 #薪資水準
低薪問題癥結出在服務業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www.npf.org.tw/1/15174

知道問題點卻視而不見

navyrada142 wrote:
"以台灣的現況為例,台灣的服務業多數規模不大,如早餐店、手機店、便利商店、餐飲、仲介業等,所需要的職員祇是會計、廚師、店員、服務生等,除少數具品牌,上市/櫃連鎖加盟店之外,高階人力需求有限,致薪水普遍停滯。再者,專上畢業生的供過於求,也壓抑了服務業白領階級的薪水。而人才低薪必造成外流,在產業未空洞化之前,人才就先空洞化了。因此,未來服務業勢必擴大規模、加速國際化,精進商業模式,方能創造高階人力需求,營造薪資漲升的空間。"
--
#服務業 #薪資水準
低薪問題癥結出在服務業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www.npf.org.tw/1/15174
知道問題點卻視而不見

因此,未來服務業勢必擴大規模、加速國際化,精進商業模式,方能創造高階人力需求,營造薪資漲升的空間。
這是產業面的問題,與員工個人層面無關
與開版所提的說法相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