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調高薪資 先取消外勞配額最快

說相關供應商勞動成本很高 業主負擔不起
這是詭辯
騙勞工可以 如果沒有研究就被晃點過去了
可惜騙不了我

要知道一個國家多少生產附加價值分配給勞動者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 薪資所得/GDP比

我幫大家找了一下資料

這個比例美國最高,平均是55%,日本是53%,澳大利亞47%,韓國是44%,台灣是40%(民國102年資料)。
相較於79年的51%,下降了11%
也就是代表 GDP是增加了 但是分配到勞動者的比重卻減少了11%
(而且這還包含 總經理 還有主管拿到的股利和股票分紅喔 你有嗎?)

意思是說
GDP是成長了
老闆也有賺錢啦
只是收到口帶沒有分給員工而已

所以我可以回答你
即使包含總經理 高階主管拿的那些股票和賺錢才有的年終分紅
整體人事成本也不會超過整個供應鏈加起來的40%
就整體業界而言(不論少數行業) 企業主加的起薪啦
別裝傻了

而且
我們講的是如何提升國內勞工工資
企業主當然不希望勞工工資調升
當然希望工資越低越好
工時越長越好
企業利潤越高越好

換做我來做老闆 也是一樣呀
兩者是站在對立面
所以沒甚麼好談的

要是當勞工的自己還這樣想
那就真的被洗腦 沒救了

還有 即使有競爭實力拿200K的人
如果乖乖的不吵不鬧
不跳槽
企業主 也不會多給他一分錢的薪水
即使是我當企業主
也是一樣的

還有我是老闆 員工
雙重身分我都有
我很清楚 員工和老闆兩者在想甚麼

只有透過改變制度
大家一起來
才能改變受雇者環境

但是我發現抱怨的人很多
願意做改變的人很少

StarandWish wrote:
大家都在喊 台灣薪...(恕刪)


台灣新鮮人領22K

外勞領個三四萬的不在少數

StarandWish wrote:
大家都在喊 台灣薪..

你要願意付比較高的價錢
自然一堆人搶著做
.(恕刪)

別以為付比較高的薪水台灣年輕人就要做

外勞會引進就是他們工作的項目用高薪是年輕人也不要做,
工廠,工程需要的技術人員在15年前就出現斷層,
我認識的工程師傅找助手,無經驗,起薪三萬,供午餐,
徵半年來3個,2個做1天,1個做3天就跑.
比較起30,40...年前,現在的年輕人缺了什麼...

沒有找不到員工的事
只有你出的價錢沒有人願意做的問題

我舉個例子
我做的工作是投資 並且自己開公司
月薪是120K/月

如果你可以出的起300K/月
你所有需要的技能
我都會在短時間內學會
轉換跑道 讓你請
而且都不會離職

只是你付得起嗎?
是吧?

人才自然會待在他利益最大
最有效率的地方

你想要用30K/月 請不到我
因為我有更有效率的地方
那麼就沒甚麼好抱怨的呀
StarandWish wrote:
沒有找不到員工的事只...(恕刪)

果然太有才了,

法律、醫療、高階半導體設計人才、300K應該不是問題吧

問題是你要多久, 1年、兩年、3年、還是10年?

最近還遇到一個很有趣的行業,保險業精算師,請問考取精算師執照你需要幾年?
3-4年吧 我想
151515151515

StarandWish wrote:
3-4年吧 我想 1...(恕刪)



大哥~~您太有才了

相對~~台灣的教育真是失敗

台灣要花那麼多的時間金錢資源~~

才能培養出一個律師~醫師~高階半導體設計師

還不一定能考到相關證照

閣下只需要3.4年~~您叫那些值300K的專業人士臉往哪邊放??

台灣2000多萬人只要有2000個像您一樣,我們還需要趕外勞走嗎?

佩服~~五體投地
我研究所考試 可是統計的第一名
並非想做甚麼其他的都可以做
你問的是精算師而已
對我而言 進入障礙並沒那麼高

喇叭洪 wrote:
如果領22k的,抱歉,你只值那些錢


你說的沒錯

很有道理

但你沒看清楚樓主講的

樓主講的是因為有外勞的存在

所以提供了一個22k價值的人力

樓主意思是把這個人力來源切斷

讓企業自行決定要加薪找人或自行產業外移

樓主在說的就是不要利用壓柞人民並使用公共資源來肥自己口袋

想利用台灣資源創告利潤就要相對回饋員工

我應該沒理解錯誤吧 樓主?

hungyuwang wrote:
你說的沒錯很有道理但...(恕刪)



你說的沒錯

很有道理

但你沒看清楚樓主講的

樓主講的是因為有外勞的存在

所以提供了一個22k價值的人力

22k我指的是台灣人
我們公司雇用外籍勞工的成本是超過22K非常多


樓主意思是把這個人力來源切斷

讓企業自行決定要加薪找人或自行產業外移

殺雞取?
要加薪又無法增加售價,企業主有可能支撐下去
這無疑是趕低利潤產業出走
連帶相關產業一起走?
創造另一個"昆山"?


樓主在說的就是不要利用壓柞人民並使用公共資源來肥自己口袋

外勞有所得稅.健保.勞保又不佔退休金您知道嗎?
公共建設他也有出錢!


想利用台灣資源創告利潤就要相對回饋員工

我應該沒理解錯誤吧 樓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