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都不支付勞健保等費用 看來物業的清潔還是走到這番地步來了
我想了一下 會用委任而非聘僱 應該還是有別的原因
社區清潔的服務人員算是社區裡面流動率最高的一員
特別是只有一個清潔人員或是分時聘僱(在不同社區輪用)
不是太辛苦幹不下去就是被社區的管委會或管理人員打槍
如果用聘僱的方式 被打槍無法外派的期間還是要付薪水的
無法工作而資遣又要付錢 為了省錢 物業大概就是這樣幹了
用委任的方式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按天或是按時計酬
我個人沒甚麼資格去建議或批評要簽不簽
這個生態在物業管理上早就行之有年 哪一任政府都一樣
北部的大公司為了怕被告 就用這種"合法"的方式處理
南部的很多公司根本就是老闆說了算 要爭的話還有很多人等著工作
無奈 目前物業清潔的價碼一個月大概是22K 周休一天
物業向社區承包的清潔費用部分一個月約在29-31K 左右
但這其中的價差是物業的管銷費用還有所謂社區回饋項目
例如 洗水塔 消毒 等等 所以還要扣個幾K 才能反映成本
我是有跟社區的管理幹部要求"若社區清潔沒有問題"可推薦給社區住戶
算是用加班時間 賺點加班費 但許多社區清潔人員的素質實在令人搖頭 遲到 早退 偷懶
唉 遇到好的清潔阿姨或大叔 往往一下子就被搶走或是離家近跑了
物業人員薪資與福利過差的問題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 要改善談何容易?
認識不下10個社區的人 這十年來調漲過社區管理費的社區掛蛋
要漲價 別傻了 管理費沒增加 物業管理又是最大的一塊餅 怎麼調?
沒勞健保外出事自負,公司要你賠償,還可以告你告死死,
舉了個例子給老媽聽,無奈還是老媽聽不下去...持續奮戰中。
比較有問題的是,稍微做了功課:
9A-執行業務所得代號及費用標準
10-律師,30%
11-會計師,30%
12-精算師,20%
13-地政士,30%
14-會計從業人員,30%
15-仲裁人,15%
16-民間公證人,30%
17-不動產估價師,35%
18-受委託代辦國產不動產之承租、續戶、過戶及繼承申請,30%
20-技師,35%
21-建築師,35%
22-公共安全檢查人員,35%
24-工匠(工資收入),20%
25-工匠(工料收入),62%
26-引水人,25%
30-內科醫師,40%
31-外科醫師,45%
32-小兒科醫師,40%
33-婦產科醫師,45%
34-眼科醫師,40%
35-耳鼻喉科醫師,40%
36-牙醫師,40%
37-精神科醫師,46%
38-骨科醫師,45%
39-其他科別醫師,43%
40-助產士,72% / 31%
41-藥師,20%
42-醫事檢驗師(生),78% / 35%
44-駐診拆帳西醫,20%
46-一般不分科別醫師
47-獸醫師,貓狗32% / 其他40%
48-皮膚科醫師,40%
49-家庭醫學科醫師,40%
50-中醫師,78% / 20% 45%
52-人壽保險醫療檢查,35%
53-物理治療師,78% / 43%
60-著作人,減除免稅之30%,自行出版75%
61-書畫家、版書家,30%
62-命理卜卦,20%
70-表演人,45%
71-保險經紀人,26%
72-節目製作人,45%
76-一般經紀人,20%
90-其他,自行列與必要之成本及費用
91-商標代理人,30%
92-程式設計師,20%
93-專利代理人,30%
94-未其律師資格,辦理訴訟代理人業務,23%
95-未具建築師資格,辦理建築規劃及建造業務,35%
96-未其地政士資格,辦理土地登記業務,30%
97-受大陸地區人民委託辦理繼承、公共給付及其他業務,23%
有沒有大大能解答家母的清潔工作算哪一類型?
我看了數遍實在找不到,怕就是在報稅的時候,賺的錢都拿去繳稅啦!
賣血賣命給公司,最後什麼都沒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