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721 wrote:最該死的是"廣設大學...(恕刪) 沒人強迫一定要念大學!!若讀書只是隨波逐流,沒有想法,沒有主見,那念大學有何用處?人一定有高低之分,齊頭式平等是假平等且世界上沒有所謂"真公平",只有"爭公平"。廣設大學不是個正確的決策,但它也不是原罪。
tracy11 wrote:在台灣110可以吃王...(恕刪) 1. 我是說紐西蘭, 2. 紐西蘭剪羊毛過的生活不會比台灣差。以同等工作來看,國外軟韌體就算扣掉消費水平,還是比台灣好,連大陸薪水都超越台灣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慣老闆愛靠背。
farastein wrote:1. 我是說紐西蘭, 2. 紐西蘭剪羊毛過的生活不會比台灣差。...(恕刪) 你知道隨著原物料大漲, 這十年來國際羊毛價格漲了多少嗎 ??你又知不知道, 這些年來台灣出口主力諸如DRAM LCD等在國際市場的價格走勢 ??
BookSilver wrote:而不光是律師,其實各行各業都存在一樣的問題,那就是「社會上的高薪職缺其實一大堆,只是多數年輕人無法勝任罷了。」而年輕人無法勝任的原因有二,一是能力不足、二是挑工作。 想要高端人才, 麻煩準備好年薪千萬的條件, 到哈佛,耶魯校園去貼徵才廣告吧.沒那個錢想請那樣的人才, 做夢比較快. 光會在台灣出個3,5萬塊錢就幻想年輕人要為公司拼到站上世界舞台?老闆一直批評員工是不會讓公司成長的, 別當台灣人沒看過別國的徵才薪資,老闆自己不成長, 沒本事也沒錢跟世界一流高手共事, 那公司起不來也是合理的.畢竟, 走出台灣島就會發現, 百萬年薪也是小菜一碟而已, 只能騙騙外國的草莓族,真正高手也不會屈就的.講白了, 高手到國外打工, 賺的比台灣的一些老闆還多, 誰要給這些台灣無良老闆工作?台灣老闆的實力本來就只能請到猴子. 不高興的話, 可以把企業總部移到紐約東京倫敦阿,不要窩在台灣島嫌東嫌西, 結果自己也是走不出去的慣老闆.
當實質一般勞動階層的薪資提高,市場消費力自然也會向上攀升,景氣自然會好轉,當初馬英九剛上台時,僅僅每個公民發了幾千塊消費券,就讓當時的景氣好了一下。但是現在大部分老闆只想著靠降低勞動成本,來將利潤最大化,試問,沒錢的勞工如何花錢來幫助景氣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