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時事版 (天南地北,極度民粹.....有像菜市場)
職場版談這個食安題目,可以從職場角度分析

宅爸從新聞得知,頂新出問題的是一間百多人的工廠.
Cost down 本就是各行各業 KPI, 開發便宜替代品是升官捷徑
其中學問粉大 !
1)百多人小廠,制度一向是問號 ? 非常大的問號
2)小廠主管沒幾位,最多 3~4 位高幹, 廠長,會計,總務,人事行政....功能別切割後
專業技術主管就小貓幾隻
3)握否決權的老闆為最後一關
報 !
越南油超便宜,成本省了 $$$$$$ ,工廠 KPI 大躍進 bla,bla,bla
按 : 比台製餿水油還便宜
頂新
1)技術面 為何這麼便宜 ? 它的原料,製程,成本結構為何 ? 有實地稽核嗎 ? 有品牌大廠用嗎 ?
專業技術主管需能判定 便宜並不只是越南工資低,而是原料有問題,也無其它品牌大廠在用
沒問出要害 => 毀了
2)制度面 工廠任何創新,發現 公司有無 3rd party 驗證 ?
廠長一人說了算 ? 若是,毀了 !
3)管理面 老總 魏應充 ?
不知 1+2 難以把關, 自己又非食油專家,問不出所以然,沒謹慎詳查,沒用否決權
看 KPI 漂亮就拍板定案 ? => 毀了
宅爸推估
台灣食品加工業, 若規模比頂新還小,技術決策就公司兩三人說了算,
食安問題極大.
鄉民自求多福

畢節望族後裔
公司違規就該接受處分,管你養幾戶家庭,管你捐多少錢
站在消費者立場,頂新賣黑心油=老闆黑心,老闆黑心=他旗下產品都可能有問題
所以出包的是油,抵制的是品牌
至於你說員工很可憐....或許吧
但私人企業的員工,每個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公司一定不會倒閉
這風險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
我們常常說「一間公司不會因為一個員工離職就無法運作」
同樣地我們應該也要要求自己「一個員工不能因為失去工作就餓死」
平常就該儲蓄應急金、不讓貸款把自己壓到喘不過氣
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中年失業難找工作大家都知道
但多一項專長就多一分機會
不要平時就仗著年資待在公司「養老」,失業時才該該叫
因為安逸久了人真的會變懶,變得不想學習新事物,失去競爭力
我沒辦法保證公司明天會不會變黑心企業,會不會倒閉,老闆會不會走人
我能做的就是做好明天就去新公司面試的準備
這不是身為一個「正常」員工應該具備的嗎?
就像我們要求公司不能因為員工離職很停擺一樣