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你的文章挺好的
不過運用反省、自我省思方式這效果恐怕不好
loser們的腦袋大多都在一個死胡同裏打轉,跳脫不出這個回圈
如果腦袋夠好,早也不必有這類文章,早就跳脫低薪窘境了
說到底,台灣的教育真的不佳
你會發現台灣人幾乎很“死腦袋”,導致現在原地踏步的窘境
我想外國也差不多類似這樣,只是嚴不嚴重而已
台灣有個很嚴重的觀念,只要一提到“創業”
就是一片哀嚎……
更不用說,一大堆父母級別的會反對這類思考
久而久之,台灣人就幾乎喪失動力了

我期待你哪天打個如何跳脫低薪窘境的方法
這會比自我省思方式要有用些

yagami7215 wrote:

在勞動力市場裡,不可能全部都是資本家、主管、高階技術人員.....

絕大部份的人都只是基本的作業員、助理職務

這些人大多在勞動市場裡領中位附近的薪水。政府的責任就是讓這群領在中間附近薪水的人,能夠安居樂業

但現實是,這些薪資中位的人,根本無法安居,也沒有辦法樂業。而你的解決方法是叫這些廣大的基層人員都想辦法去當資方、當主管... 全部人都當老闆,誰來替你打工?

再重覆一次,這些基層人員,領中位的薪資是合理的。問題是我們的勞動力市場,中位薪資無法提供穩定的生活條件。這就是政府的責任


針對你的文章回答(非你個人)
其實這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AI已經崛起,正準備要取代那些低價值的工作了
如果政府為了維護低端人口而拒絕AI
這真的是政府保護了低端人口,但這樣好嗎?

首先,你已經認定你不可能是高階頂端人員(你已經輸在思維上了)
想依賴政府政策保護人民(你已經承認你毫無上進的能力,你需要政府的保護傘)

說得現實一些,沒錯,你要是趕不上時代變化,你真的就是被淘汰的那個人
自我能力的提升,不僅僅只是跳脫死胡同而已,還是在險峻中求生存
現在台灣的情景,就是在淘汰那些無法適應未來的人
未來是精英的世界……(我是這樣認為)

題外話,AI取代低價值工作,其實會創造其他工作機會
但不是你所以為的那樣,你反而要比以前要更有思考能力才行
gacia_wang wrote: 你有看過滿天月亮一個星.十萬將軍一個兵的嗎?有...(恕刪)



你说的满天月亮一颗星的当然不可能,但是很多工厂现在都已经全自动化了,当满天星星都是机器人的时候,当不了月亮的人如果不提前寻找出路,就只能当流星了。



你说国家会立法保护? 那国家能立法强迫外资企业来台投资吗? 对于高替代性的产品来说,如果其他人的工厂都是不眠不休不需休息的机器人,而台湾还是靠有血有肉的基层劳工,台湾是拼不过的。

newhuan wrote:
AI已經崛起,正準備要取代那些低價值的工作了...(恕刪)

其實發展AI或機器人,不是為了取代“低價值”的工作
而是為了取代比AI或機器人“成本更高”的工作

G-PLUS wrote:
講了那麼多卻忽略了...(恕刪)

https://buzzorange.com/2015/06/02/low-salary-truth/
但從過去十一年的資料發現,台灣上市企業的附加價值總值,從二○○三年的一兆二五八五億元,成長至一三年的二兆二二七三億元,成長約七七%。而分給員工的總薪(薪資、分紅,以及企業幫員工出的勞、健保費用等),在同一時間,則成長了七三%。

企業分配給員工的用人費用加權平均比率,一直維持在附加價值的四七.三%左右,相較於股東分配到的平均比率四六.三%,兩者並沒有社會大眾想像得懸殊。

「很多人認為,台灣的低薪問題,是因為獲利沒有分給員工,而是被大股東和股東分走。但是,從統計數字來看,台灣低薪的問題,不是出在這裡(盈餘分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資深會計師薛明玲分析。
jedijack wrote:
分給員工的總薪(薪資、分紅,以及企業幫員工出的勞、健保費用等),在同一時間,則成長了七三%。

請問有誰在這11年間總薪成長了七三%?
我該相信資料來源為主計總處的文章還是一篇無資料來源的文章?

有獲利卻沒加薪,賺的錢被誰分走了?
根據主計總處25年的資料顯示,受雇人員報酬(包含薪資、法定支出等)、間接稅淨額占GDP的比例有往下降的趨勢,增加的是營業盈餘(可作為股利、盈餘保留等)與固定資本消耗(折舊)。

結果發現,台灣的受雇人員報酬占GDP的比例從1990的51.71%,降至2012年46.17%,降幅較其他國家嚴重。代表老闆分配所得時,跟員工相關的勞動報酬反而下降,導致實質平均薪資開倒車,去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實質薪資平均為4萬4739元,僅為15年前的水準(1998年為4萬4798元)。

反觀營業盈餘的占比卻升高了,從1990年的29.62%增加至2012年32.98%,是否意味著錢都跑到老闆、股東的口袋?政大勞工研究所所長成之約說,台灣的產業政策重資輕勞,從Give(給)跟Take(拿)來看盈餘分配,發現企業Take最多,勞方Give最多,薪資卻不見成長。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G-PLUS wrote:
請問有誰在這11年間...(恕刪)


大老闆跟高階經理人分走6成,所以下面的還是無感啊。
G-PLUS wrote:
請問有誰在這11年...(恕刪)

差別在
遠見講的是受僱人員報酬(薪資,分紅)
而且實質薪資是消除物價變動之薪資水準

台灣經濟新報社講的是人事成本(薪資,分紅,勞健保等)

主計處說2016受僱薪資為5萬1241元,實質薪資為4萬8755元

G-PLUS wrote:
請問有誰在這11年間總薪成長了七三%?(恕刪)

我有, 只能說我很幸運, 目前為止有一份過得去的薪水,
條件 : 同一間公司
公司經營狀況 : 曾經連續虧損好幾季, 公司也曾有過無薪假與裁員
職務 : 基層打工仔, 期間未擔任單位主管

以扣繳憑單上的年總薪資來看, 2016 是2005年的三倍
以稅前固定月薪的增幅 2017年四月是2005年四月的兩倍,
樓主是很大愛的人,刀子口豆腐心
但我不同
常在看什麼...叫人創業是在害人...要大亂後重新分配等等的謬論,我是從來不發聲的。

因為,放佛經給獅子聽,它就不咬牛羊了嗎?
一個裝睡的人叫得醒嗎?

說穿了,一堆人上班賣公司八個小時,薪水要跟上、假要跟上、工作還不能拗。
晚上在網路上說一切一切都是慣老闆的錯。
努力沒有用,薪水不會調,而且也只會被拗得更嚴重。

當同期、差不多學歷的人跳了三階後,他們只會忙著說他懂拍馬屁、他到處應酬走後門、你看他跟以前不一樣了,都不理我了...
總之想自己太難,檢討別人比較簡單。

我一直在想,他們就是不好意思說"我的表現就這樣啦,你要是有良心就要調高我的薪水,不然你們都慣"
如果叫人爭氣點那更慘,因為台灣環境65%的人在仇富,網路上95%的人在仇富。
批評別人不夠努力,看你還有沒有全屍。

對於版主發的這篇文,我給十萬個讚,我是沒有跟網友戰的勇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