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e brother wrote:〔記者甘芝萁/台北報...(恕刪) 這政策還不錯吧! 現在社會上肯做水電工的越來越少了,而且理論操作學會之後,有個人帶進門應該比較容易上手,但是我看前面的回覆,十篇有八篇是罵的,不知道這些高手認為應該用怎樣的政策? 每個人補助 30k?與其反對、反對再反對,不如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吧!
不是說補助多少都罵..要推廣與培養不是用補助就行的..有沒有整套教育環境.有沒有健全就業環境.這些好像都沒考慮..這跟選舉了就鋪馬路有什麼差別?都只想花花錢治個標..搞個表面政績..真要什麼明師高圖計畫.應該教育與技職體系徹底改革才有用..此外以台灣企業主的想法來推敲.這1萬很快跟之前的2萬2會有類似效果..真悲哀
pcvoc wrote:這是補助,不是讓塗徒弟只能領一萬就像當初22K補助原意也不是讓員工領22K而是政府補助公司每位員工22K的薪資但最後變成公司不花錢請員工,薪資只靠政府補助然後政府相關單位也沒有補救措施..(恕刪) 說得好雖然我也很肚爛鬼島一堆莫名其妙政策,不過之前22K以及這次的10K明明本意都是用以補助雇主,但被部分無良雇主濫用,才導致新鮮人起薪只領22K。並不是政策本身的原意
heartshaped wrote:不是說補助多少都罵....(恕刪) 這就是台灣公務體系無法和其他國家競爭的原因!!勞委會(職訓局)、教育部是完全無法配合的單位,因為雙方政策與方針是不一樣,甚至互不相干。國外有些技能培訓是歸屬在司管教育的單位,學、訓一併,較不會發生學不致用。反觀台灣,上完高職或技術學院後,出社會前要再到職訓中心重新訓練,這不是很奇怪?但沒辦法,各部會的大頭都想擴權,爭人、爭經費,看看我們的政府組織再造就知道,這是人性,無關政黨。只是現在這種時代,首長上台沒多久可能就會下台,政策沒實行就又換人做,每天變變變...,台灣會進步才有鬼。如果公司老闆每天提個計畫,每天變變變,請問各位要如何執行?相信基層員工也很困擾!!
Kobe brother wrote:〔記者甘芝萁/台北報...(恕刪) 又是一個腦殘計劃完全準備走22K的後路應該要訂個級距補助方式月薪公司給1萬 補助5000 共1.5萬公司給2萬 補助1萬 共3萬給3萬 補助1萬5 共4.5萬這樣才不會又讓無良公司拿補助去壓低薪水二來公司用3萬4萬的薪水可以補到4、5萬對於人才的吸收多少也是有幫助當初就是政府補助22K卻沒其它配套因而助長了無良公司直接用補助的22K去請人政府這些腦子裡不知道裝什麼的人怎麼都學不會教訓...
是媒合師父指導徒弟以提升專業能力的計劃,一年後徒弟的經驗和技能應比較精進了吧?又不是媒合師父聘請徒弟,談不上什麼薪水太少啦!覺得不合適就另找工作就好了啊!覺得適合的人自然會做選擇。話說實在有太多人寧願在家打電動而不肯屈就現在的就業環境了,若有人可在沒工作和做理想工作之間找到機會也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