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ndyy wrote:
從甚麼都不懂到現在也算是能獨當一面的老鳥.
這10幾年下來跟主機版有關的知識技術也吸收的差不多了.
最近上班開始覺得無趣.沒案子的時候也沒甚麼新東西可以看.
有案子的時候也不需要花太多精神就能完成....(恕刪)


這不就人人稱羨追求的嗎
年輕的時候找一個有技術性的工作、技術變化不大、不會很快被淘汰,然後磨練一大段時間,等到全部都摸熟了,就坐享其成

我好幾位朋友就是如此,做科技相關產業,先苦個10年,間接輾轉換到穩定的公司
累績了技術,所以很難被取代,能取代的也必須是非常高薪挖來,還不一定挖得到
這幾位,坐領高薪也沒人講話,輕輕鬆鬆做好份內的事(但別人經驗不夠做不來),遠離公司鬥爭,明哲保身,幾乎不加班

這種境界,除非是還想要更上一層樓,就得自己創業,或是加入鬥爭拼死往上爬
否則的話,他們的生活根本就是輕鬆愉快,工作沒壓力(別人來做就會有壓力),薪水又很不錯,就算離開公司,也有一堆公司要請
根本就是鐵飯碗,不算非常富有,但是比一般平均要好上一截,35歲之後根本就是開始享受人生,每天正常下班陪家人,假日一定計畫出去玩

樓主不就是已經這種境界了嗎? 真令人羨慕

gnndyy wrote:
沒有透徹也差不多了吧...(恕刪)


技術職來說
講的就是突破

你說layout只要會placement就夠了
那是因為走線很花時間
要走的好走的順更是經驗的累積
所以大廠幾乎都把這部分給對岸便宜的人力來做
偏偏這才是layout中最難學的地方

你說做一片under 10dB的板子意義不大
確實沒錯
事實上EMI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讓技術職自我突破用的
要講意義
我見過某大廠EMI的報告是用小畫家改出來的
這沒啥~只要不怕被抓公司敢做就行了
技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要拿來鑽研突破用的
某IC廠網路晶片介紹文件厚厚一大本幾百頁
都在講一顆IC的設計概念跟技術知識
但對於工程師來說你需要去把厚厚一本念完嗎?
看看spec把你要的部分看懂了解
對老闆來說你只要把"咪阿"搞出來賣錢就行了
這對於技職職的封頂來說似乎定義太膚淺了一點

技術職就是要懂得自我成長突破
你覺得夠了~表示你對這領域不是很熱衷
說穿了就是賺錢吃飯的工具而已
這樣看來你不用擔心未來如何
只要公司不倒你可以安心過完下半生

gnndyy wrote:
有沒有這方面的前輩可以提供一下這行最終的出路是甚麼?


我不是主機板的EE,

周邊類似工作內容的朋友到這關, 選擇大概就下列幾項

1. 拼升官

2. 跳相關的關鍵零組件外商

3. 轉公職

Tumama wrote:
其實不一定要非要跳去當業務 或 FAE

推薦你可以先從參加 和業界有關的 講座 課程 會議 開始 ,或是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多和人交談
...(恕刪)


之前只想過回學校念書.還真沒想過這方法.
我之後會嘗試看看.
謝謝你的建議.

clark001 wrote:
老實說幹RD真的跟打大波蘿2一樣
你升到頂了
就只可以等那傳說中的神裝
運氣好 多個獎金
或是股票
但是通常都是一堆渣
有人會很認分的繼續打巔峰
成為終極RD 然而 這是條沒完的路
...(恕刪)


現在就是這種感覺..
穿著MF裝練顛峰等級.
隨著顛峰等級上升慢慢的把MF裝一件一件換成DPS裝.
練到7-80級身上裝也快換完了.
就開始想練滿等之後是要重練其他角色.
還是要用滿等的角色來快速虐怪打寶.
EE 做太久其實沒有什麼相關職業可以轉的, 版上很多人提到 layout, thermal, EMI 跟一些有的沒有的測試, 如果你真的下工夫與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去學, 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沒什麼特別的技巧, 以 layout 軟體來說, 只有介面跟作業方式不同而已, 我入行不到兩年就可以自己賺 layout 的錢了, lay MB, NB, 這些根本是小孩子的玩藝, 看在老外的眼中, 台灣 EE 根本就是個廉價的組裝工程師吧, 至於軟體韌體, 大都是在修修改改, 台灣也沒幾隻小貓真的是能真正寫出些東西的啦,

在台灣產業中 EE 其實沒有多少前景, 勸你在老到沒人要之前, 想辦法找到一家福利好又穩定的公司待著, 錢入口袋等退休比較實際吧, EE的未來? 唉別想太多了,
always CoCa Cola wrote:
EE 做太久其實沒有...(恕刪)


各行各業不就是這樣
如果要拿賺錢來說,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慾望那就是有未來性的好工作

要講實務面
你說一個簡單的layout錢你能自己賺
當然囉~如果不談作品好壞完成速度及難度
說實在的隨便一個軟體工具摸個兩周就可以LAYOUT了
為何國外總是有50幾歲的工程師
因為他們對於技術這種專業是抱持學習跟突破的心態去看待
而台灣~只要自己會一點皮毛~能把小東西做出來賣錢
就以為自己登天了
會開車跟會不會跑F1是天差地遠的
大多數的人都很容易以為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
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所以永遠只能跟著外國人的腳步走

至於軟體方面
我還沒看過哪位寫程式的可以不靠原廠提供的底層
或是不依靠原廠支援能夠自己把一個產品搞到量產及後面弄完的
幾乎沒有底層的東西
真要軟體去玩出一些玩意,他一定雙手一攤說~沒法度
上層的UI修修改改一樣能賣錢不是嗎?
而原廠為何不把底層丟出來
因為軟體這種東西,說白了就不值錢了,直接說就是見光死
再加上open source盛行
很多你要的程式碼只要網路上抓下來修修改改一樣能賣錢
差別在於你看不看的懂別人寫的東西罷了

mo0928o1 wrote:
各行各業不就是這樣如...(恕刪)


唉! 不要再提到老外了, 國外工程界有能力的老外是越老越值錢, 在台灣呢? 老的工程師在老闆眼中跟垃圾没兩樣, 更不要提國外跟國內的工程師待遇差別了,

台灣電子產業就是全世界整個電子商品供應鏈中最沒有利潤與技術的, 幾乎可以這樣說了, 而且對岸代工產業慢慢爬起來了, 有些薄利量大代工單都被對岸搶走了,,,,,,,,,唉!
同感呀
真的搞底層 搞基礎工
除非是公司閒到打蚊子
否則誰有空玩這種東西

公司要的是最精簡的人力
最長的加班工時
服務最多的客戶??

經濟學裡面有所謂劣幣驅逐良幣的說法

公司會要的只有

聽話的老人
反正再撐幾年就要退休了
或是已經退休加減賺的

不然就是聽話的新人
大學剛畢業
馬上可上線
加班加很大

中間的這群
意見最多
要求也是最多的
每次裁員往往也是第一優先

所以小弟可以說話的對象是越來越少呀
做做 OEM / ODM 的案子 , 往系統整合與規劃的方向走 .
台灣系統整合根本就是個大笑話, 只會拿現成的 IC 亂兜一通, 兜完後軟硬體問題一大堆, 也無力解決, 真是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